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中开展开放性教学

2015-05-30 13:55高盛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职教开放性专业课程

高盛君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随着科技信息化和社会开放性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开放性特征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已经赢得人们的普遍共识与广泛推崇,并且逐步形成一种时尚性标志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职教育是国家职教事业的组成板块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机械专业课程是中职教育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内容,对于后继专业的学习以及在机电类应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着承前启后和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复合交叠,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依然存在着“理论性、单一化、封闭型”占据优势的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学生情感和专业成长等要求相比,显得那么地不协调和不和谐,应当引发我们的深度反思和革故鼎新。本文试简要阐述之。

【关键词】 中职教育机械专业课程开放性教学实践与冷思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H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1

职业教育是大力培养社会发展中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基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则是国家职教事业的第一板块和“蓝领方阵”。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应用型边缘学科,机械专业课程融合着机械、电子、通讯、仪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许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在中职教育事业中有着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鉴于此,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理应成为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区域与重要阵地。然而,由于知识陈旧、师资匮乏、课程松散、理实分离和师生不力等重重因素,该类课程教学长期处于低层次化发展的不良之势。本文立足主要现状分析和开放性角度,试就如何开展中职机械专业课程的多元化教学作出抛砖引玉之论,希望能够以此提供一些借鉴并收获商榷指正之言。

一、简析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相关资料和调研信息中分析,我国中职机械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某些方面到了亟待改进的境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程知识更新滞后。目前我国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相对陈旧,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更是由于对新产品信息联系不紧和未能把握新技术发展方向等因素,远远滞后于当今社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用人单位需求。其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许多中职学校不但缺乏一些体现机电专业先进技术的课程,而且现有课程设置亦缺乏科学合理的弹性,如未能设置一定比例的选修课,无法满足不同岗位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反而既加重学业负担,又冲击了对学生进行的实践化教学。再次师资力量匮乏,过程教学不给力。职教师资存在应对教学现象和知识更新、年龄老化等问题,而普遍缺乏能够胜任高新机电技术人才培养的优秀师资数量,并且教学的方法、手段与模式既不够灵活又显得传统封闭,难以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第四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现有机械实训设备老化且数量不足,与实际应用要求差距甚远离,对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机械专业教学制约较大。最后反映在学生层面上,他们仅靠自身力量因素难以克服基础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和学习品质欠佳等“先天性不足”,难以适应从文化课基础课学习和专业技术课学习的快速转变。这些都应引发我们的高度重视、深刻反思和积极施为。

二、对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开放性教学的简要性实践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展机械专业课程开放性教学。

1、在理实一体中积极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有专家说过:“过去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如今社会生活则是学生学习的教科书。”目前职教课程活动更多像高校教育的“简单缩影”,难以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和发展性需求。中职教育应坚持社会需求为目标和技术应用为主线,始终本着“实际、实用、实践”的施教原则,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尽量缩短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比如,把一些理论性教学与生活认知、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有效教学充分结合起来等等,促使学生在自觉参与和主动投入中努力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统一,从而不断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例,学校既可以延请或聘请企业的先进技术人员来校传经送宝与兼职讲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培训和实习基地,真正走出一条“校企联合、双向促进,深化合作、互动发展”机械专业课程活动模式。实践表明:这种合作形式,不仅把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转化成理实一体化的应用型教学模式,而且能够有效减轻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为促进学生的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2、在因材施教中积极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教学对象是生动活泼、性情各异的学生群体,由于生长环境、心智发育、思想观念、个体经历和意志品质等诸多不同,他们之间客观存在着无可规避的差异性。尤其是职校生,因为种种相异因素来自于不同方向,相互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更为明显。有鉴于此,在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若是经常采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模式,势必形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还算好、潜能生难消化”的难教难学现象。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分类施教”的指导思想,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有效地开展因类而异的开放性教学活动,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整体进步而奠基铺路。如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依据“自愿+好中差”双重标准,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活动小组,以促进他们的相互合作与潜移默化。再如,根据学习情况、综合素质和就业打算等,对学生实行分类教学和目标培养:对于“操作”型的,注重他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对于“技术”型的,注重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专业销售”型的,注重他们基础知识与综合机械信息的学习。既具有针对性,又能赢得并不断放大良好教学效应。

3、在激励评价中积极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是一项情感和艺术彼此渗透、相互交融的实践性活动。前者是灵魂性因素,后者则能充分发挥粘合剂、发酵剂和膨化剂的作用;情感与艺术是课程活动中的“一体两翼”,两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共荣关系。“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至少是不完美的。”第斯多惠强调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校教育中,学业评价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有机组成和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由于中职生成长之旅的特殊性,他们普遍患有“赏识贫乏症”和“情感饥渴症”,也就是说,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开放性、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注重施行以激励性为主的学生评价和学习评价机制。这是一项既具战术性又具战略性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重大的深远影响。比如,努力推行赏识性教学活动;根据因人而异评价原则,注重“不用一根尺子量人。”再如,实行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定期评价与动态评价等多方面相结合,力求既综合立体又客观公正,从而不断放大激励性教学的良好效应。

总之,在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活动中,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性教学是一项不断发展的实践性课题。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我们应当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不断拓展和深化开放教学活动的内涵与形式,为推动职教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职教开放性专业课程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寻求开放性道路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