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探微

2015-05-30 07:10陈爱京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主问题教学内容文本

陈爱京

在语文课堂上一直存在着学生“淹没在大量问题”中的弊端,碎问碎答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语文课堂,学生缺少自主解读和质疑的时间,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有效的问题,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学会“主问题”的设计成为语文教师必备的技能。

一、“主问题”的内涵

“主问题”是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它区别于课堂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无探究性的问题,它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支撑作用, 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二、“主问题”的特征

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是在阅读课堂中能起主导、支撑作用,区别于一般课堂中过多、过浅、过碎的提问,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问题的整体性  “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从课文的整体上把握设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整体参与性上思考、探究,而“主问题”就具有这样的优点,它避免了课堂提问的“面面俱到”,过细的提问使得教学过程索然无味,再精美的文本也会变得支离破碎。

问题的精简性  “主问题”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主导、支撑作用的问题,这要求它必须少而精,这样的提问才能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学的活动”才能充分开展,避免教师在课堂上的“喋喋不休”,相对于“满堂问”的现象,学生能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之上做全面、深入的思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文本的能力。

问题的探究性  吴非老师说过:“作为教师,你要善于问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探究的兴趣,就有可能释放出潜能,以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去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面临提出的问题无人回答的困境,究其原因,和教师问题的设计无法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有很大关系,“主问题”关注文本的整体解读,关注学生学的活动,让学生有时间展开有目的的表达、质疑、探讨,充分体现了问题探究性特征。

三、“主问题”的设计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定时,不能只依赖于“教参”,没有自己的理解,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生本化原则  在新课程理念下,所谓“好课” ,“就是学生通过参与、思考、分享等过程而收获成功的课堂。”王荣生教授在《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一文中指出:“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归根结底是学生学的有效性,追求阅读课堂的活力,归根结底是追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活力。”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思考、探究的兴趣。

文本化原则   王荣生教授指出“阅读课堂中存在很大问题,且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问题,往往根源于教师的文本解读。”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产生主要来自预设和生成,而无论是哪一个途径,都需要建立在教师对文本细读、深读的基础上。“教材研读,是一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师设计主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教师解读文本能力的标准,教师要依据文本的特征对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出现了偏差甚至是误读,在教学中也无法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价值,问题的设计也只能是走形式,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文本化原则。

有序性原则   “主问题”的设计要遵循有序性原则,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问题应是丝丝入扣、环环相连,教师在课堂上借助这些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的问题设计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好问题,而不是碎碎问题的罗列,更不是相互孤立的问题。

四、“主问题”的设计方法

“主问题”的设计对于优化课堂环节,提高学生探究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设计:

抓学生的疑问处设计  “主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之上,会对文本产生疑问,还有的学生会对文本产生错误的解读。这时候,教师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之上,依据学生的困惑,再结合教学经验预设可能产生的疑问设计出符合学情的主问题。

抓文本的主要特征设计  教师在设计“主问题”的时候,要关注文本的主要特征,不同体裁的文本侧重点不一样,同样体裁的文本也会有独特的视角,比如,独特的表现手法,独特的叙述视角,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结构等等,教师如果能抓住文本的主要特征,一定能设计出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主问题。

抓文本的关键处设计  文本的关键处往往就是可以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主问题的地方,文本的那些方面具有这样的优势呢?比如,抓文本的文眼,抓文本的线索,抓文本的中心句,抓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抓文本中理解有障碍的语句,抓文本中含义丰富的语句等等,这些都是能够支撑和主导文本主要内容的地方,教师要善于挖掘,以便设计出合理的主问题。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依据文本,学情,不断提升自身解读文本的能力,设计出符合文本内容和学生阅读需求的主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楚州中学。

猜你喜欢
主问题教学内容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提纲挈领,有效设计阅读“主问题”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