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火把节(下)

2015-05-30 10:48冯健
音乐周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口弦山鹰火把节

冯健

在火把节期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一堆堆篝火,踏着优美的音乐,欢乐地跳着舞蹈。我们也被这种气氛所感动,加入到舞蹈的人群中。

我们发现,彝族的民间乐器颇具特色。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彝萧等。

口弦和月琴在那里十分普遍,很多妇女胸前挂着一副口弦,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七八厘米长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清丽。吹奏时用手指拨动簧片,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域较宽的曲调。

上世纪90年代初,流行音乐悄然走进了大凉山。在现代音乐的影响下,一位被称为“老鹰”的彝族小伙子,写出了第一首彝语流行歌曲《想妈妈》。几天后,这首歌传遍了山野,在昭觉县家喻户晓,很多母亲听后泪流满面。后来,老鹰、黑鹰、小鹰和几位舞蹈演员组建了民间艺术团“山鹰组合”。“山鹰”的音乐没有进行任何配器和包装,就是3把吉他伴奏的清唱,但受到了彝族乡亲的极大欢迎。演唱被录制成盒带,在彝族村寨互相传借。人们说,“山鹰”的音乐来自心灵深处,自然天成,不加修饰,它和现代唱片工业的汇合,是一次古典与现代、主流音乐与非主流音乐的碰撞。“山鹰”的音乐显示出文化的原生力量和来自远山部落的呼唤,他们的音乐語言美丽动听,让人回味,带给人心灵深处的感动。

“山鹰组合”先后到了西藏、云南、贵州和故乡大凉山采风,为那里的人们演出,认真感受和收集那些地道的民间音乐。他们还曾代表中国前往哈萨克斯坦参加亚洲音乐节,第一次将中国少数民族流行音乐带上了世界舞台。他们淳朴的歌声打动了评委,歌曲获得了“最受欢迎音乐奖”。

在采风期间,我们常和一些彝族年轻人交谈。他们对流行音乐非常喜欢,谈起歌星也是如数家珍。在火把节闭幕时,组委会也邀请了一些歌星在凉山州体育场演出,现场也是人山人海。(续完)

猜你喜欢
口弦山鹰火把节
口弦
非遗乐器“口弦”在新时代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读《梅里山鹰》有感
农夫和鹰
火把节的情歌
运气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火把节之夜》中阮演奏与琵琶演奏的比较
凉山彝族口弦(之三)
舌尖上的乐器——纳西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