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程 刘家福
摘要:通过将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与我国两所重点师范大学以及美国两所大学地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分析,指出博达学院地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吸取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成功经验,并从培养目标、学位设置和教育模式等具体方面进行对比,为博达学院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启示。
关键词:地理专业 博达学院 中美高校 人才培养
地理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地理教育是地球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在地质、生态等学科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民办本科的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以下简称博达学院),在“教改”的政策下更需要加强对地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本文通过博达学院与国内外高校地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对博达学院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为2014年中国校友会公布的中国大学(师范类)研究型一流学府,其地理教育必然存在借鉴之处。在国外,美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较发达,地理教育事业起步也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此,本文选择该四所大学与博达学院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吸取其较成熟经验,为博达学院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一、培养目标与学位设置比较
明确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宽松的教学环境,科学的管理,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美大学均以培养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品质综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但也存在不同之处,国外两所院校不仅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还培养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科研者。博达学院为国内一所教学型民办本科大学,较大数量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或从事与教学无关的岗位,因此,博达学院应在培养从事教学工作者的同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中國大学与美国大学的学位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地理专业仅授予毕业生理学学士学位,美国大学授予文学士(BA)和理学士(BS)两种不同学位。两种学位的侧重点不同,学校为学生制定不同教学方案、不同课程内容,学生修满相应学分后,毕业时分别授予BA和BS两种不同学位。文学士偏重学习社会和行为方面的地理学,对外语要求较高,辅修人类学和艺术学课程,而理论方面的学习和学分要求相对较少;理学士强调地理学的环境视角和地理信息科学,对数学、计算机科学及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要求较高,专业性课程和学分要求比文学士高。可见中美大学地理专业所受学位有所差别,但课程设置上大体相同,均开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三个方向的相关学科。
二、学分设置与课程结构设置比较
中美大学学生获得学位的前提都是必须修满所在院校规定的最少学分。通过查阅本文研究的国内外5所院校网站,对其授予相应学位的最少学分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大学获得学位的最少学分多于美国大学,且各自相差不明显。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地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基本相似,均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但在课程的总门数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上的数量分配上有所区别。课程总门数最多的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远远超过了博达学院。
美国地理专业课程内容不仅涵盖了地理学主干理论,还涉及到细小分支学科理论,且各学校间没有统一教学标准,目的在于学校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知识领域,同时学生可以选择其感兴趣的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掌握广阔的领域知识,从而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中国大学地理专业课程设置几乎一致,虽然能够培养出较高水平的地理学人才,但研究领域比较单一,难以培养出综合型人才,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
三、高校地理专业教育模式比较
博达学院与我国其他高校一样,仍采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积累,但也限制了学生开放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形成。相比之下,美国大学课堂采用讲座、自学、研讨、专题研究等教学方式进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学术前沿领域与动态方向、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科研水平。
中国大学管理模式也比较固定化,将相关或相似学科划分为同一院系,学生在选定院系入学后,很难调换专业,从而约束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各院系教学管理部门为学生制定了许多约束政策,这些政策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的管理模式恰恰相反,管理模式是由学校统一管理,而并非由院系单独管理,该管理模式给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不存在中国式的院系附属关系。
四、对博达学院地理教育教学启示
1.改变培养目标
博达学院地理专业教学目标与我国传统理念一样,把地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从事地理教育工作者或者继续深造,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借鉴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经常邀请著名学者和成功创业者为学生进行经验讲座,鼓励学生自主研发、创造事业。
2.调整课程结构
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分析,博达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应减少必修课程门数,增加选修课程比例,增加全球气候、描绘变化中的地球等多种多样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能力以及全球视野的科研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专业学习空间,以为以后学生发展打下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基础。
3.改善教学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博达学院应放弃中国传统的“讲座”方式,采用美国师生平等的教学方式,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现、讨论问题,重视实验课程的创新研究;课后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地理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地理学更是一门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服务的学科。在国际地理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博达学院应紧跟地理学发展的步伐,培养出适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史培军,等.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1):9-16.
[2]中国校友会.2014中国师范类大学排行榜[EB/OL].
[4]温煜华,王乃昂,胡振波.中美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对比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20-23.27.
[5]张晓青,任建兰,武珊珊.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比较及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2,21(2):169-176.
[6]董玉祥.英国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特征及意义[J].经济地理,2000,20(5):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