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策略

2015-05-30 09:17:13袁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5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袁杰

摘 要:文章从利用单点登陆平台,实现应用系统整合;基于共享基础数据,进行信息系统集成以及加强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探讨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系统整合;移动信息化

随着企业创新日益加快,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将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初建到扩散阶段,积累了许多项目级的应用,由于这些应用系统都是为单项应用而开发的,难免缺乏整体规划,在用户体验,数据共享以及扩展性等方面都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使现有的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运用新技术,新观念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有效的提升,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分析,结合对现有系统的功能梳理和数据挖掘,可以发现,通过单点登陆实现系统整合;基于共享基础数据进行系统集成以及加强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1 利用单点登录平台,实现企业应用系统整合

单点登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业务整合的解决方案之一。通过单点登陆平台,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它包括可以将这次主要的登录映射到其他应用中用于同一个用户的登录的机制。

目前许多企业都会同时使用多个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均直接服务于业务管理或企业管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多个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独立成型,功能侧重、设计方法和开发技术也有所不同,各自拥有独立的用户认证体系,相对应的,每位员工则必须记住多个用户名和密码以访问不同的应用。这种情况一方面会造成用户使用不便,他们不仅要记住若干个用户名和密码,还要在不同的应用系统间频繁切换;另一方面,提高了管理维护的复杂度。IT部门需要单独维护每个应用系统的用户身份和存取管理。每一次用户变化都必须逐一在每个应用系统中修改用户信息,分配角色权限,任务繁重且容易出错;更为关键的是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用户对系统的安全机制了解不够,在设置个人账号密码时过于简单,且为了便于记忆,甚至在多系统中使用同一套简单的密码,降低了系统的安全强度。系统日常维护中由于工作量大、事务繁多,系统维护人员可能会忽略某个应用系统禁用调岗用户的账号,从而导致其非法访问系统数据。采用单点登录平台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对使用流程进行简化,用户登陆时仅输入一次一个统一的账号即密码,即可访问多个系统,最大程度上为企业创造一个安全、可靠、保密性好的系统应用环境,保证其业务不受非法侵入及干扰。在企业应用系统中建立单点登录,大大提高了普通用户及系统管理人员操作的便利性,用户能够一次登录,多次使用。由此可见,单点登录不仅可以对用户的系统应用体验予以改善,还大大提高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效率与劳动强度,其仅需维护一套统一的用户账号即可;如果需要开发新的应用系统,可直接通过单点登录平台实现用户的认证,无需再另外开发用户认证程序,大大简化了系统开发流程。

2 基于共享基础数据,实现信息系统集成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系统集成不仅是研究热点,更是研究难点,企业所用的信息系统主要基于部门职能而设计开发的,可能是不同的职能部门建设于不同的时期,受各种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的影响,这些系统采用的是不同的软件架构,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数据设计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冲突和冗余,导致各系统之间的互相访问存在困难,从而在企业內部形成以部门为单位的信息孤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应仅局限在某个部门,还应考虑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特别是对某些涉及全企业的数据和信息还需要在企业层面进行通盘的规划。另外,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一些系统的重要作用仍然非突出,如果全部重新建设不仅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且存在较大风险,所以并不现实。企业属于盈利性机构,其经营的本质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对于系统建设同样如此,要对现有系统进行整合、优化、升级,实现与新建设系统的统一标准,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个信息系统架构的稳定性与完善性。

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中最重要的是解决跨系统的数据访问与共享,打通系统间的阻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应用系统间需相互访问的共享数据上,有效地降低系统集成的难度,减少对当前系统的改动,降低项目风险,使跨系统数据访问变得更加容易。

企业中出现跨系统数据访问与维护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数据缺乏统一规划,许多企业级的数据被局限在某个部门级系统内部,或在多个部门级系统中重复产生。基于共享基础数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将各部门级系统中的企业级数据(即共享基础数据)梳理出来,与部门级系统的内部业务数据相区分,从企业的高度来重新规划、审视这部分数据,然后按照统一的标准给企业内部的各个应用系统提供服务,完成整个企业信息系统逻辑结构的重构,最终形成统一的企业信息化框架。

建设基于共享基础数据资源的企业信息化框架,实质是重构企业信息的逻辑架构。这项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开发一个信息系统,还会涉及企业管理和结构的局部调整,部分岗位的重新分配,所以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需要从企业领导、部门领导到信息部门等相关人员的全力支持与配合才能顺利推进。

3 适应时代发展,加强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加上3G/4G/WIFI网络的覆盖,使传统的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又一次引发了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层次变革,这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管理者需要采用移动技术及时获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动态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对信息系统的"实时性、快捷性、互动性、移动性"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传统的基于固定网络的信息化系统所不能解决的。将移动技术融入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系统中,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移动化转型,是企业适应动态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的现实要求。企业不仅要实现信息化,还要实现移动信息化。

企业实施移动信息化可以将企业在线使用的各种信息化系统,如办公信息化软件、ERP软件、CRM软件以及各行业特定的软件,移植到移动终端使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变身为一台移动化的电脑,既能在移动端进行信息化工作联动,也能够与原有的PC端信息化体系保持互联互通。随着手机、平板电脑成为信息化网络中的移动载体,移动信息化将让现在需要固定场所、固定布局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变得更加灵活方便,满足企业管理者或员工在出差、外出、休假,或是某些突发性事件时,与单位信息系统的全方位顺畅沟通。

同时,企业在移动信息化框架建立之初,就应对移动信息化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管理问题、开发问题、与后端系统集成问题推出详细的建设规划。企业的移动信息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需要企业逐步的推广与完善。

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企业只有根据自身情况,有效的整合现有的应用系统;以共享数据为基础,实现系统集成;加速移动信息化的建设,才能推动企业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1):129-130.

[2]陈京民.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顾建新.移动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初步研究[J].现代生产与管理技术,2003(1):23-25.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
探讨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09:35
一体化信息平台在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
通过完善单位信息化建设自动实现内部控制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6:07:26
关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19:12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关于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