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爵
摘 要:山地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解决区内的山地与水源两大自然要素的问题,在这一生态本底进行空间布局是下一步的城市开发问题,山地城市的生态要素、环境与模式实际上相当于共生理论中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与共生模式,共生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相似性,用以解释山地城市开发具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共生理论运用到山地城市的建设上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珠三角山地城市的开发模式得以持续发展,全赖于共生模式的发展以及共生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山地城市;共生;粤桂合作区
1 文献综述
1879年,原始的共生概念是由来自德国的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提出的,最初的共生概念是指不同物种由于种物质而产生联系并且共同享受资源而生活在一起。黑川纪章(2009)是日本著名的建筑规划大师,他首次提出将共生思想运用到城市规划领域内,并依据共生理论所倡导的共生思想进行城市规划的实践,他随后进一步认为新时代的共生城市是功能的混合存在与使用,将会形成比以往城市功能更复杂的新功能组合,空间功能秩序的共生包括多种类型,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内与外部的共生、整体与部分的共生、过去与未来的共生、不同文化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生等不同的共生关系(黑川纪章,2009)。
共生的概念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共生是在对立与紧张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一种赋有和创造性的新合作的关系;第二,共生关系是一种关于新的可能的关系的一种探索;第三,在相互对立的环境下,共生关系可以通过理解化解对立关系;第四,共生关系在尊重利益主体的立场的基础之上,并且不断拓展各自的共享范围;第五,共生关系应该强调系统中的高水平关系;第六,共生并不等于平时所说的调和、共存与妥协,在形成共生关系的个体中,会通过缓冲得到协调,而不是消极的寻求各自的共同点(袁纯清,2008)。
2 拓展区的发展背景与现状特征
拓展区位于粤桂合作特别实验区东南部,封开县平凤镇,东临西江黄金水道,西距广昆高速公路约6公里,是封开连接珠三角核心区的第一站;北距封开县城、粤桂实验区主体区和梧州市区分别约为15、28、20公里;南邻郁南县城,距离郁南县城约7公里。拓展区至主体区一带为高山丘陵地区,山势呈中部偏西向南北和中部下降趋势,山体最高处高程超过500米。规划区东北部和南部均为高山,最高点位于东北部的文笔顶,高程为240米。山体被蟠龙河及从南北两侧延伸至蟠龙河的冲沟划分为多条山体余脉,位于规划南部的蟠龙河河谷沿线为高程最低地带。西江从规划区东部穿过,蟠龙河从规划南部呈东西向穿过,为二类水体,沿山体之间的冲沟形成多条南北走向的排水通道,大部分汇聚到蟠龙河。沿蟠龙河周边分布多处水库山塘,其中重要的蓄洪作用。
3 试验区开发模式的共生单元与共生模式构建
3.1 共生单元
3.1.1 水体
在山地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构建水安全格局首先要安排在低冲击理念指导下的排水体系保护。低冲击开发是关于城市暴雨管理领域中一个较为崭新的概念。其基本目标是使开发区域尽量不改变自然状态并最好接近开发前的水文情况,让原有自然环境的地表径流模式尽可能少地被影响,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山地城市建设要求制定合理的水网保护策略,将区域周边接近一半的山洪汇入本区,通过蟠龙河进入西江,未来开发应尽可能保留现有的水文格局,避免对地表径流系统的过多干预,保障区内水安全。
在山地城市建设中,应当注重水体缓冲区的保护。山地规划中应在蟠龙河与西江交汇处设置防洪闸,当西江水位达到13米高时将水闸关闭,区内河谷、冲沟、山塘水库等成为区内和总要的纳洪区和滞洪区。另外,在山地规划时候,应注意规划区内的水安全保护,设置水安全保护策略,也就是说,应当尽可能保留蟠龙河两侧和河谷地带,严格控制两侧山体延伸至蟠龙河的冲沟范围内的开发活动,由于山洪会导致山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所以,应当重视山体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防洪方面的要求,根据国家防洪法的有关规定,对城市山体的保护应重视防洪的要求,保持其作为滞洪区的作用。同时结合现状乡镇建成区情况,规划设置一定的防护设施。
3.1.2 山体
山体自然要素是山地城市规划重要的共生单元,对于共生单元应当给予充分的保护,在开发利用中注重山体要素在山地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
山地城市规划首要手法應当保护连片山体,在拓展区分布的山体布局如下:在中南北两侧为高山,在中部为丘陵地带,在南部为河谷,鉴于山体安全格局,在规划中先保留中部的山体,由于中部山体海拔高度高,一方面对城市防洪等具有天然屏风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山体高度高,不适宜进行城市建设、随后规划应当保护东部的山体,理由与中部类似、规划最先开发的应当时的南部山体,通过对山体格局的分析,可以看到,这种分布特色的山地格局是作为山地城市规划构建山体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基础。
山体要素与水要素是山地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两大共生单元,山水安全格局构筑了共生理论下的山水共生模式。在拓展区的例子中,重点保护规划区东北部不沿西江山体、保护中部和南部山体,构建山体安全生态格局是山地城市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在具体操作中,应首要保护蟠龙河河谷地带大部分用地以及延伸至南部两侧山体的冲沟地带,保持现状的水网系统,形成接近自然的水文环境,保障水安全。其次,应当以蟠龙河为依托,对周边孤立、零散的山体进行台地式开发,建设用地形成组团式空间格局。
3.1.3 村庄
组团式的村庄是山地城市最基本的生活载体,同时也是公共服务设施最密集的地方,在经济尚未起步的时候,村庄发展以改善与整治环境为主要对策,具体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市政设施的改善等手段,逐步提高村庄居民生活的水平。村庄还包括对其宗族文化的维持与传承,切实落实村民的诉求,从山地城市的整体规划出发,为居民提供致富的途径,例如在村庄设置旅游点,经济增长极,突出村庄在经济环境中的比较优势等。
3.2 山水共生模式分析
