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治文
摘 要: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本文试图从笔者所在院系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视角,从政策背景、必然性等方面对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社会力量;办学参与;基地建设;研究
一、相关政策背景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2014年6月16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印发。两个文件都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精密对接。同时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工学结合理念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保障学习者的实习实训需求。
在地方层面,2015年1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发布,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
不难看出,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力推手,同时也能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办学参与的必然性
1.双方的责任
社会力量群体广泛,不但涵盖通常意义的企业,还包含了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企业虽是追求经济利润而生的典型 “经济人”,但在其发展各阶段中,几乎都有企业培训的影子,即职业教育责任,最典型的是对员工的入职培训、提升培训、引进新技术或新设备进行的培训及转岗培训,这也是我们国家所强调的企业社会责任之一。政府事业单位设置有保障、维护公共利益的考量,给予职业教育发展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其职责所在。社会组织与个人也有尊师重教、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等责任。
就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而言,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设立是以对受教育者传授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以及技能为宗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其肩负职业教育责任是题中之义。
2.双方的需要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包含生存、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需要。社会力量各方也有需要,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需要可划分在较高层次的需要中。社会力量各方主体是由人在参与活动,一个人的知识、技能、素质等不会先天具备,而是后天习得。企业的发展壮大、政府事业单位的高效运作、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我实现等都有职业教育的需要,那么它们参与到职业院校办学中,不失为一种理论与现实的必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等问题。为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通过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实践,借用对方资金、观念、场所等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这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紧迫需要。
三、从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视角剖析
当下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实践方式有很多,如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成立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竞相出现。
以笔者所在院系建设的曲江团委(韶关)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为例,通过“校企共建”的形式,以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载体,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互为基地、相互支撑”方式,培养学生“岗位认知能力、核心岗位能力、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实现高职学生从课堂到社会岗位的无缝对接。笔者认为,此类做法不失为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更为容易实现效果的实践模式。具体如下:
1.见习参观
通过组织大一新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见习,增强其对自身专业及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培养专业基础认知能力,了解自身专业的社会需求现状、用人单位岗位设置、对应岗位的技能需要等情况,学生回校后可对自身进行针对性的加强学习及技能提高。
2.顶岗实习
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时,笔者所在院系会派出学生到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时间通常为一个月,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到相关单位的对应岗位进行轮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每天像工作人员一样正常上下班,充分感受到实际工作的真实 性;实践岗位能提供成套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实践过程的工作安排也非常丰富;实践基地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及管理体制规范顶岗实习行为;将对方业务精英连同学院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一起组建成一支优秀的实践指导团队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
3.课程实训
强化教学、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作为某些专业课程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将课堂模拟的项目进行实战验证,强化专业岗位能力、专业综合能力。
4.师资队伍培养
落实教师企业实践,以教师到实践基地挂职锻炼的形式,提高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可为实践基地工作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升华培训。
5.科研课题合作
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专业教师带队承担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管理改进方面的课题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改进建议等成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实践基地建设。
6.“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邀请实践基地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为学生开办讲座,使学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同时可为实践基地提供稳定、高素质的活动执行人员,保障各种社团活动临时性人才供给,为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提供相应服务,促成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局面。
四、结论
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离不开校企深度的合作,特别是双方在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需要深度融合,不能是一方“闭门造车”。社会力量参与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有其优势,同样也会有容易暴露的问题。例如,教师去实践基地培训、挂职等,不能停留在表面,应有相应补贴及考核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学生参与校外实践基地见习不能与教学培养计划相冲突,临时性事务的帮办不能与课堂授课相冲突;对学生的实习课程内容,不能是简单、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安排等。因此笔者认为,采用将教学评价引入企业化标准、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对校外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及评价体系进行全过程监督管控等手段,方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聂 伟.责任前置: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基于订单培养的案例分析[J].职教论坛,2014(22).
[2](日)宫地诚哉,仓内史郎.职业教育[M].河北大学日本研究室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3]王 梅,万 婷,等.管理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4]周永莲,张方林.校企深度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5(02).
[5]吴祝平.从校企合作走向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不可叶公好龙[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6]王 琳.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探索——以山东英才学院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1).
(作者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