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关注精英型英语专业人才必备素养之一:批判思维能力,以《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为例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融合思辨能力的培养,从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反思日志、评估手段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该课程引导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英语专业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99-01
一、前言
近年来,思辨能力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但大量研究表明(胡文仲,2008;文秋芳,2009;孙有中,2011;)与其他学科相比,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相对薄弱,黄源深(2010)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谈到了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几乎正好是背道而驰,并引发了国内英语界大批学者的共鸣。孙有中(2010)指出“由于思辨能力的认识仅止于宏观的理念或重要性层面,全国英语专业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并未取得实质性进步。当务之急是首先厘清思辨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索思辨能力的培养途经,然后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在学生大脑中的成长。”
二、思辨能力与学术性写作教学
思辨能力与写作水平紧密相连,不可分离。写作是在语言和思维的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一种外在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思维的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写作的时候必须要将批判性思辨融入其中,阅读文献,鉴别文献,批判文献,从而找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支持这些观点,它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教师按照学术研究的一般程序,介绍和指导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摘要写作等环节,要求学生完成一项或两项独立或合作的研究,过程中学生逐渐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并最终提高批判性思维的水平,从而根除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黄源深,2010)。
三、思辨能力与《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写作的时候必须要将批判性思辨融入其中,阅读文献,鉴别文献,批判文献,从而找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支持这些观点,它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而国内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写作学术论文写作时,大多数能够借用套路,却不大善于进行逻辑的、深入的思考,过程中偶有应用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其水平仍然偏低下,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为了根除“思辨缺席症”,《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践行了课程改革,并以思辨能力的提高作为核心目标,从课程理念、课堂活动、评估方法等方面开拓创新,探索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首先,明确思辨能力是该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学术英语写作过程中思辨能力强调的是理解、分析、批判、综合,因为完成学术性写作首先要做大量的研究性阅读,要把思辨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最终要以文字的形式写作,并且同样也会以口头的形式呈现,从而实现思辨能力和技能训练的完美融合。
其次,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化。有意识地把批判性思维理念和技能逐步运用到写作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题阶段的“brain storming”、文献阅读与综述写作、作者自评、同伴互评,让习得学术论文写作的过程变成有目标有意义的人文建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从而培养探究与创造能力。
第三,调整与完善形成性评估机制。教学各个环节都发展了相对完善的Rubrics,引入思辨的维度,既明确了课程目标,又增强了导向性。形成性评估关注即时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教师评价的重点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拓宽自己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态度、 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动。
参考文献:
[1]Dewey, John. How We Think[M]. New York: D. C. Heath and Company. 1933.
[2]《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胡文仲.英语专业“专”在哪里?[J]. 外语界,2008(6):18-24.
[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中国外语,2010(1):14-15.
[5]孙有中. 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 中国外语, 2011(8):49-58.
[6]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 .外语界, 2009(1):37 -43 .
作者简介:
李丽君 (1975- ) , 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