在山地城市规划的空间结构的构建方面,应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布置空间格局。规划方案依托蟠龙河生态廊道,保留贯穿南部的绿化廊道,形成“一带、多廊道、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指蟠龙河生态廊道,生态廊道将串联生活、服务、生产等多个有特色的功能组团,在城市建设中,将采取重点保护与适度利用的策略,并且应最大限度地保留蟠龙河水网系统的自然状态,在保护生态格局的前提下,保留河道周边的缓冲区,出于生态的考虑,本规划将高速公路连接线以东南端建设为湿地公园,同时,围绕湿地公园,在河道以东建设滨水服务区。
多廊道:保留山体之间的冲沟,冲沟用来作为各组团隔离带及水体缓冲区,形成沟通南北的生态廊道。
多组团:沿蟠龙河两岸及西江西岸形成七个功能组团,包括三个工业组团、两个仓储物流组团、两个商住组团及一个生产服务组团。
3.3 试验区开发模式的共生环境
3.3.1 经济层面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市场的经济力量影响着山地城市的开发,不仅仅决定了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更是影响空间上经济要素的集聚效应与人口空间集聚模式,这就产生了城市规划学科的空间布局内容与空间布局前提,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知道,不同阶段的城市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的各要素发展会有所不一样,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要素对山地城市的驱动力比较大,接下来,在城市的形成阶段各种经济要素的扩散是山地城市开发的主要动力,最后在城市成熟阶段,经济要素的扩散是其主要的动力,正是因为这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动力,从而形成不同的山地城市等级,国家级大城市-地区级城市以及地方城市所形成的合理分工体系,将城市内各种要素仅仅联系在一起,使城市内部具有分工合理、协调有序的城市梯度,将各种城市的分工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山地城市体系构成合理的产业发展体系、技术扩散体系以及市场组合体系和功能分布体系,山地城市开发也属于城市开发的类别之一,因此市场机制是城市开发空间的主要動力与机制保障,在空间层面的落实还需要市场机制的保障与推动,方能成功塑造山地城市的空间。
3.3.2 政策层面
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角色——政府负责从经济建设中获取税收,然后用于投资城市,是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主要部分,所以在城市里面政府对于山地城市规划的空间塑造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城市建设的各种城市经营性活动中,地方政府实际上是土地的经营者,对于山地城市规划起到了引导性行为以及强化性行为两种,第一,政府的两种行为可以被定义为:政府引导性行为是通过政府制定政策并且建立城市建设活动的各种保障机制和相关政策,比如人才培养机制、基础设施维护机制等来改变山地城市落后的投资环境,从而提高经济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城市的发展,政府的强制性行为是指通过行政手段来建立城市行政区划并且参与城市建设,而政府主体的引导性行为主要包括所有的城市政府主体,实施手段主要包括山地城市的城市规划,并且包括官方性质的机构,实施的手段都是强制性行为要素。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其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对山地城市的经营同样需要政府的干预行为,才可以有效阻碍破坏城市生态的行为。山地城市的开发需要城市引导性行为与强化性行为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一方面从政策制订的层面管理与控制城市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多种管理模式,调动城市中民间、工会等城市主体力量用以山地城市的开发。
从具体管理与实践出发,落实相关政策,从实际经验反馈去修改具体政策细节,从实际出发,保障山地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
3.3.3 人文层面
从现代经济学理论可以看到,凯恩斯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里需要政府的干预,人的要素作用甚强,否则造成市场的失灵,而失灵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因为山地城市市场具有其外部性,而与之相反政府之所以失灵是因为政府的内部性,要保障山地城市的城市开发必须进行理性经纪人与上层管理人的合作,在经济学理论里的传统解释也适用于山地城市开发中,尽管经济要素可以在城市之间合理有序地进行流动,但是如果没有政府行政经济等体系的支撑,没有管理人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山地城市开发便会受到极大的制约,特别是在城市扩展过程中交通干线的触角式增长的形势下,只有政府和市场进行配合,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才能同步发挥作用,减少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促进城市规模和体系的合理化,用于合理安排城市政府的各项职能。除此以外,人居安全要素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保护城市生命线,保障山地城市的地质安全,提高抗灾能力,科学引导山地城市布局,提高山地城市的防洪能力,保障城市的总体安全。
4 结束语
共生理论在珠江三角洲山地城市规划方面的运用,先构筑共生理论的研究框架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通过对共生理论的综述与剖析,分析现状所存在的共生环境要素,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以及共生模式三种,共生单元是基本要素,基本要素生活在共生环境中,使得共生单元得以存活并相互之间发生联系,通过不同类型的联系从而形成了共生单元特殊的共生模式。其次,将实证与理论相结合,透过对山地城市规划中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以及共生模式的分析得出珠三角山地城市开发的规律,将规划手法、规划方案与共生理论结合,从而得出共生的模式。最后,从机制保障入手,从共生环境的视角进行分析,确保珠江三角洲山地城市的开发模式得以切实落实到空间,得以开展与实施,使其具有普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