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伟
【摘要】山西是全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大省, 同时也是全国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 煤炭城市有11座之多。煤炭资源型工业因煤炭资源的开采兴起或发展壮大, 而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 储量有限, 随着不断开发而日趋枯竭, 从而使山西的煤炭资源型工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探讨了山西煤炭资源型工业现存的问题, 对此类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旨在为该型城市治理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山西 煤炭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一、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概况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 煤炭是最重要且储量最多的矿产资源, 地质储量达8700亿吨, 已探明储量为2700亿吨 ,占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30%之多, 并且有分布范围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煤田地质结构简单, 易于开采的优点, 素有“煤炭之乡”之称。目前,煤炭产业已经成了全省的支柱产业。
随着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山西省一大批煤炭资源型城市已经形成、发展起来了,所拥有的资源型城市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的 13%,占全国同类 31 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 27%。这些城市经济结构普遍单一,重工业突出,过分依赖煤炭相关产业,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大,社会问题突出。
二、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现存问题
煤炭城市缘矿而建,城市的发展强烈地依赖于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分布。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型大省,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严重。其中包括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等煤炭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多个现存问题。
(1)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
1、三次产业的结构不合理
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比例严重失调、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中,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过大, 一、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2、产业结构单一,对自然资源原始加工的产业依赖性强
山西煤炭产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煤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其结果使煤炭资源城市的经济效益远低于其他类型城市。
(2)生态破坏严重, 环境问题突出
1、地质灾害。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地下煤炭的开采, 使土层丧失了稳定的支撑,在重力作用下, 地表往往会发生崩塌, 滑坡, 沉降, 裂缝和塌陷, 以致会诱发小地震和引起地层活化。
2、大气污染。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加快了对自然资源开发的强度以及资源消耗的速度, 从而使山西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
3、水资源污染。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多年形成的煤炭产业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并且下排出的矿井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而污染着水源。
(3)开采技术落后, 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山西省的煤炭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落后, 资源利用率低, 造成了严重的价值流失。从目前看, 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全省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 深度加工产品所占比重较低。型煤、洗煤等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绝大多数没有达到经济规模, 规模小、档次低、抗市場风险能力差;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基本上停留在初级阶段。
三、探索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现存储量已十分有限, 终会枯竭。近五十年高强度、大面积、粗放型的掠夺式开采, 使山西的煤炭资源日益减少。因此, 山西资源型城市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关键是要寻找一种适合山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模式。
(1)发展多元化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煤炭资源型城市最大的弊端就是主导产业仅是煤炭相关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其发展最核心的是要摆脱单一经济, 发展多种经营,多元化主导产业,逐步完成经济结构调整转型, 实现产业升级。山西的煤炭资源开发应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和深加工, 逐步提高煤炭转换成电力的比重, 实现改输煤为输电的转变, 实施煤电联营战略等。
(2)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寻求清洁能源
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 最重要的就是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寻求更加清洁的能源。对于煤炭产品的开发, 最重要的是节约, 即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煤炭的热量潜力。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必须把合理适度开发和节约放在并重的位置, 搞好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煤炭行业经济效益。
(3)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
对于山西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 要避免走以前那种“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运用标本兼治的办法, 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状况。其中根源上是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生产和治理同时进行, 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办法;推行清洁生产。
结语
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造就了众多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它们的兴起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支持,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问题。残酷的现实就是,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无法再生,走向衰竭,与之同步的是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正在走向衰退,严重影响到当地乃至全国的社会稳定。因此支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
[2]王聪.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硕士论文
[3]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课题组.山西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J] .晋阳学刊, 2003
[4] 刘武华.山西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考[ J] .山西焦煤科技,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