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乐器“口弦”在新时代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2022-02-23 10:04严惠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5期
关键词:宁夏文化遗产舞蹈

严惠(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口弦”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常见的民族乐器,如我国的傣族、哈尼族、景颇族、佤族、苗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回族、蒙古族、鄂温克族、黎族等兄弟民族,流行的是手指弹拨的“口弦”,而高山族流行的是抻动的“口弦”,彝族、纳西族、白族、傈僳族,两种演奏方式都有。“口弦”常常作为舞蹈的伴奏乐器,有时也会因此而为舞蹈命名。如高山族《口弦舞》,彝族《口弦》,自从我国签署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以下简称“非遗”,在中国积极推进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口弦”作为历史悠久、文化载体浓厚的乐器被例其中,因为“口弦”在各个民族中都有传承,涉猎广泛,因而本文旨在重点讨论在“非遗”传承保护下,宁夏“口弦”的脉络传承与新时期舞蹈创作的可喜趋势。宁夏口弦入选“非遗”名录后,其知名度大大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国人知道了“口弦”,了解了“口弦”。

大多数人在讨论“口弦”本体的自我传承发展,然而“口弦”不仅仅是民族乐器,同时也常常作为“道具”,出现在舞蹈艺术的舞台上。近年来涌现了许多以“口弦”为题材或者以“口弦”为道具的舞蹈作品,对于“口弦”的推广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响动的“口弦”,“非遗”的传承

“口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和宁夏文化的重要载体。“口弦”在乐器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它是世界上最小的乐器之一,已登上世界文艺舞台,成为一种具有民族色彩的独奏乐器。把“口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口弦”介绍

“口弦”,通称“口口”,是一种用口吹奏“口弦”伴有即兴表情动作的民间娱乐形式。“口弦”分有三种:竹制,扯线发音;铁制,拨钩发声;竹子与铁组合式“口弦”。丝穗、珠串等坠饰亦可系于“口弦”两端,外观精美声音灵动。表演者利用嘴形的变化和气息的强弱,奏出美妙的音调,娓娓动听,撩拨人心。“口弦”主要流行于宁夏西吉、海原、固原和灵武等地的妇女之间。他们常以弹奏口弦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感慨。女子之间有时以“口弦”互弹,既似对唱,又似推心置腹。例如在寒冷的冬夜围篝火取暖或者是在夏季炎暑的黄昏乘凉之时,人们往往都会拨动“口弦”自然起舞,以抒发喜、怒、哀、乐的情感,以乐入诗,以舞化人。

“口弦”在乡土歌谣中有绘声绘形的形容:“三寸竹片(片),两头扯线(线);一端衔口,消烦解愁。”“口弦”音色柔美深沉,音律变化多端。有的喜气洋洋,曲调“雀舌头”,似枝头上的雀鸟,欢噪于晨晖;有的郁郁寡欢,曲调“檐滴水”,似绵绵秋雨,泣不成声;有的表情达意,吹奏几曲“骆驼铃”,表达对远行亲人的思念之情。弹奏“口弦”时,讲究头部的灵动,手臂的延展,胯部的柔摆,脚步的屈伸等,通过坐、立、走各种弹奏“口弦”的动作,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点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二)宁夏“口弦”的非遗保护

我国的非遗保护大多以家族为单位,子承父业延续传承。安宇歌承袭了母亲对于民族“口弦”的那份执着,坚守着“口弦”技艺的传承保护,她将传统的口弦制作进行了多项创新,让口弦本身更加美观、便于演奏,还整理出一些即将失传的曲谱。

2006 年,安宇歌被评为宁夏回族“口弦”传承人,列入国务院首批518 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年的山村里,那些姑娘媳妇们用来逗乐传情的“口弦”深深地吸引住了安妮,如今,安妮的女儿安宇歌接过了母亲的衣钵,在热爱中守望着那份让她倾注了所有心血的“口弦”艺术。为了使这种即将失传的民间手艺得以保护,宁夏专门设立了传承保护试点培训班,安宇歌肩上又多了一份职责。

