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琼 戴光辉 熊敏学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典型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临床案例为中心,开展《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皮肤性病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17-02
《皮肤性病学》是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于高职医学生来说,以后就业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为主,这些基层医疗机构没有独立的皮肤性病科。因此,对高职医学生而言,具备对常见、多发皮肤病和性病的诊疗能力尤为重要。
高职医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与内科学、外科学相比较,学生对皮肤性病学重视程度较差[1]。皮肤性病学课时少,且疾病临床表现多以皮肤损害为主,文字描述抽象、难以理解,致使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寻求一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皮肤性病学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案例教学是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典型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2]。该方法以临床案例为中心,紧密联系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为积极汲取。笔者在2015年上学期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对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部分班级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分组:本校临床医学专业3年制大专2013级8个班,共有学生404人。将8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个班级。实验组4个班,实验1班50人,实验2班50人,实验3班52人,实验4班50人。对照组4个班,对照1班51人,对照2班50人,对照3班50人,对照4班51人。两组学生在入学成绩、性别、年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授课教师、教学课时完全一致。
2.研究方法 《皮肤性病学》课程总学时30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实验10学时,需讲授总论及20种常见、多发皮肤病和性病,前6个学时讲授皮肤性病学总论,包括皮肤损害、常用诊疗手段和常用药物。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按照疾病的定义、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来讲授20种常见、多发皮肤病和性病。教学内容以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作为重点和难点。实验课以病案讨论的形式进行。
实验组学生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围绕对照组相同的教学内容,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针对20种疾病,选取有代表性的20个案例进行教学。以学习《皮肤性病学》病毒性皮肤疾病中带状疱疹为例。①选择案例。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选取合适的案例。案例要求符合典型带状疱疹的特点,比如典型病程、典型症状、典型体征、典型好发部位等。这样的典型案例,能强化对疾病内涵的理解和掌握。②课前自学。学生根据给定的案例,分组,通过教材、网络等各种媒介自主学习相关知识。③课堂环节。课堂上,教师紧紧围绕案例展开,引导学生将典型临床表现联系理论知识、结合案例进行综合思考,具体联系临床实际。采取教师启发式提问和教师释疑的形式,由单个案例向一般扩展,实现案例——理论——实际的过程,极大程度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围绕具体案例学习具体疾病,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评价方法 期末进行总评及授课满意度调查。两组的试卷和调查表均为一致。
期终总评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min。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病案分析,其中病案分析30分,重点考核基础知识及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分100分。比较两组学生的期终总评成绩,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授课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师资素质、实验条件等方面,分优秀、良好、一般和不满意四个等级。发放调查表404份,回收398份,其中有效383份。
4.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将两组的期终总评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组学生的总平均成绩为91.3±7.2,“病案分析”部分平均成绩为24.6±2.1。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72.1±8.5,“病案分析”部分平均成绩为19.7±3.2。实验组的期终总评成绩及“病案分析”部分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授课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授课满意度调查实验组学生评“优秀”等级87例,占45.1%;评“良好”等级有97例,占50.3%;评“一般”等级有9例,占4.6%;无“不满意”等级。对照组学生评“优秀”等级有49例,占25.8%;评“良好”等级有68例,占35.8%;评“一般”等级有62例,占32.6%;评“不满意”等11例,占5.7%。以上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于授课的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案例教学法已被学生广泛接受。
三、讨论
案例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法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获得了主动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方法[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先给出案例。案例的选择常以临床常见、多发皮肤病和性病的典型病例为主,内容包括主诉、病史、体查内容、实验室检查、病例摘要等,结合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将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皮损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措施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介自主学习,自己查阅书籍及文献,对于临床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激发主动性,促使其去寻找答案,从而使其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一个疾病[4、5]。案例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不是给予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决策能力[6、7]。
从本研究来看,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的期终总评成绩及“病案分析”部分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5)。而且实验组学生对于授课的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作用值得肯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方面,还是有极少数学生反应淡漠,对学习无任何兴趣。二是教师方面,案例教学法无论从案例的筛选还是到课堂的主导,需要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都丰富的教师,这就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目前,就本教研室的现状看还远不能达到教学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培养“双师型”教师。将学院的教师和附属医院的医生有机融为一体,上讲台是老师,下讲台是医生。再者,对于教师而言,要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对于少数反应淡漠,甚至厌学的学生来说,只能是课后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以期潜移默化改变他们。
总之,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改善学生在学习皮肤性病学过程中出现的无学习兴趣,皮损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等问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于常见、多发皮肤病、性病的诊疗能力。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是一种值得肯定和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焦林君,杨森.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体会[J].包頭医学院学报,2014,30(1):127-128.
[2]陈静,史雅倩,孙许龙等.皮肤性病学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55-156.
[3]赵丽平,翟辛.病案教学法在中医皮肤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1,7(4):31-32.
[4]李久霞.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146-147.
[5]李勇,查旭山,李东海.病案教学法在皮肤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生,2010,12(36):248-249.
[6]杜跃军,谭万龙,郑少彬,等.案例中心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0(6):94-96.
[7]金英姬.PBL教学法在皮肤性病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药世界,2009,9(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