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语是一种在某个时间段内被民众使用频率较高,且广泛流传的词语和句子,流行语的起源和演变,一般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日语流行语就是日本在某个时期人们使用较多较广的词语。在翻译日语流行语的时候,要求作者对流行语起源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有一个准确的理解。本文主要探索了日语流行语的特质以及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流行语翻译 翻译法 教学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86-01
流行语是在某个历史时期独特的背景之下所诞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所以流行语不仅仅是作为语汇被研究,还涉及到社会学、语言学、文学、哲学等一系列的学科,作为一个学科综合体被进行研究。所以研究日本的流行语就是对日本的社会发展变化进行研究,所以在日本流行语的翻译上面,经常会出现一些困难,会因为译者的不够深入,不够了解从而失去了流行语原有的一些特点和历史地位。
一、日本流行语的特征
日本的辞典《国语学大辞典》对流行语定义为是一种具有非常强大感染力且适应当时社会,爆发式的被大众所广泛使用的新语语言,而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变化,大多数流行语会逐渐的消失,只有少数的流行语才会被作为一般用语而保留至今。日本的米川教授指出,流行语是具有极强影响力且能够顺应时代潮流,被大众所广泛使用的语言。而在日本,还有许多的专家对流行语做出定义。由此可知,流行语的定义,在日本也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但是流行语的时代性和广泛性,却是哪一种定义都不能不重视且着重强调的。
日本的学者认为流行语的特征主要包括新奇、短暂、投影社会、同步意识以及琅琅上口和风趣别致。前四个特征是蓧崎在1997年提出,而琅琅上口和风趣别致是系井在蓧崎之后所做的补充。流行语的“新奇”是指流行语应该是具有与平常或者当时的一般用于所不同且新颖的词义以及修辞方面的手段。“短暂”指的是流行语的流行时期比较短,一般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时间段之内流行,过了这个时期则会销声匿迹,除了少数的被当作一般用语所传承下来。“投影社会”指的是流行语起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时期,同时也能够对社会做出比较生动和形象的反映。“同步意识”是指日本人所具有的强烈的集体意识,使得日本人能够在使用流行语的步调上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不至于被这个社会所遗弃。
而在1998年,我国学者任尤龙先生对流行语的特征也提出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涉义的广泛性。第二个方面是内涵的特指性,第三个方面是鲜明的时代性。
二、日语流行语的翻译测量
对于日的翻译,我国向来有很多种翻译的标准,例如郭沫若先生的“创作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等,但是这些翻译的理论主要是针对文学进行翻译的,对于一种既具有语言特征又具有独特文化背景的语言现象,不能单纯的依靠对文学的翻译手段来进行。对于日本流行语的翻译,经过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大量的资料研究,有关人员总结出直译、意译和零翻译三种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的翻译方法,针对的是那些可以直接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的日语流行语,并且有些流行语如果可以直接套用日文中的汉字且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时,都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直译法是最简单也最容易被读者所理解的翻译方法。例如在日本的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日本的经济从巅峰急剧跌落而出现了“バブル经济”一词,这一词语在中国被直接翻译成“泡沫经济”,这种翻译直接且简单又形象的对日本的经济达到巅峰瞬间跌落的情形做出了描述,使中国人能直观的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
(二)意译法
日本的一些流行語是对旧有的词语进行翻新,将词义进行引申或者修辞形成的。这种情况的流行语,不能够仅仅利用其字面意思去进行理解,所以不能够进行直译。而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译者根据词语出现背景和历史时期,对词语进行深入的理解,通过意象联系结合其他各种方式对流行语进行翻译,是一种综合的翻译方法。意译法可以通过借助増词法、减词法、转性译法进行一些辅助的翻译处理。例如“天手古舞”这一词语,按照表面意思直译,没有人知道其真正含义,而其所表达的意思则是“手忙脚乱”的意思。
(三)零翻译
零翻译是对那些重新创造出来的日语流行语进行翻译的方法,这些流行语通过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汉语对等词,而是创新的词语。在进行流行语翻译时,零翻译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对源语种的词语进行翻译。例如,日本1986年的流行语金奖词语“新人類”,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汉语,则直接按照其的语音和字母意思翻译成“新人类”,还有在中国流行的“卡哇伊”一词等,这些都是通过零翻译翻译而成的。
总之,日语流行语是具有日本鲜明时代特点的一种流行语特定时期的语言,而要对日语流行与进行翻译就要把握好流行语的特征,通过直译、意译、零翻译等方法对日语流行语进行准确的翻译,才能够让我国民众真正的了解日本的文化历史。
参考文献:
[1]邓秀梅.语音隐喻角度的日语流行语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
作者简介:
熊琴(1976.10-),女,江西南昌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