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心理疲劳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2015-05-30 10:48孟欣
求知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运动员

孟欣

摘 要:疲劳是一种主观的不适感觉,并在客观上会使其失去完成原来所从事的正常活动的工作能力,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现今运动员心理疲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运动心理疲劳产生的诱因是多方面的,调节运动员心理问题应考虑综合因素。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疲劳;文献资料

一、心理疲劳的概念

疲劳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法国学者认为疲劳是人体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是对人体的一种防御性机制反射。Joseph认为,疲劳是机体倦怠的表现,精力不能支撑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精疲力竭的感觉。前苏联大百科全书将疲劳定义为人或动物因活动而产生暂时性机能降低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性变化。日本工业心理学手册也做了类似的定义,人体在外在负荷的作用下长期处于负荷状态,或由于内环境的变化导致情绪下降以及劳动效率下降,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从而产生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

虽然各国学者对于心理疲劳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都具备以下几个要素。首先是应激源,无论哪种形式的定义都肯定了应激源对心理疲劳的作用。其次是人的主观意识,都认为是人的主观意识不能承受某种应激后才产生的心理疲劳。最后是对于心理疲劳的评价标准,都认为心理疲劳会对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二、研究现状

1.影响因素

引起心理疲劳的原因很多,诸如优柔寡断、思虑过度、情绪不良、内心矛盾、心烦意乱以及随着生理疲劳而产生的紧张感、倦怠感、厌烦感,尤其是对工作不感兴趣,或因挫折引起的精神抑郁等。

章剑和(2005)针对中学生提出,对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的担忧、教师家长期望过高、学习科目多任务重,是造成学生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付祖勇(2004)认为,影响员工心理疲劳的因素有心理负荷情境、工作态度和动机、期望、情绪因素、精神负重。

2.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

张连成等(2010)认为,运动员心理疲劳各维度与参与倾向以及内部动机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运动员越是无动机,越容易产生心理疲劳,而且回避倾向越明显。孙国晓(2013)通过对柔道运动员冬训前后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自我决定动机对心理疲劳具有纵向预测作用。周喜华(2012)在某省运会前对部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显示,赛前心境量表可以作为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有效工具。

3.运动员心理疲劳与应激的关系

郭玉江(2009)认为,应激与运动心理疲劳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应激越大,运动心理疲劳的程度就越严重。

4.运动员自身感觉与疲劳的关系

崔浩澜(2008)等认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其对训练比赛的满意感、运动员的自尊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另外成就感与内控性存在显著负相关。王翠萍(2011)认为,体育院校运动员完美主义心理与运动心理疲劳有显著正相关,降低运动员对自我的完美主义要求,有利于减轻运动员的运动心理疲劳。

5.运动员心理疲劳与注意的关系

蒋长好(2013)等认为,心理疲劳对注意的整体和局部加工有着不同的影响和神经联系,对射击运动员特定干预措施具有启发意义。

林岭在其博士论文中将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因素归纳为两个部分:一是运动员的内部因素,即心理动力性因素,主要有个人人格因素、认知性因素、动机性因素、心理预期性因素、社会交往情绪性因素等;另一个是外部因素,即行为方式和行为环境性因素,主要有训练性因素、管理性因素、缺乏社会支持等。

三、注意事项

笔者认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是对应着心理疲劳概念而产生的,外界刺激与对运动员的影响虽然成正相关,但主要因素还在于运动员自身的心理调节,比赛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在合理安排训练的基础上,应对比赛时保持正常的心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翠珍.慢性疲劳综合症发病因素、证候规律以及疲劳特征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

[2]章剑和.别忽视心理疲劳对高考的负面影响[N].辽宁日报,2005-04-13.

[3]付祖勇.关注心理疲劳[J].兵团工运,2004(09).

[4]林 岭.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概念模型、多维检测、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5]孙国晓,张力为.自我决定动机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横向与纵向研究的证据[J].体育科学,2013,33(07).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男女运动员各有几名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少了几号运动员
信息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管理与建设研究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