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商科院校信息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5-05-30 01:26徐雪松陈荣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商科研究性课程体系

徐雪松 陈荣元

【摘 要】 本文针对地方商科院校在以经管类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下,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本质要求,对学生在信息类课程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实践进行有力探索,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商科院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地方商科院校;信息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一、引言

面向21世纪新时代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引入研究性教学的思想,并于2005年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2]。自此研究性教学成为全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之一。一些地方教学型大学在推进本科教育的根本性变化过程中,也逐步强调大学要给予学生提供广泛经验和能力,使毕业生具有特别的创造力。因此对于教学型地方商科院校探索如何有效实现研究型教育体系中的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创业平台以及实践教学手段的下移,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本科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之初步具备独立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些高校将研究性教育与本科教学相结合后,将有利于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本科教育的延伸和扩展,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特点[1-3]。本文针对地方商科院校在以经管类课程体系为核心的基础下,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本质要求,对学生信息类课程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改革进行有力探索,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商科院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二、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本质

目前教育界虽然未对研究性教学进行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人们普遍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引导式教学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技能为目标,鼓励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吸收和应用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5]。研究性教学主要是为适应学生素质培养需要而提出的,通过实践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素质教育方式。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1)以教师为指引,学生为主体,强调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推动教学进程。(2)以问题探索、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一体的培养目标。(3)以学生全面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知识基础获取,强调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研究意识、探究精神及创新实践能力。(4)以问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探索性目标,提供可操作实践条件,使学生在创设情境中探索学习,积累知识、形成和强化能力。

三、商科院校开展信息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具备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经济管理类复合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但在国内部分地方商科高校,由于肩负着培养以经济管理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任务,突出专业技能学习和就业导向,忽视了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獨立研究和实践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不足。具体说来,现阶段我国地方商科院校在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方面由于地方商科院校的课程主体和办学宗旨以商科为特色,在教学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式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即使一些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和信息类课程,但在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上还缺乏科学性。比如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所设置公共课的课时总量较小,与专业课的联系不够紧密,给学生的感觉是上公共课就是为了拿学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经验,课程数量多而繁杂,而且基础核心课程不明晰,主干课程设置不规范。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联性不够,难以形成优化组合效应。导致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类专业教学组织模式已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如何将电子教学资源、科研平台、实验室以及企业实践教学资源等有机整合,形成现代化、数字化的立体式教学体系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地方商科院校信息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探索

以信息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已逐步来临,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优势互补成为一种趋势,在商科院校中生存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这点,重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创新上的应用,加强信息类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从整体上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改变原有的金字塔式课程知识结构,构建梯形式研究性课程知识结构。适量减少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适量增加专业方向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比重,突出信息类专业化特点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构筑“通识+核心+拓展”的研究性课程体系,建立“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特色”的培养模式,改革基础课设置,增设特色主干课程,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组建系统化,交叉性,综合性的课程群。

2)加强研究性实践教学环节创新

理顺实践教学环节间的逻辑关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将实践教学分为课程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研究创新环节。以实践教学方案作为落实教学计划的基础和依据。根据信息类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完成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课程教学实习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在实验室不能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建设综合性实验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实验网络平台,一方面使信息类课程所有实践性环节的目标、内容等都能对所有教师和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基于同一个平台开展实验;另一方面让学生走进宽松的实验环境,通过实验进一步地巩固和理解课堂上重点讲授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规范教学研讨与丰富第二课堂

定期开展的立体化教研活动,依托教研室从三个层面进行教研活动,相互交流最新信息,探讨学习心得,商讨教学方法。其中教研室层面:特定主题,特定主持人的教学研讨会。年级层面:针对不同年级特点和需求,研讨教学重点,划分教学模块,尝试方法改革。课程层面:同类课程的教师探讨最佳教法和途径,如何发动学生积极性等,积极探索各种考试改革的途径。积极开展全方位性、多层次性和交互性等特色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教研室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一套科学的、全方位综合提高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系统。如包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业计划大赛、百篇论文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程序设计与系统开发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企业横向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从而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和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和能力。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从社会承接项目,指导学生完整地进行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教师以自己的科研课题促教学,以课题、项目指导学生参与研究;教师设计一些教学项目、案例,使学生承担部分角色,专业教师负责不同的环节,与学生(单位)的相互分工配合,共同受益。

4)系统建立研究性教学管理体系

建立明确的专业建设责任人和以教学为主的核心专业师资队伍。形成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健全的专业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比如:课程负责制;集体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等。对大学生研究性学术项目,明确领导、管理层次与职责,明确对学生综合训练、选题审题、指导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工作和成绩评定等环节的要求,对研究质量起到了制度保证作用。

五、成功經验及总结

结合商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及信息类课程教学的特色,以信息管理专业为例,引入研究性教学并积极改革、大胆尝试,形成了多途径、多手段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机制,并形成了一些特色和优势。

一是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分为专业课程实践、社会实践、各类比赛、科研与开发等四大部分,包括10多个主要环节。

二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能带领学生共同亲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实现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学科知识结构,要求教师通晓整个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并在某一或多项环节具有专长,具备“双师”素质,实现师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将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多有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和社会实践,实现科研促进教学。并充分利用智能信息处理综合实验室的宽松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建立项目和课题,也可以选择教师从企业获得的横向课题。

四是系统地设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据此制定大学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人生目标,达到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五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各种实践活中,实施学生实践活动小组、项目组等多种团队构建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善于发挥他人的才能,善于取得他人的支持、合作和尊重,形成团队的力量,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极大地增强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R]2005-01-15

[2]刘伟忠.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27-32

[3]何涌,黄力,覃炳庆.军事院校本科教育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18-20

[4]陈小鸿.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内涵、评价与管理[J].高教与经济,2008,(3):7-11

[5]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25-28

[6]赵锋.基于研究性教学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28(6):143-149

[7]郭明,张金凤,廖中武.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6):34-38

猜你喜欢
商科研究性课程体系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商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