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贝贝 祝焱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大学生创新创业逐渐成为高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很多高校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或管理体系。几年中,大学生创业的问题逐步显现,如何能正确分析且面对这些问题,成了指导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83-02
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就失业”已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很多毕业生开始逐渐转换就业思路,不再单纯依赖于过去的就业模式,纷纷选择自主创业。然而在此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以至于最后都放弃了自己创业的梦想。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意见》。《意见》的提出,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向了深入和全面发展阶段。在全省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潮,且效果显著,国内很多高校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高校、社会、政府对此事的关注度也极高,但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设想。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生总数的55%,然而真正参与到创业活动中的,仅有1%,且成功率并不高,2011届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更是低至0.9%。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无疑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然而,基于前文提到的就业现状,以及我国高等学校的传统教育模式,致使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还处于初级水平,且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仍未达到国家的人才战略要求,从高等学校角度来说,主要问题有:纸上谈兵,缺乏创业体验实践课程;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创新创业课程系统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先进;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完全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等等。从大学生创业者角度来说,主要问题有:大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不足,被动接受创业教育;创业经验不足,遇到实质问题难以解决等等。
三、新思路引领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对策
1.侧重体验式教育理念,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将体验式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就业的进程。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由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联动,为大学生们提供体验场所,由高校教师组织,聘请在企业中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创业导师来进行指导,以创建公司或者学生自创创业团队的组织形式,来完成体验式创业活动。就体验式教育本身来说,宗旨在于让学生自己通过组建团队,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让学生们切身的体验创业全过程,并在整个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全新的创业认知。
2.以创办小微企业为创业基础,提高创业成功率
由于小微企业具有资金投入少、政府帮扶多等诸多特点特别适合资金实力薄弱、创业经验匮乏的大学生,可以说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首选。高校以创办小微企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通过对政策的解讀、经营管理理论的讲解以及小微企业的辅助、引导,可以充分满足大部分大学生的基本创业需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创业风险,也就提高了其创业成功率。高校应该抓住小微企业这个点,有针对性的对小微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制定一系列的课程设计,完善其创新教育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投入。以小微企业创业实践为平台,让广大大学生创业者体会创业实战新感觉,最终实现以小微企业拉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就业的新模式。
3.以研为创,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国家“十二五”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大创项目”的申报,让学生充份参与到科研过程中来,独立自主完成,追求标新立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才能,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在整个课题的实践过程中,创业导师们应帮助学生把握方向,如何将自己的专业与兴趣爱好相结合,与市场导向,甚至是生产生活的实际相结合,能做到完全脱离传统科研模式,以创新创业为根本出发点,自成产学研一派。
4.以大学生创业竞赛为契机,完善创业思维
从1999年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开始,国内纷纷掀起举办大学生创业竞赛的热潮,为大学生提供了开拓视野的机会。参赛者们组建多学科团队,共享资源,优势互补,考量自身创业项目的市场价值、发展目标、风险控制等等,最终承报组委会,借助风险投资公司运作,可以直接开启真正的创业之旅。将创业教育与创业竞赛相融合是一套完整且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帮扶思路,通过创业竞赛教育平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