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艺术设计风格的传统与创新教育

2015-05-30 10:48徐棕翔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艺术设计时代

徐棕翔

职业教育中的艺术设计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那么,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该如何去把握艺术设计风格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呢?

一、艺术风格的内涵

目前,艺术设计界对“风格”大体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艺术设计应当强调风格;一种则认为艺术设计是“无个性的艺术”,设计不允许强调艺术家风格。两者之所以产生分歧,是因为对立双方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思维的对象没有确定在同一涵义上的缘故。

我认为“艺术风格”是一复合概念。它是由“个人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等不同外延层次复合而成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强调风格,而仅仅在于风格的运用是以具体风格与创作对象科学结合的,以经济效益为根据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艺术风格的内涵引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彰显个人风格的同时,要有效吸纳各门派的优秀风格。

二、艺术设计风格的传统演变

纵观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常常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的。材料和工艺技术的新突破往往是造成整个产品从外形到结构的升级换代。而新型的艺术构想和创造又往往要求科技新成就的配合。如像“哭笑娃娃”、“可怜的小鸟”、“储蓄罐”等已将美育与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熔于一体,成了“人见人爱、老少皆宜”的产品。历史的前进,艺术的发展,是整个历史长河中“否定之否定”的必然规律的结果。随着时代的改变,一切理念在不断潜移默化着,风格也就随之变通。因此教师在教会学生艺术设计的同时,要让学生们学会变通思维,将艺术设计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设计出紧跟时代的产品。

三、艺术设计的时代风格

艺术设计在不同的时代显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不同国家、民族有不同的审美心理。也就要求艺术设计的目的一定要有针对性,在风格中还应有适当的“割爱”以适应消费者的爱好。所以说艺术设计风格的运用实质问题还是要因对象之体,制风格之宜,继承传统之外还要锐意创新,最终目的在于造福社会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

当然,艺术设计作品欣赏的时代和层次不同,受欢迎的,畅销的并不一定就是艺术性高。也正因为这样,就更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作设计,以满足大众的审美情趣,美化人类生活为已任。

现代艺术设计作品是有时代感的艺术风格,现代艺术设计的任务不同于历史博物馆,也不同于自然博物及古董苑斋,它的历史使命是通过艺术手段反映时代,服务社会。

四、继承传统、永于创新

今天,新知识、新技术和理论观念象爆炸一样,使我们在美学的思辨和推测的朦胧过程中,被抨击得清醒了许多,一次巨大的变革已酝酿而迸发。人的审美情趣已从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从肉眼所见到的小鸡小驴小花的美中脱颖而出,一个取代自然的美的有秩序、有规律的美的形成,极大地改变了人的审美观。科技进展不仅改变了人对自然的认识,而且直接与间接地冲击着人对社会、对美、对艺术的认识。

中国文化注重生态平衡,注重人与自然的谐调,相互依存。中国人乐天,待人处世都以吉祥、圆满、幸福相鼓励和祝福,宏大饱满,雍容大度是我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这样宏大的气质造就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的巨大容量。对这样容量的研究和理解,可以使人们从事设计在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和创新方面奠定信心。

传统创新不是对立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应是在传统合理的继承下更新,而创新又是传统的演进。

现代设计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在不断发展、创新。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趋于个性的完美追求,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繁荣的时代,设计包含了许多新的观念与文化,阐述了当今的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简单重复与消费,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也不放弃对深层文化内涵的渴求。教师在教学艺术设计时,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进行艺术设计。

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虽然只是艺术设计一个组成部分,但又仍然涉及到如何继承传统和如何创新的问题。作为一个职业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应该只满足于肤浅的知识讲解,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应该把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这样职业艺术设计的教育才会有生命力,学生也才会因此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艺术设计时代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星.云.海》
《花月夜》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