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5-30 13:55:41魏锁成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应用对策

魏锁成等

【摘 要】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校在新世纪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应对挑战与竞争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的目的在于资源共享与利用。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应用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精品课程;建设;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正式启动了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其主要任务和目的在于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各高校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就是建设若干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课程的“精”在于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师具有精深的教学艺术、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严格的教学管理和具有优秀的教学效果。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教师水平的先进性才是精品课程的重要特征。精品课程建设涵盖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截止2011年,已批准国家精品课程3126门(其中普通本科2084门)和数万门省、校级精品课程。取得了显著成绩。我校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4门,尚无国家级精品课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理念也日益丰富,如教育平等、终身学习、开放共享、内涵式发展等。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实践与发展。时至2011年,为了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升新的高度。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而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

教育部颁布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提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等应实现网络化管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教育资源作为学习与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通过信息通讯技术提供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满足教育非商业用途的咨询、修订、应用和再传播,包括学习资源、支持教师的资源和质量保证等内容,加强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其开发建设、消除资源获取的障碍、激励创新性应用日益得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对精品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不足、资源未能充分共享。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缺乏先进的教学设计

1.资源类型单一、特色不明显。教学资源是指能够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人力和物力条件,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对教学资源的分析与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效果。教学资源作为学习与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学资源的种类很多,教师应正确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自身特点等教学信息。精品课程应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以利共享,如电子教材、授课教案、授课课件、课程大纲、学时分配、视频录像、习题与试题资源、案例资源、实验操作演示、学科前沿、交流反馈、拓展资源等。但是大部分精品课程提供的资源种类不够丰富、质量不高,比如主教材基本就是书本搬家,甚至大部分就是文字搬家;很少附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动画和视频、音频,部分精品课程提供教师教学使用的PPT,且多媒体课件就是课本标题大纲的罗列,缺少重点、难点的解释;多数精品课程缺乏相关教学录像,配有全程教学录像和虚拟实验、动画模拟更是微乎其微。试题库资源大部分只几套试题,甚至一些精品课程连标准答案都没有,更不可能有习题的详细解答和实现自动评分。这样的资源让使用者失去兴趣。

2.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内容吸引力不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被很多学校管理者视为学校实力的象征,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同时也将精品课程立项情况和教师的切身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在申报精品课程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都严格按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要求去做,存在为申报而申报的现象。对于申报立项后的再建设、更新和利用问题,没有当初申报时的那么迫切,大多数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更新不及时。即便手段和工具是更新了,教学内涵仍然是陈旧的。

3.缺乏清晰的课程导航和方便快捷辅助工具。不少精品课程目录结构导航仍然主要沿用了传统的先功能模块再章节导航的方式,而有利于使用者的章节导航功能欠缺,不少精品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还局限在传统常规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的认识层面上,对于网络学习的主角是学生认识不足。因此,对于课程的导学设计也同样不足,很多精品课程都缺乏指导学生学习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4.评价手段单一低效评价精品课程更新、完善、利用的手段单一、或缺乏,提供多元有效评价的精品课程极少。虽然教育管理部门推行了精品课程网站定期监控制度,最多也只不过能监测到网络是否连接顺畅的问题,而对课程内容的内涵深化等深层次的问题却很难起到督促的作用。

(二)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网络环境不佳、使用不便。

部分精品课程网络环境差,网速慢,经常掉线,下载一些资源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由于网速的原因无法浏览视频录像资源,这样就无法满足使用者获取和利用精品课程资源,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网络平台的畅通、便利性就成了精品课程资源能否有效利用的重要因素。

2.缺乏多向有效交互。人们把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仅仅当作电子化教学资源来开发,重开发而轻应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的学习支持和管理的设计。尽管大部分精品课程都提供有简单的论坛可与学生进行交流,也有部分数课程未提供论坛,即使精品课程提供了学习论坛和聊天室,也往往无法打开,不能正常使用,辅导答疑和QQ在线无人应答,形同虚设。而能实现时时视听互动沟通的音、视频会议系统就更不用谈了。

3.宣传不足、利用率低,版权保护意识不强。

在日益注重知识产权的今天,国家精品课程共享机制中如果缺少相应的版权保护,可能会让一些教师呕心沥血得来的教育成果被他人轻而易举地据为己有,这不仅会损害精品课程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的积极性,也会助长懒惰、抄袭等不正之风的泛滥,难以做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满足不了精品课程再开发、利用的需要。

