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野鹤
[摘要]:数学工具性很强,转变观念,教师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小学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性 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入手,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机械、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爱数学,乐于学数学,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
一、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数学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对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造和谐的氛围,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做到的。在我的实际教学中经常积极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经常用赞赏的态度评价学生。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关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当且适时的赏识教育,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长处,使他们充满信心。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引导学生总结圆周率这个知识点时,在学生小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李想把手举了起来。我说:“同学们,虽然你们都举起了后,但是我们把机会留给李想,好吗?”李想用颤抖的声音虽然不太流利但讲明了自己的观点,在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中,我适时引导同学们一起向李想祝贺,他能够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在心中默默地告诉自己:关注每一个学生,把信心还给每一个孩子,一定会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让数学课生动起来
传统的数学教学,使很多学生感觉数学这门课程是枯燥乏味的。仿佛数学课就是永不停息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一门课程。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多种情境,如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简笔画、情境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圆的面积》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并且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探究新旧知识的联系,使他们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在实际操作中感悟数学知识丰富多彩,数学课堂的生动有趣,这样我的学生开始渐渐地喜欢上数学课。
三、利用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
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我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建立了一个较开放似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统计表》时,让学生绘制班级内学生生日统计表;在教学《圆柱的体积》知识时,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动手进行长方体与圆柱体的转化;在教完《长、正方形的周长》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的周长……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实践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