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悠
漫长的过程
2013年9月,比利时首相在大连达沃斯论坛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面时,就传出希望租借中国大熊猫的消息,2014年2月,比利时一家动物园就迎来了大熊猫“星徽”和“好好”。这一次,比利时人等了不到半年,是中国外租大熊猫流程最快的一次。
在官方文件中,没有“租借”这个词,准确说法是“开展大熊猫繁育国际科研合作交流”。一般情况下,大熊猫都是成对出国,而‘租借费”,其实是外方向中国的繁育基地支付的科研费用。
多数情况下,租借大熊猫都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这件事需要多个部委联合办公。《瞭望东方周刊》引用大熊猫基地科研人员的话说,租借大熊猫必须经过住建部、国家林业局、外交部三个部委会签,同时要有分管副总理或总理的签字。有些国家的申请已经提交七八年还没批准,也很正常。为什么由住建部和林业局来审批呢?因为动物园归住建部管,而野外和保护区的大熊猫则属国家林业局管理。
待相关机构审批后,这两个部门主管的中国动物园协会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将负责跟进。他们的大熊猫在来源上有区别,前者的大熊猫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个别国内动物园,而后者的均来自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林业系统人士介绍说,即使进入操作阶段,离大熊猫踏上旅途,往往还得等一年以上,因為必须建造或者改建专门的熊猫馆。比如馆内要有一定坡度,还要在高处设置人行设施。熊猫发情期很短,这些设计会方便熊猫自主交配,也方便人工介入熊猫的交配过程。
“国籍”不变
大熊猫科研合作协议期限通常为十年,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国家按时归还,都申请了延期。合作期间,外方每年要为每对熊猫向中方支付100万美元的费用,并为大熊猫购买保险。也有“打折”的时候,2008年美国圣迭戈动物园为两只大熊猫的旅居时间延期,费用就降到了50万美元。
《南方周末》报道说,这笔租借费一般由国家林业局负责分配,其中60%用于野生大熊猫保护,40%用于人工环境下的大熊猫科研。经费是否专款专用,外方也有权监督。上述媒体引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的话称,由于租借费用的增加和国家的不断投入,截至2011年,中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已由13个扩大到64个。
此前,中国大熊猫曾被当作国礼赠送,“国籍”会变更。现在改为租借,“国籍”就不会变了。
所以目前全球近50只海外大熊猫中,除了两只墨西哥的大熊猫属于之前赠送大熊猫的后代,其他均归中国所有。它们的毛发、血液样本属于中国,生下的大熊猫幼崽需要在两岁左右送回,如果意外死亡,尸体也要被运回中国。
(摘自《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