二、对策与建议

1.精品课程资源的内容与种类

精品课程应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以利共享,如电子教材、授课教案、授课课件、课程大纲、学时分配、视频录像、复习题、练习题与试题及答案、案例资源、实验操作演示、学科前沿、交流反馈、拓展资源等。

2.改善网络环境,丰富网络资源,保证信息畅通,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增强吸引力

建设高效畅通的网络教学平台,如在线辅导、QQ聊天室、学习论坛等;每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设置课程导航和快捷辅助工具,努力创造条件实现时时视听互动沟通的音、视频会议系统,也还应提供校外的精品课程网址链接,为学生提供实时答疑等服务,随时解答他们在学习、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交互学习或教学互动,同时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补充完善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扩展知识领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课程的对受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达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3.加大宣传,提高利用效率

要通过不同宣传渠道,要让广大师生充分了解精品课程及其资源与作用,尤其是授课教师应该也必须告诉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有关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相关课程的精品资源,如精品课程所有者的高等院校名称、知名教授及网址;此外,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种精品课程教学、建设与利用交流会,分享先进经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教育最重要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寻找信息、组织材料、延伸阅读、分析归纳、找出答案。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有益于学生学习,为方便他们学习提供服务,其核心价值在于应用。大学生要充分认识、了解精品课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些优质的课程资源,学生对精品课程了解越多,利用精品课程的意识就越强,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九越高,教学效果越明显。

同时要增强知识产权版权保护意识,保护精品课程所有者的劳动成果,大力营造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发、建设和利用精品课程良好氛围,坚决杜绝懒惰、抄袭等不正之风,做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改进精品课程的评价方法,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许多课程一旦被评选为精品课程就很少进行更新,而学科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这就要求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即建立一个完整的持续的利用反馈过程。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共享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率,以便保持及时更新,使课程资源实现良性循环。要全面推广和利用精品课程资源,除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利用精品课程资源教学,提高教师推广和利用精品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保证其推广和利用的有效实施。然而,目前评价精品课程更新、完善、利用的手段单一或缺乏,很难对课程内容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全面评价,因此,亟待研究多元化评价的精品课程的方法。

5.加强对师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设计者、执行者和实施者。拥有一流的学者专家型的教师梯队是形成精品课程的外部核心要素,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尤其要要加强名师队伍建设,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名师就可以凝聚成一个高素质的人才组合团队,可以支撑起一个著名的课程或课程群。因此,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能力、网络操作能力是推广和利用精品课程资源的前提。教师不深刻地转变教学观念,就不能深入领会其设计理念和意义,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使用精品课程,不能运用其精神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因而,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既要有专业知识扎实、任教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也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型兼职教师,如企业家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教师的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和精品课程实际作用的发挥。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授课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更应成为开发者和创造者,不断提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力。特别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如信息搜集和筛选的能力、信息的处理与加工能力、网络与课程资源整合能力、网页设计与管理能力等,在实践中探寻符合讲授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设计基于网络平台支持的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另一个重要的队伍资源就是本学科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要充分认识、重视学生在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中的作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开发者,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了,他们本身就成了特殊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兴趣等都可能成为课程资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也可以成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6.加强教材和教辅资源建设

教师必须改变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倾向,加深对课程资源的了解,同一课程的实施也可以选取多样化资源,要根据实际条件和学生特点,善于对课程资源识别、开发与利用。就我校实际而言,应以数字图书馆为平台,提供丰富教学辅助与辅助资源,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特色数据库等各种文献资源,构建网络平台远程服务。

总之,只有依据形势和技术的发展,及时发现和解决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中的问题,不断补充、完善、更新和丰富内容及手段,精品课程资源就会被更多的社会群体所利用,实现高效利用,资源共享,以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433188.htm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zcwj/201107/122688.html

[3]刘彬让.试论高等学校的课程评价与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05,(3):19-22.

[4]魏锁成.浅谈学分制基础上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管理论文集,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7,PP:175-181

[5]李静,栾开政,张会杰.精品课程建设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践行[J].理工高教研究,2008,(1):61-63

[6]魏锁成.学分制条件下专业教材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4:27-29

[7]宋烈侠,杨承运.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漫谈[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1-2):13-15

[8]吴敏.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3):48-51

[9]李一媛,李芳.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开发需求和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45-49

[10]张玉红,白继海,李建英,石秋香,王丽影,陈爽.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J].办公自动化杂志.2012,2:40-41

[11]郝红军,荆锦鹏.精品课程网站的功能及其设计制作[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11(2):110-112

[12]魏锁成.构建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2期

[13]贾树文.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应用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