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彪
摘 要:微信软件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工具,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要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微信软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软件以其实时对讲、随拍随传及手机群聊等功能,越来越受到“90后”大学生的热捧,逐渐成为他们手机中的必备通信软件之一。在丰富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挑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1]
一、高职院校的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分析
随着注册入学等录取模式的试行,更多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缓解了部分高职院校的生源压力,但也带来了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这批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但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追求新奇、时尚的个性,且具有较高的网络应用能力。微信软件的出现正迎合了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通过对笔者所在院系学生使用微信软件的调查了解,学生使用手机微信软件的比例已超过90%,其中,打发无聊时间、节省话费、满足自身娱乐需求和及时了解朋友动态及外部信息是其使用的主要原因,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已成为学生发布或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
二、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
面对“微信文化”在校园中的广泛盛行,辅导员已开始尝试利用微信开展各类学生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既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也对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1.积极影响
(1)微信改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多采用面对面的理论灌输,比较直接,见效快,但也存在流于教条、空洞无味的缺陷,而微信改变了教育双方必须面对面的尴尬,又满足了大学生对时尚、趣味的追求,可以通过 “一对一”“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网格状沟通方式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愿意接受的环境中进行,模糊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界限,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2)微信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使用微信时,喜欢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微信的方式发表出来,这样他们的困惑、追求及热衷的事物自然就展现出来,这必然给辅导员提供了一个了解、沟通的平台,便于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者对症下药,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微信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性育人效果。微信通过转发、评论、分享等方式传播相关信息,其交流对象多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为主,其兴趣爱好、心理契合度较高,克服了相互之间缺乏信任的弊端,从而更易被对方所接受。同时,传播重复性强,一个典型的事件或育人案例经微信朋友圈交叉重叠传播,辐射面很广,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想教育工作的群体性效应。
2.消极影响
(1)微信中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影响大学生的是非判断,易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偏离。微信中大量的信息并非全部都是事件的本来面目,一定情况下与校园中宣传正能量截然相反,特别是一些享乐主义、低级趣味等负面信息以“裂变式”进行扩散,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教育,极易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影响。大学时期正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缺乏理性判断能力,但又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望,容易被虚假等信息误导,甚至成为传播者或受害者。
(2)抑制了传统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大学校园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由辅导员及两课老师进行,主要途径还是面对面的谈话、主题班会或课堂授课模式,这种单方面的信息传播与微信软件图文并茂等形式信息传播相比,缺少吸引力,甚至易造成学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经典理论没有占据大学生群体的大脑,那么他们的头脑便会被大量的微信网络信息及这些信息背后的理念所占据。”[2]
(3)造成与现实人际交往的脱节和疏远。微信软件的出现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感受,在享受视听文件的愉悦、宣泄不满情绪、放松压抑身心的同时,也使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对微信产生过分依赖,一旦沉迷于这种虚拟的社交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造成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疏远,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利用微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学生使用微信进行合理引导和管控,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新媒体应用能力。面对新媒体文化的冲击,高校辅导员不能固守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而要主动学习并掌握运用微信这一新媒体,遵循其客观规律,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微信领域。教育部高度重视微信的使用技能,明确提出“微信写作”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技能之一。要想让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运用,就必须让教育者对微信的特点与功能充分了解,合理利用微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和新载体,抢占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2)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职院校学生一定程度上理论学习能力不强,但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往往会成为他们日常关注的焦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不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完全解决的,但微信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贴近生活,丰富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将党的路线方针和科学理论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寓教于乐。”[3]
(3)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理性使用新媒体。面对微信等新媒体已融入学生生活的实际,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将新媒体素养教育即理性使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认知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是引导他们合理健康地使用微信这一新兴工具,充分发挥其优点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服务,切记不要沉迷于微信等新媒体,养成诸如“手机病”等不良习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光。同时,辅导员还应引导学生在“虚拟世界”也要自觉遵守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操守,主动净化朋友圈的微信环境,自觉和利用微信传播反社会、反人民的不良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微信等新兴媒体技术的出现,是信息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用好这把“双刃剑”,充分利用大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优势,多途径探索思想教育的途径,只有始终走在信息时代潮流前沿, 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拥抱青春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史迎霞.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媒介论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3(32).
[2]高 莹.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08).
[3]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
(作者单位:常州建东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