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军
【摘 要】 所有的情感都有自己特定的声调、姿态和面孔,正是这种好或坏,愉快或不愉快的添加物使人们喜欢或讨厌他们。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的情绪、思维更多的受其引导者-教师的影响。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的观念、情感及其外在表现形式都会对课堂气氛造成重大的影响,上课时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甚至一个语调都可能引起学生正面或负面的情感效应。微笑作为人类情绪的一种外在显现形式是一种正性的情绪,起着重要的协调组织作用。微笑必将成为拉近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感情的催化剂。
【关键词】 微笑;情绪;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
翻阅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感的影响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接受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所采用。据不详细统计,其中很大一部分这样的情感教学方式都是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的所述作为教学依据,“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创作者之所以能“辞发”,在于“情动”,文章之所以“虽幽必显”,在于观文者的“入情”。他认为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才能真正激起共鸣。刘勰在这里讲的“情”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无意间也给教学方法的改进开启了另外一扇窗——情感教学。
关于情感教学的实战范例在教学资料中,网络里随处可发现它的踪迹。从开讲的营造教学气氛到教师的声情并茂,从教学语言到教学媒介一切都力求带上感情的色彩,甚至我们的教师还得将课文中的各种艺术形象活现在讲台上。于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统观全局,充当导演的角色,同时还要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地充当演员角色。正如“情感派”名师于漪所认为的,“激情”并不只是“艺术家头上的光环”,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养。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的情绪、他的思维更多的受其引导者-教师的影响。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宾内所强调的那样,在课堂中,教师是一种权威性的刺激物,他们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精细而深奥的影响。教师上课时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甚至一个语调都可能引起学生正面或负面的情感效应。
中学语文课本中确实有很多的文章适合于情感教学,例如讲《最后一课》韩迈尔先生宣布放学的情景,如果用平铺直叙的语调讲读,那么肯定没办法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他心里的酸楚、悲愤之情,但假如教师融入这种境界,声音哽咽,茫然若失,神情呆滞便能更好地显示出主人公爱祖国、痛恨敌人的悲愤情感,使学生更能通过对情境地介入而加深理解、增强自身直观感受;而在学习李清照的“误入藕花深处”则需从语调、神情都应该契合主人公的心理,喝醉酒后的女词人同侍女撑船回家,却未料到迷失于莲花丛中,找不着出路。别有一番风味的是接天的莲叶,扑鼻而来的莲香,更让人于慌乱中感受到欢快的便是那一惊而起的鸥鹭。语文教师若用一本正经的语调将这一段风趣盎然的画面讲得一板一眼,将迷路的失落,慌乱,划船的使劲,再加上女词人酒后昏睡的呆滞表情,相信李清照的这曲黄昏争渡图就只能泯灭于世了。然而,如果教师用一种焦急但却不失轻快的语调,在突出词人急切心情的同时又用优美的语言去描述展现这样一副令人充满遐想的绝美且动感十足的图画,无疑,这堂课将是一堂唯美的享受课程。于是教师的教学也不再是填鸭式痛苦的教育过程了。
国内外教育家、心理学家不断通过研究探讨情感对教学的影响而提出一些更加利于教学发展的建议,比如通过重视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来增进课堂氛围的协调,比如通过重视教师正性情绪的施加来引起学生正面的情感效应等等。而作为人类最基本表情之一的微笑,当之无愧地肩负起了师生之间友好互进关系发展的媒介,成为教学方式研究的重点。情绪心理学家关于情绪与教学的研究,华生环境决定论中的情感反应研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研究,这些理论都在不断地深化、验证着微笑在教学界依然未明显表露的潜在的效应。
微笑作为一种正性的情绪,他所携带的情绪信息能直观地为外人所感受。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米柯纳的研究表明:面带笑容的人,比起紧绷脸孔的人,在教育方面更容易取得成效。笑脸比紧绷的面孔,藏有更丰富的情感,因而更有感染力,更有可能在师生间的互动中占据主动,师生之间的情绪和氛围也更融洽、愉快。教师的情绪,教师的脸色,最能直接地在学生身上起到影响作用。教师同学生交谈中亲切的微笑会给学生无限的理解和信任,让学生感到巨大的热情和愉悦;上课时,教师走进课堂时甘甜的微笑,将给这节课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教师给学生解惑时春风润雨的微笑,将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大家不妨试想一下这两种情形:同样是讲析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该文主要是讲述关于景泰蓝的操作和制作过程。一位教师铁板着脸,用毫无感情的语言向他的学生表述其中的内容,而另一位教师则面含微笑,举手投足都流露着一份教师特有的自信与对学生的深情,我们可以猜想出最终获得学生信任与支持的会是哪一位,最终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会是哪一位。
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教师的微笑则是爱的表现。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用爱为学生搭一座通往美好未来的桥。作为一个老师,在课堂中我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教师不但要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更要爱学生。有时候,个别学生在课堂中会故意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消极对抗;有时候,个别学生面对老师的要求采取生硬、粗暴的态度对抗。我所教的班上有过两个这样的学生。面对他们的情绪障碍,上课时我从情感入手先不急于去批评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暗示,试着给他们创造成就感,努力地给他们尊重的微笑。先消除他们的情绪隔阂,课后再晓之以理。其实,你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你的信任感、亲切感,让学生感觉到被尊重,因而更容易接受你的引导,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最终乐于接受你所讲的道理。
