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要】中国工程伦理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严重弊端,因而很有必要实现三个重大转向:课程设置由隐性课程向显性课程转向,教学模式由理论灌输向实践应用转向,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向。
【关键词】工程伦理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031-02
一、在课程设置上实现由隐性课程向显性课程的转向
当今,中国的一些理工院校已意识到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先后编写和发表了一些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的教材和论文,如1999年肖平的《工程伦理学》、2008年李世新的《工程伦理学概论》。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理工院校也都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开设了工程伦理方面的课程。但总体来看,我国工程伦理教育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大多数高校只是在‘两课或专业教育中渗透工程伦理教育的相关内容。这种“隐性”课程教育模式往往使得工程伦理教育形式化和边缘化,难使其应有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也难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1]
不可否认,工程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紧密,从理论层面上说,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后者是前者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前者是后者在具体领域中的体现和实现。但那种把工程伦理教育思想完全依附于或被政治教育工程所替代的课程设置模式,肯定无法符合现实的教学实践规律,缺乏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是因为工程伦理教育明显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其目的是培养理工院校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使他们明确工程伦理规范,提升他们的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而这些目标显然只有在具有工程伦理教育教育背景的老师指教下,通过对各种具体的工程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之后,才能逐渐得以实现。从实践层面上说,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在工程伦理教育层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却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过去不同,当今的技术工程人员在工程实践中时刻要面临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他们在面对这些工程实践领域的具体道德困境时,显得无所适从乃至做出错误决断,结果导致工程腐败、工程事故等现象频发。其内在根源就在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伦理知识和技巧的匮乏,而它们的获得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能满足的。
二、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由理论灌输向实践应用的转向
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工程伦理学既需要工程学的专业知识,又需要伦理学的学科理论,其所面对的问题虽出自复杂的工程领域,但需要工程与伦理双向互动的方式加以解析和研究,这就需要教授此类课程的教师最好既具有理工科的知识背景,又具有伦理学的思维能力。但我国的现状是,工程伦理教育通常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科分类上被列为人文学科教育的大类,担任此门课的任课教师也大多是纯文科出身而缺乏理工科的知识背景。由于文科的教育模式更多偏重于理论灌输而轻忽实践应用,所以,当今的工程伦理的教学模式多以理论灌输型为主也就不足为奇了。
诚然,理论的灌输是工程伦理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利于学生更为直接地学习和把握工程伦理原则和规范。但这种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其一,不利于提升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效果。有学者对比中美两国之间的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发现,中国工程伦理教育内容过于统一且相对滞后,实施过程注重训导式教育,以理论灌输为主,联系实践不紧密,脱离个体需要,教学效果不理想[2];其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伦理意识是伦理动机和伦理行为的思想基础。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和实践训练中才能逐渐形成。[3]因此,仅仅依靠课堂上理论的灌输难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实践应用的方式;其三,不利于培育学生的工程伦理决断能力。工程伦理教育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育学生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的伦理决断能力,从而避免伦理失范行为的发生。但它的培育更多是实践性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复杂的工程实践活动中逐步磨砺而成。许多工程师虽对工程伦理规范耳熟能详,但面对工程伦理困境中往往做出错误决断,就是因为过于看重对伦理理论的认知,而缺乏对伦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见,无论是从当前国内工程伦理教育所产生的弊端来看,还是从工程伦理教育自身特性来说,都需要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由理论灌输型向实践应用型的转向。一方面,在课堂上引入和借鉴案例分析法、STS法(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等在西方工程伦理教育中运作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4]这些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把抽象的伦理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践有机融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道德难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促使他们他们养成在工程活动中进行“伦理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增加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也就是说,尽量为学生创造参加工程实践的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具体工程活动的每一环节,亲身感受到工程活动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影响,解决各种道德难题,最终提高他们对工程伦理理论的认知力和工程实践的伦理决策力。
三、在教学方式上实现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的转向
国内理工院校在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时,通常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明显处于从属地位。这种教育方式“以灌输和说教居多,学生所获知识多为通过老师的‘描述而被动接受的他家之言,少有自己主动参与创造的个人主张。寄望仅仅拥有点滴‘非亲知工程伦理学知识的‘未来工程师,在面对工程过程中复杂多变的道德问题时能实现对履行任务所负道德责任的自治,无异于天方夜谭。” [5]由此可见,它存在严重不足之处: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中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无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与学生的之间交流显然不足,缺乏互通性的课堂互动,难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他们的学习目的太过功利性,仅为获得学分,难以汲取工程伦理教育中的真谛;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所在和实际情况,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无疑没法实现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要求,已严重阻碍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所以,只有在教学方式上把以教师为主转换以学生为主,才能清除以上弊端所形成的障碍,最终实现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目的。
首先,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抽象的工程伦理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当今我国工程伦理教学内容设计是多以教师为主而不是以学生为主,教师通常仅依据自己的主观意向和知识结构,照搬教材中的内容组织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兴趣所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仅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实践参与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内容设计模式虽为教师节省教学准备时间,“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但明显缺少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完全把他们推向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学生对工程伦理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把握。
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要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知道,优秀的教学内容需要与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而兴趣通常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选择工程伦理教学方法时要把学生放在首要地位,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规律,采取教师教授、小组讨论、案列分析、情景设置、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相交叉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他们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在工程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学方法的改进不要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充分利用院系网站、班级飞信、QQ平台等网络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确保工程伦理的内在本质和核心内容为学生所掌握。
最后,我国以往工程伦理教育的评价方式基本上采用“以考定评”的传统方式,评价方法过于单一、评价结果不太全面,既难以评断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也难以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因而,完全有必要对这一评价方式做出深入改革:其一,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环境彼此连接和互动的复杂系统过程,所以,教育评价主体既要包括教师,又要包括学生、也要其他教育过程的参与者。也就是说,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要有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还要有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其二,评价方法要系统化。在此,我们可以参考和借鉴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全面系统地对学生的伦理价值取向、伦理推理能力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6]其三,评价内容要科学化。工程伦理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活动中伦理难题的能力。因而,工程伦理的评价内容要不应该局限于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考试或考查,而应该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工程伦理决断能力进行,从而培养他们在复杂工程活动中的伦理敏感性和伦理推断力,形成优良的“工程伦理智慧”。
四、结语
工程活动中伦理问题的日益凸显,引发人们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极大关注,这也是工程伦理学在當今西方社会成为“显学”的重要原因。我国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相继在一些知名理工科院校开展了工程伦理教学,但总体来看,工程伦理教育并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发展,仍处于隐而不显的状态。所以,加强对学生工程伦理意识的培养,提升他们在工程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理工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就应该重视工程伦理教育,将它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使之成为师生都重视的“显学”。此外,工程伦理教育不能沿用重理论灌输而轻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也不能采用重老师教授而轻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而应把理论灌输与实践应用、老师讲授与学生参与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思考的习惯,沉淀他们的工程伦理素养,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工程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王前. 在理工科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0):110-111.
[2]李祖超 魏海勇. 中美工程伦理教育比较与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44-47.
[3]陈大柔 郭慧云 丛杭青. 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转向[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8):32-37.
[4]王进. 融入式工程伦理教学中“知情意行”的统一[J]. 现代大学教育,2011(4):100-105.
[5]胡文龙.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评价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