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我们往往会忽视文本伊始的三个小故事起到的贯穿全文的作用和对读者的情感启迪。本文重在从三个小故事出发,来全面分析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对韩愈的复杂情感以及作家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忠而不见信”的悲愤与讽喻。
【关键词】韩信 司马迁 忍辱奋起 忠不见信 隐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73-02
温故而知新,读书如此,教学亦如此。人们常称《史记》为“悲剧性”史诗。的确,开卷研读,悲愤之情,沉郁之气流于笔端,溢于言表。司马迁对失路英雄,含愤志士,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或倾心赞叹,或悲悼惋惜;而对虚伪自私残酷荒淫的卑劣之徒,则给以无情的揭露与鞭挞。春秋笔法,多番讥讽,不虚美,不隐恶,使《史记》成为一首饱含作家爱憎的悲愤史诗。
《淮阴侯列传》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叙述韩信的事迹即韩信的足智多谋与能征善战,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在汉初功臣中,无人可以比拟,高祖刘邦亦曰,“连百万之师,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二是用一半的篇幅来表明韩信从无谋反之心,却冤屈被杀,“斩之长乐钟室”,“遂夷信三族”。其结局令人扼腕。用韩信所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韩信其人何如也?受漂母之饭,忍胯下之辱;投项,不用,投刘,几死。无奈亡去,幸遇“萧何月下追韩信”。作为《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悲剧主人公,他以独步千古的军事才能,为刘邦创立西汉政权打下半壁江山。后世几乎所有的读者读《史记》,无不为韩信的功高不赏,无罪被杀而扼腕叹息;无不为刘邦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而愤愤不平。但司马迁为韩信列传,其深远意义远非为写韩信悲剧而止。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淮阴侯列传》截取了韩信一生中几个生动典型的故事来展开全文。课文一开始就记录韩信成长中的三个小故事:怒绝亭长,漂母饭信和胯下受辱。学生们初读这三个故事,不时会有嘲笑,觉得韩信竟落魄如此。只有开展对话,学生才会深入思考:1.三个小故事中你能否看出韩信性格中的優点;2.这三个故事和后面写韩信屡战屡胜,尤其是详写韩信以少胜多的对赵之战,有何内在意义?3.作者写韩信,写韩信的坎坷和悲剧结局,和作者自己有深意吗?
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表面看好像是写韩信落魄,时人多厌之,甚至是遭受胯下之辱,但细细品读,更应该是写韩信性格中的优点:自尊自重,知恩图报,大丈夫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勇等等。而这性格的优点显然对他以后成就卓著战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在写韩愈对赵一战中,写韩愈的军事才能可谓淋漓尽致。
课文写韩信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从诸将皆不信到赵军大笑,再到“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到“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淋漓尽致描绘出了曾经受胯下之辱的一介少年,如今却是战场上运筹帷幄,叱咤风云,智勇双全的将军,先抑后扬,两相对比,更显英雄智谋。
第二个问题需要加以引导。但也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在功成名就之前,也许要经历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而这些困难和挫折在一些人看来是无法跨越的,就如胯下之辱一样,可是韩信跨越了,也最终实现了他的抱负。孟子曾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用在此处,是对韩愈早年境遇的最好注释。亦正如冰心的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和辛酸的血雨。这两段名人名言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韩愈,同时也使课文更加富有感染力和教育性。因为能忍辱负重,所以才有后来大作为。
第三个问题联系的知识比较多。作者写韩信其实也在隐喻自己:仗义执言而受奇耻大辱,满腔悲愤郁于胸中。为自己屈辱的遭遇寻找精神的慰籍:成就大事业者,必要忍常人所不能忍,做常人所不能做,才最终能以言立身,以史立身。同时,写韩信时连带详写蒯通,一则写出韩信知恩图报,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二则也是写韩信战功卓著。文中蒯通言:“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联系司马迁的人生历程来看,司马迁任史官时曾壮志满怀,想施展抱负,兼济天下,为国效力,可拳拳报国之心也如韩信般忠不见信,何其悲也。三是详写蒯通结局,别有深意。在君王一统天下的当时,韩信已被杀,对于策反的谋士,哪里还有辩解的机会。可是高祖不仅给了蒯通陈述理由的机会,最后竟释放了鼓动策反的蒯通。这不得不是高祖的开明民主之举。由此,对比汉武帝,再联系司马迁的个人经历,司马迁仅为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就遭致屈辱的腐刑,对比鲜明。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司马迁用笔之意尽显。清代学者方苞在他的《望溪集》中也指出:“其详载武涉蒯通之言,则征文以志痛也。”
应该说,文中一开始的三个小故事,虽然短小,却都是为下文做了性格的铺垫和成就对比的铺垫。有了这三个小故事,人物的形象和命运都找到了最基础最真实的诠释。司马迁对韩信在忍辱奋起和忠而不见信方面可以说是同病相怜。尽管如此,同情归同情,理性归理性,司马迁写韩信,也依然存在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官应有的风格,写韩信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也写出了韩愈性格上的悲剧。通观《淮阴侯列传》,这样的史实还是很多。试举一二:
一是胁主邀功还是居功自傲?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危急时刻,要韩信发兵相救。韩信乘人之危,挟功邀赏,从齐国发信称:“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以镇之。”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提醒刘邦,“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生变。”刘邦立刻警醒,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于是将计就计,封韩信为齐王,韩信这才发兵帮助刘邦。历来人们评价此事为韩信胁主邀功,是否也有其居功自傲之意,也值得思考。
项羽在与刘邦定立和约后,便东归。但刘邦背信弃义,引兵追之,并调韩信,彭越率军来会,最后一举消灭项羽。但此二人皆不听调遣,刘邦被项羽一个回马枪,杀得大败。刘邦无奈,只好听从张良的意见,把“自陈以东傅海”之地,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韩信,彭越得到了好处,这才率军前来,最后垓下一战,消灭项羽。
二是居功自傲还是忠心耿耿?韩信在平定齐国并称王以后,项羽曾派人去游说他,说汉王是个不讲信义的人,别看他现在对你很好,一旦项王一死,他必取你的性命,将军你为何不与楚讲和,三分天下而称王齐地呢?当时齐国辩士蒯通也劝韩信说,现在楚汉相持不下,你向汉汉胜,你向楚楚胜,应该两边都不归,三分天下,鼎足而居,以你的谋略和实力,必定称霸于天下,况且你功高震主,汉王能对你放心吗?韩信虽然觉得有理,但下不了决心,自以为劳苦功大,汉王不会过河拆橋,因而没有采纳,结果不幸而言中。忠而不见信,应是司马迁最要表达的情怀。
韩信降为淮阴侯以后,“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汉建立后,周勃,灌婴等这些刘邦手下人都封了侯,韩信却看不起他们,耻于与他们平起平坐,他曾对部下说:想不到我这辈子竟要与他们为伍。“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无法摆正自己作为臣子的政治地位,韩信只能落得忠而不见信的凄凉。
韩信的悲剧是其性格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对照史实,正如司马迁文后所言:“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后人赵翼曰:“全载蒯通言,正以见淮阴之心在为汉,虽以通之说喻百端,终确然不变,而他日之诬以反而族之者之冤,痛不可言也。”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在满腔悲愤、扼腕叹息之外,更应深思:为韩信忠而不见信的英雄悲剧;为史学家司马迁融入在文字中的厚重情怀和悲愤经历,更有逆境而忍辱奋起的坚忍情怀。而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全面辨证的分析评价人物,从人物本身到作家情怀到读者感受。这也是对学生一个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鲁迅.《鲁迅全集·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李桂萍(1973.10-),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