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反哺”视域下的青年工作创新

2015-05-30 06:34黄丹霞
2015年19期

作者简介:黄丹霞,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学科教学。

摘要:互联网推动了文化传承形态从“前喻文化”和“同喻文化”过渡到“后喻文化”,形成了网络时代下青年的“文化反哺”现象。网络文化反哺下机遇和挑战并存,青年工作亟待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反哺”视域下有所创新,具体要从“知、行、技、能”四方面入手,在青年工作者的认知方面上,要树立网络意识,掌握网络方法技能;在青年工作的实践方面,亟待创建网站,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大力弘扬主旋律;在青年工作的方法技巧方面,要把握规律,开展人格教育,才能实现青年工作的跨越性发展;从青年的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青年工作着重于如何激发有序讨论,尊重青年的平等话语权,提高青年思维。

关键词:网络文化反哺;青年工作创新;前喻文化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不但改变人类的物质文明,也在悄然转变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传承形态。新器物、新观念、新规则等新事物涌现,父辈的适应能力难以与时俱进,丧失了教化的绝对权威,与此同时,青年因为好奇心强、精力旺盛、容易接受和利用好新事物等特点,取得了文化传递过程中的“反哺”功能”。[1]青年“文化反哺”是网络时代带来的历史必然趋势,在这种现象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从“网络文化反哺”视域下探索青年工作创新,是顺应时代趋势和历史潮流的需要。

一、 “网络文化反哺”的产生及其特征

(一)文化反哺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Margaret Mead)在《文化与承诺》将晚辈和年轻一代的文化传递方式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2],前喻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存技能等,这种文化传递方式长时间居于支配地位;并喻文化是晚辈和长辈的学习发生在同辈之间;反喻文化则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美国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查尔斯·赖克在1970年出版的《美国的返青》一书中认为美国传统的中产阶级观和美国政府倡导的价值观为“第一意识”和“第二意识”,而青年一代与父辈不同的意识则为 “第三意识”。[3]1998年国内专家周晓虹在《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中,站在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高度剖析传统教育者和教育者的文化地位,认为文化反哺的实质是“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文化影响的过程”[4]。

(二)网络时代下的文化反哺

正如米德所述:“整个世界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反叛归属于世界性社区的出现”[5],网络信息时代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单一世界性社区,成了当代文化反哺现象的重要推动力。青年因为精力旺盛、容易接受新事物等特点,取得了网络时代下文化传递的“反哺”功能。根据2015年1月颁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7.9%,10-39年龄段的网民占了78.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在职业结构构成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2.3%。[6]青年群体占据了网络信息时代的舞台,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进行自下而上的文化反哺,这些方式包括了:知识技能的反哺、交流方式的反哺、语言习惯的反哺等等。

二、“网络文化反哺”的双重影响

文化反哺作为文化逆向传承的方式,其自身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但是网络时代的青年“文化反哺”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对教育者、青年成长和他们两者间的代沟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下,青年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容易发生异化,网络环境下的隐形教育挤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一)“网络文化反哺”带来的机遇

1.促进了教育者观念的更新。青年工作者也是青年网络文化反哺的对象之一,在青年文化反哺的影响下,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要打破思维定势,如果按部就班、安于现状、墨守成规,那么网络时代的高校青年工作将举步维艰。在工作中,他们会接触新事物和新器皿,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尝试用青年人的思维来反思自己的工作,以此找到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2.塑造了敢于个性表达、充满自身能动性的青年。一方面,在网络时代文化反哺背景下,青年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价值判断和知识技能,利用好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个人的价值观,如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马云,腾讯公司CEO马云腾等。另一方面,网络提供的众多参政平台和监督平台,能够提高青年参政议政的自身能动性,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人翁意识。

3.加快弥合了上下两代的代沟。一方面,青年习得网络科技技术和专业知识后,潜移默化地将新事物新观点传输给年长一代。另一方面,父辈一旦认同文化反哺中青年人的观念价值和创新意识,在公共生活中更具话语权的父辈将使青年人使资源和权力倾向于青年人。文化反哺造就了青年人和父辈的双赢局面,青年人和父辈之间的代际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过去父辈作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者的形象会被打破,上下两代的代沟将会被弥合。

(二)“网络文化反哺”带来的挑战

1.青年思想和行为发生“扁平化”“焦虑化”和“世俗化”。其一,随着网络的发展,青年群体以不多思考的浅阅读为主,以“快读”“快图”等简单轻松的形式进行知识阅读,这样的阅读习惯导致青年群体接受到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的知识,青年做出的决定缺乏全局考虑,青年思想和行为呈现扁平化。其二,在信息超载的网络社会,青年产生“信息焦虑症”[7],但是不知如何将信息转换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三,网络社区的全民开放和匿名制度难以避免网络空间的无序争论。论坛、BBS等网络载体中论战和骂战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人生攻击和恶意谩骂,青年网民将世俗化的人性延伸到了网络虚拟空间。