“口弦”承载了宁夏人民群众的文化积淀,它的传承并非仅仅是“口弦”传承人安宇歌,或者是马氏家族的事情,更应该是我们大众的事情,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大事。“口弦”的传承技艺是唯一的,但是它的推广手段方式却并不单一。

随着人们文化意识的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口弦”它除了以乐器的形式在民间传承外,还以舞蹈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一些以“口弦”为题材的舞蹈作品《口弦声声》《月上弦》《响动的情愫》等。“口弦”作为民间的技艺传承文化,它是地域特色的记忆,是优秀文化的传承,然而“口弦”无论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舞蹈中的道具、主题素材,都在传承发展中相得益彰,大放光彩。

二、舞动的“口弦”,深邃的意蕴

“口弦”作为民间乐器,传达着宁夏百姓的情感思想,“口弦”在弹拨时有时会伴有舞蹈,因而也就出现了口弦舞。“口弦舞”,也称“坐舞”,多为女性表演,在宁夏地区也有男子表演的。一人弹口弦,其他人围坐静听,有时也有双双对弹或多人对弹的,例如“三点水”“凤凰令”“骆驼铃”等。“口弦”弹拨的音乐细腻多变,清脆悦耳,随着音乐的变化会做一些模拟性的舞蹈动作,上身也随之缓缓摇摆,或轻轻踏步。站立时也会做一些纤细的动作,主要表现妇女内心的情感,全国各个地区回族妇女,当然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大多都会弹奏“口弦”。

(一)“口弦”拓展了舞蹈创作的素材

伴随着“口弦”而产生的舞蹈,现代编导们也毫不放过这美好的生活主题,以“口弦”为题材的舞蹈并不少见。“口弦”不仅提供了舞蹈的素材,还丰富了舞蹈的语汇。“口弦”进入编导的视野,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最纯粹的可舞性。它有历史,它的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可以舞蹈的素材,都是可以舞动的。地域差异、民族文化造就一方独有的本土艺术。

“口弦”丰富的肢体艺术舞蹈,为舞蹈拓展了可舞性的素材,为加强舞蹈的渲染力增添了色彩。素材也好,题材也好,从舞蹈作品中不难看出其可舞性,例如荣获第六届“荷花杯”舞蹈比赛专业组铜奖宁夏艺术学校舞蹈《月上弦》,再如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奖作品《响动的情愫》,尤其是在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作品《口弦声声》中,编导对回族妇女手中“口弦”的运用进行了更深的挖掘和创造性地使用,结合她们的生活,民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赋予了“非遗”“口弦”鲜活的生命烙印。这些获奖作品无疑是“口弦”丰富“可舞性”最好的印证。

(二)“口弦”作为道具的深厚意蕴

“口弦”是用来表达回族群众内敛含蓄的心声,面对包办婚姻,不能自已时用“口弦”传达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口弦”之音蕴含着人们所不能言、不敢言之话语,情意绵绵。例如舞蹈作品《月上弦》,表现了女子们温柔、潇洒的性格,也在舞蹈《口弦声声》中,伴随着“口弦”弹奏的悠扬音乐,穿梭在少女、妇女的人生历程中,舞蹈叙述了女人一生的情感之路。“口弦”在舞蹈《口弦声声》中,不仅是道具,更是情感的寄托。这时的“口弦”成为“寓情于物”的符号,体现了舞蹈风格的典型性与独特性。

“口弦”在舞蹈作品中的弹拨自然是夸大了的,但是作为道具,“口弦”极大地丰富了舞蹈表演的动态视觉。在采用“口弦”为道具的舞蹈中,“口弦”作为艺术表现的媒介和对象,将道具运用与人体美的展现融为一体,舞蹈美学张力得到加强。

