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雨田
摘 要:路基做为道路最基础的工程,在道路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路基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质量。文章主要从路基开挖的准备工作、土方路堑的开挖方式、土质路堑和石质路堑的开挖方法以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方面详细探讨了路基土石方开挖施工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路基;开挖;施工技术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路基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整体设计方案完全掌握,对相关文件和设计交底进行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進入现场,查看地现场具体情况,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勘查、核对,及时发现问题,对原方案进行具体调整修改,达到实际需要,然后根据有关程序报请变更设计,在变更基础上再组织合理的施工团队,调配好相关机械设备,做细前期施工放样操作,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场地,要进行杂物等的清理,对有些临时工程也要预先准备好,确保各个环节设计合理科学。
2 土方路堑的开挖方式
2.1 横挖法
横挖法适合机械化施工,通过配备多组推土机、装载机、自卸车,提高工种效率。对边坡修整和排水沟则需要动用人力进行修刮。掌握好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开始由一端或两端不断向前挖,这种方式就是横挖法,也可以称为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需要有许多人员共同施工,协调配合,要多安排人员和机械设备,同时进行开工,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挖深而短的路堑,如果施工现场土方工程量大,就需要对各层进行组织分配,一定要纵向拉开,通过多层、多方向出土,全面提升施工进度,保证工期。需要掌握好每层的深度,人力横挖时深度为1.5m-2.0m;机械横挖法时,深度需要超过3m-4m。
2.2 纵挖法
纵挖法主要有三种形式,不同的方法行使不同的路段,选择符合要求的方法,能提高工效。
通道纵挖法:这种方法施工速度快,打通的通道能保证机械顺利通行,通过车辆通行装载土方,极大的提高了土方挖掘和外运速度,形成流水作业。通常需要沿路堑纵向挖掘一个通道,再向两侧不断增加宽度,上下两层通道顺序是上层通道拓宽到路堑边坡,再对下层通道进行开挖,直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为止。
分层纵挖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主要是沿路堑全宽,通过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不断前进。路堑长度不超过100m时,开挖深度要小于3m,如果地面较陡就需要使用推土机进行挖掘,保持20m-70m的运输距离,不能超过100m。如果是地面横坡比较平坦的时候,需要对表面进行横向的铲土作业,然后把下层的土进行纵向推运。如果是路堑横向宽度超过一定距离,就需要使用多台推土机进行横向操作,联合挖掘形成合力。如果是路堑前是陡峻山坡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斜铲推土机进行挖掘了。
分段纵挖法:这种方法适合路堑超长,弃土运距远的傍山路堑。主要是指沿路堑纵向选择几个适当的区域,对较薄一侧的路堑进行横向挖穿,然后把路堑在纵方向上,对桩号分成两段或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混合式开挖法,即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适用于路堑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先将路堑纵向挖通后,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每一个坡面应设一个机械施工班组进行作业。
3 路基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3.1 施工方法
纵向台阶开挖方式适合在平缓横坡上作业,用深路堑分层开挖的方法,以机械设备为主力施工,对有些路床和边坡辅以人工开挖。
3.2 施工控制
(1)对土方开挖时,对图纸熟悉从整体上把握施工进度,需要按照标准设计要求自上而下进行挖掘,避免乱挖或超挖情况发生。如果挖掘土层性质发生改变,遇到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构造物时,一定要立即停止施工,待做好妥善处理后,才能恢复施工。(2)需要对路床范围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检查,挂线时要保证10m间距,进行人工精细整修;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就要对路床底层重新修整加固。(3)根据测量结果,设计好边桩大体位置,机械开挖支靠近边坡0.1m-0.2m的时候,需要撤下机械施工由人工进行精细修坡。对孤石造成的坑穴、凹槽等情况,需要使用浆砌片石及时做好嵌补工作。(4)要预先做好弃土场安排事项,要能达到弃方的要求,如果不符合施工标准的;如果气候条件不允许,就需要停止施工,直到气候条件转好才能恢复施工。(5)要合理考虑到土方地段路床顶面标高,要及时进行压实,避免发生不规则的沉降,可以通过科学试验得到准确的数据。对路基顶面以下300mm压实度或路基顶面以下换土超过300mm时,保证压实度大于95%。(6)要想让边坡及路槽超欠挖,就一定要预留10cm-15cm,最后调配相关技术人施工人员进行人工刷坡和清底操作。地下水渗流需马上处理,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渗沟、暗沟等,合理降低地下水位或将水排出。
4 石方开挖施工工艺
4.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前的准备——测量放样——清表——爆破——清渣及防护。
4.2 施工准备
(1)施工测量与复查:以路线中桩为中心,参考设计图表具体情况,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基础上,钉出路基用地的界桩和路堑堑顶的位置桩。(2)爆破环境复查:在安全允许距离下确定爆破点,通常点位需要离附近房屋最小距离为200m、人员安全允许距离为300m。如果爆破点距离附着物距离过近,就要减少炸药量、分批次爆破。在爆破前,对爆破段空中、地面、地下构筑物类型、结构、完好程度进行调查,进一步确定合理的爆破振动参数。(3)安全技术准备:由工种项目组负责,组织各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质检人员进行协商,开一个以技术确认为主要内容的技术交底会,通过协商重点解决本次施工技术要求标准,通过对不同点位人员的布置,预估工种进度情况,特别是对施工中容易遇到的安全问题,要落实责任,明确任,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4.3 施工放样
通过使用莱卡全站仪,按极坐标法进行放样,标注各断面的中桩、边桩位置,通常情况下,要在直线段和半径较大的曲线段上每20m放一排桩,如果是特殊情况,就需要每10m放一排桩。对照路基挖方坡口距中桩距离进行放样,划分出两侧破口线,以此当做施工边线,能够保证合理控制深度和厚度,确保施工标准。
4.4 清表及土质挖方施工
如果施工现场上部是粘土覆盖层,必须先把粘土层全部挖掉,直到露出硬的岩石面,再进行爆破施工操作,一般情况需要使用挖掘机开一条直达坡顶的便道,可以顺界桩不断进行清除腐殖土,开始是粗略清理,之后换做人工细致清理。
5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5.1 严格施工工艺规程
在施工中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对不同环节的工艺技术规范要了解掌握,对每一道环节在施工前,通过技术交流书的形式下发到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以此作为施工中学习和对照检查的依据。
5.2 加强路基开挖施工
路基顶面标高控制、边坡顺直度控制一定要确保平整、准确、顺直、优美。对不同的分层开挖,每一层都要进行标高及路基宽度检测,对挖方边坡坡顶及坡脚位置采用圆弧过渡线形,根据图纸进行修整,保证圆弧线形圆润、顺直。
5.3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级质量安全自检体系,推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建立并实行工程师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实行项目经理部、架子队两级质量安全管理内部体系和外部监理工程师督促检查相结合的检验体系。通过在不同岗位设专职质检、安全员的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罗志聪.对路基工程施工机械化的探讨[J].湖南交通科技,2007(4).
[2]付宁,许旭.浅析沥青路面质量与路基工程[J].科技风,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