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5-05-30 14:44周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高中语文课堂

周丹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养成了学生怯于标新立异的从众心理,因此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通过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问题教学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中 语文课堂 教学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69-02

1 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概述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有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它对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2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2.1调动学生提问兴趣,促进学生想提问

学生是否具有语文学习的兴趣,对于其自主提问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具有语文学习动机,自然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提问是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的重要方法。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学科魅力,产生语文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愿意去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动机的明确,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提供重要的保障。

2.2创设民主自由环境,促进学生敢提问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是问题的主要提出者,学生只有针对教师所提问题找答案的权利。而教师给予学生的回答,是只对与错。这样的课堂提问模式大大抹杀了学生的提问意识,也没有给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创造机会。在长期的扼杀下,学生的没有激情再去提问,是会配合教师去说出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答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让学生敢提问,创设一个轻松与民主的语文学习氛围,加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让学生开口提问的必要外在条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形象,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并享受学生的提问,促进学生敢于提问。

2.3积极鼓励加强引导,促进学生爱提问

学生敢于提问了,但不一定会愿意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提问。在许多学生心中,自己提问与不提问都不会对语文课堂产生什么影响,也不一定能引起教师的注意,那还不如不提问了。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过去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喜欢学生在课堂中提问,认为这会扰乱他的教学计划。而在关注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提问进行积极地肯定,激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改变课堂提问观,意识到提问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被教师欢迎的事情。

2.4教授正确的提问方法,促进学生会提问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提问方法,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提问方法,让学生根据提问规律提出有利于其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问题。问题的提出不是没有根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先从课文的题目找出疑惑,针对疑惑进行提问。像在学习《不自由,毋宁死》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题目中找自己的未知知识,像“毋是什么意思,是我吗?”就可以成为一个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关键字、词、句入手发现问题。再针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思维与逻辑等进行提问。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指导,会让高中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比如在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一些学生提出了“他们所处社会中的世代纠纷是否仍然存在于当前社会中呢?”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是学生将文章内容与自己思维相结合而产生的问题,质量较高,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化。

2.5创设问题情境,提供问题信息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學生学习能够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进入“愤”、“悱”状态。创设情境的方法应灵活多样,可以是教师绘声绘色的叙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有关教学纪录片等等。要上好一堂课,课堂教学的氛围很重要。在语文问题教学中,对教学的问题情境设置尤其需要教师较高的艺术水平和过硬的学科素质。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问题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的环节最为关键,因为它为整堂课定下了一个学习、探究的基调。第一,新旧知识的矛盾最能激发学生认知冲突。教师要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在学生平静的心田里激起巨大的波澜,在认识领域产生激烈的碰撞,吸引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在解决矛盾的基础上自觉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并因此获得极大的愉悦与满足。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求新知。第二,提出虚拟性问题,引发学生联想的兴趣。虚拟性问题是指教师根据文本中的现实材料,提出的能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延伸到与文本内容之外的问题。根据虚拟性问题可以得出与文本相似的结论或结局,也可以相反。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和“趣味因素”,提出虚拟性问题,在满足学生好奇的同时,将其思维延伸到课文之外,进行深入的、开拓性的思考和探索。

2.6引导思维生成,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般而言,语文学科的问题意识培养是从阅读教学开始的。语文问题是由对构成文章的字、词、句、段、篇,或由对约束限制语言表达的语法、修辞和逻辑,或是由对文章涉及的诸多因素质疑批判而产生的。还可以从听说读写、知识积累等方面寻找问题。例如:在《道士塔》的学习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以正、反方的形式辩论“王道士是否敦煌的罪人?”。教师作最后的引导,同时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讨论中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讨论出真知”,有讨论就会有疑问,有了疑问就会有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逐渐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并有机地诱导学生主动出击,阐述自己的观点,广泛地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

3 总结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创新人才的思维动力,在思维过程及整个认识、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以“诱导学生自我提问”为手段,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是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高中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