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逊托合提·肉孜
【中图分类号】G6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当教师们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传统政治课的教学时,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课堂因过于追求应试、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疏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而新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更加贴近生活了。生活处处有哲学。”因此,把政治课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那么,怎样“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思想政治课中体现“生活”的理念,提高课堂质量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思想政治新课改的认识。
一、更新教学理念
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充实与提高自身的水平,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宏观把握整个教学过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广大政治教师也越来越需要提高自身要求,在更新政治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摆脱传统的政治教学观念,树立生活化教学的观念,构建适合学生的生活化课堂。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从生活观察中找到多样化的教学资源,结合政治知识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其次政治教师要敢于进行自我评判与否定,及时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真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设计,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
二、结合教材
离开现实生活的政治教学是空洞的,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教学活动必须依托于实际生活,取自生活、用之教学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学生各方面道德素质的养成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而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是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的建设相辅相成的,结合日常生活来实现政治教学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在结合高中政治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性逻辑思考的能力,逐步对生活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养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分析能力。我们的政治教学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把握政治的方向,帮助学生竖立积极的价值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意识与能力:一是全球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唯一家园,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和包容,本着共同进步的原则消除狭隘的民族观。二是合作意识。合作共赢是全球化经济浪潮下的大势所趋,中国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固步自封只会阻碍民族发展与个人进步,只有敞开胸怀、学会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三是责任意识。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敢于承担,敢于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艰巨任务和使命,并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是创新意识。现今社会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化,创新逐渐成为民族竞争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进步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生活的不竭动力。因此,政治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依托具体生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情感修养。
三、创设生活情境
置疑导思的功能较侧重于知识的理解、掌握。而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善于借助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去探究,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的探究中既能形成学科知识的框架和知识的价值,又能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生活,让学生学会理解、运用知识真正走进生活,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生活情境,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分别扮演消费者、商家、消费者保护协会、仲裁机构和法院工作人员等。通过现场双方的调查、辩论、调节和对话等,从中再现出“商家侵权——消费者维权的”社会生活场景。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使原本抽象的教材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真实可感的生活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增强了体验、感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还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来源去脉及应用价值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和把握。教学中要让探究就在身边,让生活化探究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源泉。
四、激活生活经验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思考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因此,教师要注意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材料作为背景材料设计成情景性的问题。问题的设置既要有真实的情景又要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性;问题的思考需要学生通过已有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加以整合;问题的思想要充满使生活走进政治课堂,又从政治课堂走进生活的气息。这样通过问题的置疑激活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注意、理解、思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思考、辨析、加工、总结、提升,使课堂教学源于简单、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简单的学科知识,又体现出高端的立意和一定的延伸空间,使课堂教学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课前去搜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名牌和印象最深的广告词。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结合搜集的材料体会、思考以下问题:(1)企业的成功发展靠的是什么,仅仅是广告词吗?(2)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名牌长盛不衰?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我又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则材料:漳州市××电子有限公司(已破产)、东山海魁水产公司和联想集团等相关资料,然后继续设问:(3)上述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你认为要使企业成功,哪些因素是关键的?本节课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情景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辨析、加工,形成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在知识构建理解过程中又产生对生活经验的感悟,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内容从“书本化”转向“生活化”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灌输,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好像就是为了分数而学,为了教材而学。而且以往教材中的教学理论深奥,教材虽比较条理但却死板、脱离生活实际。虽然为了说明这些教材中的观点,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过于理想化、成人化,与学生的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很难产生共鸣。例如:以前《经济学》部分中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虽然作为重点大篇幅介绍,但是无法与生活沟通,这样学习下来学生只是死记住了那些理论和知识点,但却不能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科书给我的最大体会应是:从原来的“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变成了“活的、真的、动的、用的”。新教材更加联系生活,例子也更有价值。例如:《经济生活》的教材安排上,不再像以前教材那样,一开始就讲经济学的理论,而是从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消费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对经济的兴趣。尤其是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章节时,新增加了“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虽然都是新内容,但是非常贴近生活,因而也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六、创新政治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创新,应当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入手,注重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脱离现实地开展生活化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及时引入真实的生活案例,并从案例中剖析教学相关的问题,在生活背景里导入政治知识,以具体的思考情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知识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其实我们可以细心地发现,教材在编排过程中很自然地将“前奏”部分替代成包含生活情境的导语,这是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一个重大创新。如今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不再是单纯地围绕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这四大基础模块,更多地是注重理论知识讲授与生活案例的紧密结合,通过新鲜的生活实例和趣闻趣事,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其快速融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政治教师要学会运用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政治教学内容,比如借助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者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及其感兴趣的主题,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这些中间素材,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深入分析理解。另外,通过问题情境,也是开启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政治教师要巧用提问方式,寓生活内容于课堂提问,让学生在问题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创新发展思维。作为激发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因素,问题情境营造的有效生活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动脑,实现自主解疑答问。注重问题的合理性与针对性,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提高。比如在“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这一内容教学中,为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展示两幅直观的图画,一张是中秋节前月饼价格居高不下且供不应求,另一张是节后降价促销仍不好卖。通过两张图片形象直观的对比,可以发现节日前后的反差之大,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的缘由。当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自然能够主动探究价格增减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慢慢理清整节课的知识重点与难点,如价格的影响因素,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等等。围绕“供求与价格的关系”的中心内容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入探讨和交流,勇敢发表自己独到的想法,最后组织小组以演讲、辩论的方式进行整体性的交流探讨,加上教师的纠正指导,真正实现政治教学活动的高效。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模式,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下,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让学生们体验政治教学的乐趣,寓教于乐,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