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著一字 尽得风流

2015-05-30 10:48张建军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瘦马红杏蝶舞

张建军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过,写作时有时只有这么一个动词、形容词最能充分表情达意,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找到这样一个动词、形容词。在表达上,这些词的确有以一当十的表达效果,只有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到作家精准的练字功夫。请看名篇中的几例:

1、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孔尚任《哀江南》)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两句中,“残军”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战马因何而瘦?一是因为战火连绵,马不停蹄,疲惫至极;二是因为“村郭萧条”,大地荒芜,马无野草。战马饥累交加,岂有不“瘦”之理。一个“瘦”字就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及其后果,饥瘦的战马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呢?必然是“残军留废垒”。不难想到,以草为生的“马”尚且“瘦”,更何况以粮为生的“人”呢,寸草不生,何以生麦,“瘦”马后面我们看见的一定是如柴的“瘦”人,一个“瘦”字就写出了战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凄凉景象。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久被传诵的名句。作者因为写了这首词,被当时人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晓寒轻”写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绿杨”映衬“红杏”,美艳多姿。而“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词中点睛之笔,其中“闹”字作用有三:一是给人强烈的声音形象,蜂围蝶舞才会“闹”,蜂蝶众多才能“闹”,蜂鸣蝶喧,给人音乐般的听觉享受。二是给人浓烈的嗅觉享受,“闹”暗写红杏香味的浓郁,众多的蜂蝶闻香而来,热“闹”非凡,一切景象因香而起,因香而“闹”。三是给人美丽的视觉享受,“春意闹”不是“一花独放”,而是“万紫千红”,红杏复苏,杏花盛开,蜂围蝶舞,又给人以动态的美感。一个“闹”字就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有声,有味,有色,是盛开在词中的一朵奇葩。难怪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过去有人认为,“闹字极粗极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清 李渔《窥词管见》)。笔者认为,反对诗词中使用民间的口语是不对的,把它贬为“极粗极俗”,是封建文人的偏见。

3、 (林冲)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下得正紧。(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这里写雪只一个字“紧”,这个字历来为人称道,因为它极准确生动地写出了雪势之大。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每到一处都评曰“妙绝”,到底妙在何处,还需我们细细品味。

首先,风雪的设置为下文铺垫了一个很好的背景,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深入。风雪之日,天气恶劣,也是恶人猖獗之时,风雪掩盖之下,阴谋活动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正因为风雪天寒,才有林冲出门沽酒买肉,草屋倒塌,借宿山庙,使林冲得以远离火海,逃得一命,使恶人精心策划的阴谋未能得逞,构思可谓精巧缜密。

其次,风雪还为全文增添了独特的氛围。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来,尤其是作者用“紧”字来修饰雪,真可谓是独一无二,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下得正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使人读了如临其境,在平静的外表下,大雪纷飞之中感到气氛和情势的紧张,此时,高衙内的“催命符”更急了,敌人的追杀行动更“紧”了,英雄大难临头却不自知,如何能不使我们替他捏把汗呢?另外,雪的出现还增强了英雄的悲剧处境,更加衬托出英雄无路、多灾多难的困窘。有了雪的点缀,故事更显得动人了。

经典名著中有许多这样练字的妙处,仔细玩味,余韵无穷,美不胜收。

猜你喜欢
瘦马红杏蝶舞
蝶舞
野花
林启泉作品
和合圆满蝶舞
丰园红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远眺
忆春
忆春
红杏枝头春意闹
马致远:听他端坐瘦马自吟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