2.青年思想意识形态异化,道德行为容易失范。一方面,在当今国际形式复杂的局势下,由于青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作为我国网民最大组成部分的青年群体更容易受到“西化”的影响,进而造成青年群体的思想意识脱离党组织。另一方面,传媒产业为了追寻利益最大化,忽略作为“把关人”的责任意识,造成良莠不齐、泛滥成灾的网络信息。青年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观念价值形成过程,缺乏对网络文化的筛选和鉴别能力,青年群体容易受到诸如超前消费、追求时尚、拜金主义、政治意识淡化等实惠主义影响。

3.网络环境下的隐形教育挤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弱化。与传统社会不一样,网络时期的青年深受网络的“隐形教育”[10]的影响,因此,相比枯燥乏味、正面灌输教育的家庭和学校教育而言,青年更加认同网络文化和媒体文化,家庭和学校教育作用逐渐被弱化。

三、 “网络文化反哺”视域下的青年工作创新

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反哺背景下,青年工作要从“知、行、技、能”四方面入手,在青年工作者的认知方面,青年工作者亟待创新意识观念;在青年工作的行动方面,青年工作亟待创建网站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在青年工作的方法技巧方面,青年工作要把握规律开展人格教育;在青年的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青年工作要着重于如何激发有序讨论,提高青年思维。

1.创新观念,树立网络意识,掌握网络方法技能

面对文化反哺带来的时代挑战,在继承青年工作传统方法和经验基础上,及时更新观念,树立网络意识,掌握网络方法技能。一方面,思想决定行为,意识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教育者只有站在思想高度上辩证看待文化反哺和互联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挑战和机遇,才能给青年工作提供一个崭新的起点,为主动融入网络时代、更新网络知识、更新网络技能打下坚定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青年工作者掌握网络方法技能也是文化反哺的表现之一,青年工作者在排除年龄和身份界限,向学生学习网络技能方法的同时,也在身临其境地体会文化反哺的现象,提高对文化反哺的感性认识。

2.创建网站,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大力弘扬主旋律

在信息文明时代,青年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网络开辟的新空间和新手段,用网络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料,在网络中创建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创造较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南开大学的觉悟网站就是成功的案例,觉悟网站的栏目及内容设置紧紧围绕学校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主题,形式上严肃不失活泼清新。在保证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的前提下,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提供网络条件,如该网站设置了让学生了解时事的《新闻之窗》、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理论学习》、服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工作》和《心理驿站》等栏目,营造出了直接、平等、亲切的育人氛围。

3. 把握规律,开展人格教育活动,实现青年工作的跨越性发展

网络时代下青年的道德状况堪忧,网络人格教育势在必行,对青年的人格教育活动离不开规律的把握和运用,青年工作者在要找出青年工作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点,采用符合青年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的规律的教育方法。第一,青年工作要把握视觉强化规律,摒弃灌输。思政网的艺术风格要符合青年网友的心理需求,避免呆板枯燥的艺术设计;在栏目设置及内容设置上,将人格教育内容融入贴近青年网友所关心的问题。第二,青年把握社会适应规律,关注青年的生活世界。社会适应规律是指对青年的人格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形式等都要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要做到以人为本,在设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时要紧紧围绕青年的生活世界,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探讨共同关心的话题。第三,青年工作要把握自我统一规律,重视青年的自主性。[11]教育者通过各种新颖有趣的活动方式,如开展辩论、开展文体活动等,激发青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社会要求转化为青年的内在动机,引导青年从品德认识到道德规范行为的转化。

4.激发有序讨论,尊重青年的平等话语权,提高青年思维

作为青年工作者,尊重青年的平等话语权是关键,激发青年有序讨论和思考能够摆脱青年思想行为上“扁平化”“迟钝化”“世俗化”的缺陷,提高青年思维的深刻性。网络辩论赛不但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又要求具有一定的网络适应能力和网络表达能力,向青年网民提出了深刻思维的能力要求。例如2001年东方网首届策划组织的“上海大学生APEC主题网络辩论邀请赛”,赛事在上海八所著名高校引起很大关注,近万名网友在网上投票点评。对于参赛者来说,这是一种主动有效的学习手段,而观众在观赏辩论双方的正反角度时激发深层思考,使网络辩论赛更具深远意义。(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参考文献:

[1]余启军.“文化反哺”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机理与路径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61-164.

[2]Margaret Meed.Culture and Commitment:A study of the Generation Gap[M].New York:John WILEY,1970:28.

[3][4]周晓虹.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界,1988(创刊号):22-26.

[4]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http://news.mydrivers.com/1/381/381898.htm

[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