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提供了快捷的信息和崭新的交流平台,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就给教育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网络时代 学校德育 未成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提供了快捷的信息和崭新的交流平台,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就给教育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对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新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块神奇的磁石,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国界、没有束缚、没有约束、张扬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空间”。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清醒地意识到,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将从这里开始,下面我就网络时代创新学校德育工作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全面正确认识网络
网络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中小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可以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知晓人文历史、科技动态,可以谈古论今、抒发情怀,它极大地开阔了中小学生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的局限性。互联网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求知学习校园,为学生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乐趣,因此网络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要正确认识网络的虚拟性,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可以超越地域和时间空间的限制,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消除了相互交流的顾忌,实现了学生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从心理上说给渴望与人交往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然而,网络对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正确形成具有潜在的威胁。
网络是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陷阱、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络上或交融或冲突。网上暴力、色情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又使得中小学生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发育期,思维活跃、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比较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很难抵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对中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安定也形成一种潜在威胁。
二、创新方法采取措施
一是正面引导。学校方面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加强对学生网络安全的思想教育,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认识和网络道德素养。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经营性网吧作为安全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认识网络对学生的危害,召开与此相关的主题班队会,通过校园广播、画廊进行宣传,让学生在畅游网络时远离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绿色网站,用健康的、有趣的网络资源充实学生的网络生活。
二是教会选择。教育学生学会选择,让学生能正确明辨网络信息,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使其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技术、一种工具,它应该为我们人类所用,使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但不能凌驾于人类之上,成为我们的主人。
从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寻找、分析、过滤并提取有用的信息加以适当的利用,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和生存的本领之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是新一代青少年的顯著特征。我们要借此东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培养自己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网络的大信息量、存取的方便性以及交互的及时性进行学习和研究,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提供的全新手段去探索和创新,以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在这个世界多极化、思潮多元化、人的发展多向化的时代,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的学校德育教育应主动迎接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及时更新德育教育观念,调整德育教育内容,优化德育教育环境,拓展德育教育模式,使学校德育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用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用文明、道德、优良的环境规范学生,用新鲜、趣味、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为学校的德育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校德育教育顺应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