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研究

2015-05-30 00:53倪再
2015年17期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

作者简介:倪再(1990.03-),女,汉,湖南,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产业经济学。

摘要: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面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放缓的趋势,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国高技术产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表明,协同创新是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实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整合与流动,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协同创新;复合系统;高技术产业

前言

战略管理鼻祖Igor Ansoff指出,协同是指企业通过识别自身资源与机遇的匹配关系来获得新的突破和收益。协同主体通过多功能整合,目标驱动利益,从而促进各个子系统间良性互动、合作共赢;消除或降低在非协同导致的损失,减少或避免内耗和资源重复浪费,提高相关要素和相关系统在协同创新中的耦合度而产生协同和互补效应。

协同创新是将协同理论和协同思想应用于创新领域的成果。Jesús Galende认为创新的技术资源并没有在各个创新主体之间有效分配,而协同创新通过整合资源以及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

一、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

按照实现路径,协同创新包括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

内部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内部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贾生华等人指出协同是指组织、制度、战略以及市场等要素的协同。陈劲和王飞瑞认为基于协同学的序参量是市场和技术协同的内在激励。董晓宏等人借鉴反应模型思想构建了企业多要素协同创新模式。白俊红等人则基于协同学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企业内部创新协同机制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组织、文化、制度以及技术等5个因素的协同对企业的绩效影响非常显著。

外部协同创新是指创新价值链不同环节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已有文献对协同创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外部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模式、绩效等展开研究。

Pekkarinen 和 Harmaakorpi认为协同网络包括其上下游相关产业以及同业竞争者,还包括高校、科技中介以及科研机构等。Luis Miottia和Frédérique Sachwald则认为企业协同创新的对象包括供应商、顾客、竞争者、科研机构以及外国企业。唐艳丽等人将科技中介作为企业与政府、金融、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纽带引入到协同创新。我国学者范太胜(2010)进一步将政府和金融机构纳入协同创新网络考虑范围,认为协同创新是一种多方共同支撑形成的创新网络,政府给予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支持,科技中介能为为协同创新主体提供信息服务,金融机构能为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支持。有学者基于用户能力不断提高的现实,对与用户的创新协同进行了研究。比如,Christoph Hienerth认为客户创新具有明确的动机,有利于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二、协同创新绩效

在协同创新绩效研究方面,谢学梅等人基于长三角16个城市427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协同机制对协同绩效的调节作用。Belderbos等认为,与竞争者及供应商的协同创新往往是渐进式,而与高校和竞争者的协同创新更多的是根本性,更有利于提高协同创新绩效。Jie Wu的研究则表明,与竞争者之间的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U性关系。Dries Faems等人(2005)采用Tobit分析法对比利时221家制造企业的协同创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跨组织的协同创新能够有效提高创新绩效。Hoang 和Rothaermel对制药企业与生物工程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绩效的实证检验表明,协同能够提高创新绩效,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存在边际递减效用。Nieto和Santamar a(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供应商、顾客以及研究组织的合作能够对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与竞争者的协同创新则产生负面影响。解学梅研究表明,企业、中介、研究组织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正向效应,政府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着显著的间接效应。Tingru Cui等人通过构建模型研究信息技术的广度和深度对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协同创新的深入。Muhammad Fiaz等人则对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进行了研究。

三、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在不同系统的协同关系研究中,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是应用于协同度测度的主要模型。汪良兵等人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分为创新环境、技术研发、技术吸收、创新产出四个子系统,采用我国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各行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及子系统有序度进行测度。刘志迎和谭敏从技术转移的视角出发,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我国创新活动中技术纵向转移过程之间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我国技术转移系统的协同度不高,且波动幅度较大。王宏起和徐玉莲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子系统研究模式,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子系统和科技金融子系统的协同度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我国科技金融子系统有序度波动幅度较大,科技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大体呈整体上升趋势。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效率评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大量文献采用参数方法或者非参数方法对产业或行业、区域创新系统或者国家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相对成熟。但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从研究视角来说,微观和宏观视角较多,中观视角较少;从中观视角展开研究的文献大多以地区作为划分决策单元的区分标准,而较少从协同创新系统这一中观角度展开;(2)大多数协同创新研究是从系统内要素的协同角度来展开,较少深入研究协同创新系统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度以及协同度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3)对于协同创新的过程、机理等协同机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Srivastava M K, Gnyawali D R. When do relational resources matter Leveraging portfolio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for breakthrough innov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54(4):797-810.

[2]Stephen Roper,Priit Vahter, James H.Love. Externalities of openness in innovation [J]. Research Policy,2013,42(9):1544-1554.

[3]Hao-Chen Huang,etc.. Overcoming organizational inertia to strengthe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 open innovation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2012:977-1002.

猜你喜欢
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优化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基于DEA模型的东北三省国有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分析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系统集成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