毋庸置疑的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下,无论是以“口弦”作为道具,还是以“口弦”作为题材的舞蹈,发展多元、丰富多彩,当然这对“口弦”的传承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王玫的编导哲学是“在乎自己是否表达了自己”。无论是《口弦声声》,还是《月上弦》,编导似乎都是在向人们诠释一种情感的虔诚,以及高雅的内敛,妇女们的情感生活。不管是叙述女人的一生,还是被爱情纠葛,生活仍在继续,她们的“口弦”文化亦在继续,人们仍然谱写着自己的历史,传承着民族文化,旨在让它历久弥新。

三、“弦”外之音,任重道远

(一)对“口弦”的积极保护措施

“口弦”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同时也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领导的重视,按照国家的文化政策给予“口弦”传承人一定的补助,像韦唯等许多知名人士也前去学习参观。凡此种种现象,无不显示出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补救与关注。

但是人们常说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这经过百年历史洗礼的“口弦”技艺,从2006 年算起,至今也不过几个年头,这文化积淀厚重的传统技艺,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补救收获太多吗?我们不仅仅是传承制作“口弦”,传承“口弦”的演奏技艺,我们更应该传承的是“口弦”的“记忆”,“口弦”背后的历史文化,这种能够承传百年的、意蕴深厚的文化不是更应该值得我们记忆吗?

在采访“马氏口弦”的过程中获知,宁夏对“口弦”的传承实施多项举措,例如银川市回民一小,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弦”传承人马义珍到学校教授该校老师演奏“口弦”,并由老师带领同学开办“口弦”兴趣小组。银川市第六中学举办了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口弦”也在此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展演与宣传。如果说这两次的“口弦”承传不够深入的话,石嘴山市十三小,把“口弦”的演奏搬进课堂,让孩子们学习“口弦”的弹奏技艺。“口弦”的传承推广,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挖掘与尝试。

(二)舞蹈创作推动“口弦”传承发展

“口弦”现今的承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民间的暂且不说,舞台上的亦是丰富多彩。例如“口弦”演奏并由舞蹈伴舞,或是“口弦”与其他乐器同台演奏,更为典型的是与民间音乐“花儿”相结合的形式。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这三种形式使人们欣赏到的仅仅是“口弦”作为乐器的动听之音。近年来“口弦”作为舞蹈的道具、题材的作品丰富多样。舞蹈则作为宣传“口弦”文化的另一种推广方式,现今“口弦”与舞蹈结合后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只是舞蹈本体语言的美,并没有发挥“口弦”的作用,只是诠释了“口弦”背后的故事而已。

前者是“口弦”之音的动听,后者是舞蹈流动的优美,古语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其实不然,“口弦”与舞蹈就一定不能完美结合吗?

孙颖老师在《相和歌》中为还原历史原貌,踏鼓起舞,其鼓点也是由舞蹈演员自行完成的,和着歌声自行踏鼓舞动。这些例子无不启示着人们,“口弦”也具有与舞蹈结合的舞台可行性。

当然,“口弦”的演奏对于舞蹈演员的上肢束缚较多,要深入挖掘脚下的舞步,爱尔兰踢踏不用手臂都可以完成的质感十足,所以这并不阻碍舞蹈与“口弦”结合的可行性。具有一定“口弦”弹奏技艺并且有一定的舞蹈功力的演员才能把舞蹈与“口弦”的可行性得以实施,才能让观众欣赏到“口弦”之音与舞蹈之美的舞台盛宴。

四、结语

对待传统技艺的“口弦”,舞蹈应作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对于“口弦舞”我们应既要注重其身后的文化内涵,也要符合可舞性的视觉感受,真正做到百姓看后感同身受,激发起人们情感的心底共鸣。

舞界人士应不遗余力地传承民族的舞蹈文化,在发展“口弦”可舞性的同时又不淡化民族属性和地域特色,为“口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宁夏文化遗产舞蹈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宁夏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活态文化
宁夏煤电博弈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