有的时候,一个热情的问候,甜蜜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一个微笑,它很可能使两个不相识甚至是敌对的人走近彼此,从而获得生命的另一种更深的感悟。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的斯金纳在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关于强化物和强化做过这样的区分,强化物指一个刺激,强化指这一刺激的效果。如,微笑能成为一个强化物,因为它具有强化性并且是一个刺激。根据他的理论,强化又分为两类:一种是呈现一个愉快刺激(正强化),另一种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负强化)。如果是愉快的事情而非讨厌的事控制我的行为,我可能会更快乐。而他早期重要的观点之一表示一个微小的奖励也将导致有效学习,并且将使学习行为保持较长时间。他非常强调积极控制的方法,而不是消极控制的方法。极力倡导教学要运用正强化和有趣的、能吸引注意力的方法。
在这里,我们便可以把微笑看成他所说的正强化,也就是愉快刺激。我们是传道授业的教师,如果能用微笑去面对孩子们,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师生之间的关系的亲疏在无形间决定了教学的成败。《论语.述而》有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必然会形成“亲其师,则闻其道,乐其言,则遵其嘱”。而这种效果的达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微笑必将成为拉近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感情的催化剂。如若处理不当,那么上甲课做乙课的事、看毫无意义的小说杂志、甚至只是让思绪游离在课堂之外的情形便只能司空见惯了。
一位教育家曾经在学生中以“你不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不会微笑”占了很大的比例。国家课改专家、华师大教授郭元祥在江汉区千名教师“菜单式培训”演讲中提出老师在课堂上要教好一本“无字书”这一观点。他曾做过一项研究,老师的仪表、声音、语言、学识等外在因素,将对学生学习成绩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即便是保守估计,这种影响力也不会低于40%。他认为,课堂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课本”,另一本“无字书”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吸引力。老师在课堂上,能否常常微笑、声音动听、眼神生动,能否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否使学生愉悦并对课堂充满兴趣,这些都是“无字书”的内容。看来,教育需要微笑,学生也需要微笑的老师。
在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中,微笑这样一种教学表情也逐渐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评价是教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在评价方式上,以往都是采取学校管理者进行评价的机制,评价者高高在上,掌握评价的主动权,将教师置于被评判者的被动地位,教师缺乏与评价者之间沟通的合理渠道,因而缺乏言说与争辩的权利,很难从长远现实的角度获得较好发展。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评价主动权移交到了我们的学生手中。《扬子晚报》曾有报道说江苏徐州由非教育部门主办了“十大魅力女教师”和“十大魅力男教师”的评选活动,评选活动以短信投票和现场比拼的方式进行。虽然,关于此类网络短信评选观点多样,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广大学生的心声。而在上海某小学更是采取直接选举的方式由学生决定教师的成就,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从以往的“优秀教师”转变成了“快乐教师”,“上课面带微笑,批评带有幽默。”成为了学生眼中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而在长沙各中学也曾举办过名为“十大魅力教师”的评选活动,由学生进行选举,而选举的结果显示更受广大学生爱戴的是那些能够给他们创造和谐学习氛围的教师,据了解,亲切有着温暖笑容的教学风格更易获取学生的心。
于是在整个社会群体中,教师的微笑更加显得意义深刻和作用非凡。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服务行业,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而其教育的对象也就成为了他服务的对象。然而这些对象又不同于其他的社会主体,他们更敏感也有更强烈的自尊。我们的教师没办法对这一生命采用等同于其他成年生命的方式去对待。一般来讲,当我们面对成年人时,我们会刻意的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用适当的表情去面对,但当面对我们教室里那一大群的学生时却不那么在意了,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然而,我们面对的这些有着强烈自尊,且联想力极其丰富的学生,他们很会察言观色,他们会不自觉的将老师表情的原因归为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会随着老师的愉快而欣喜若狂,或者只是暗自欣喜,更会因为老师的悲伤或愤怒而显得更加的无所适从,进而影响到学习的进行,也许这些欣喜这些忧伤并不能直接地为我们的教师所感受,但他确实存在,而且影响极大。每位有过读书经历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出这样一种心情,即使我们并不言语,但我们心知。每个学生的心里对任课的老师都会有一杆秤,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给老师的教学一个公正的评价。然而,却没有学生会抗拒教师的微笑,也没有人会否定教师的微笑所带来的重大效应,因为他包含了爱,也包含了尊重。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学生选择在教师节这一天向老师献上他们的赞歌,不为着名更不为着利,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份感激,而老师的微笑成了他们歌颂的主题。有人这样写道:
教师的微笑,是一盏灯,照亮暗淡的心灵,驱散学生尚还羞怯的情绪,温暖学生还不够坚定的脚步。
微笑是生命的绿洲,它亲切自然、意味深长。它能打破沉闷拉近距离。它在学生失落时带来自信;它在学生脆弱时给予坚强。
微笑,验证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和谐;微笑,验证了生活的美好。
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因为微笑精神焕发。语言抑扬顿挫,如高山流水,如空谷回音。
微笑是催化剂,催动课堂春意盎然,催动学生心中暖意融融。将欢乐与信任给予孩子的人,收获的是更多的快乐与欢笑。
正是全社会尊重的教师让孩子们接触微笑,理解微笑,学会微笑。
太多这样的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微笑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微笑作为人类情绪的一种外在显现形式是一种正性的情绪,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协调组织作用。以微笑介入中学语文课堂,通过教师最直接的面部教态来调节语文课堂中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情绪上给语文课堂以正性的影响,使学生在融洽和谐的状态下接受学习,增强教师教学效能的显现,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我们也相信:微笑必将成为拉近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感情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