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水系智慧化管理规划研究

2015-05-30 08:14白秦涛
中国新通信 2015年19期
关键词:智慧化规划管理

白秦涛

【摘要】 以“感知、互联、智能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决策是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对关中水系进行智慧化管理的规划工作。通过水利信息采集设施建设、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及水利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构建防汛抗旱调度、数字渭河、水资源管理、综合会商、电子政务及水利信息公众服务体系,建立可靠的管理保障体系,最终实现“水系管理数字化”与“决策支持自动化”。

【关键词】 关中水系 智慧化 规划 管理

一、引言

关中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是关天经济区的重点区域、丝绸之路经济起点,西部大开发确定的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肩负着带动陕西、引领西部发展的重任。区域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然而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繁、水生态环境脆弱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新时期,党和国家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陕西省也提出 “要用与发展相适应的眼光对关中地区的水系进行规划”,通过关中水系规划,完善防洪安保、供水安全、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体系,重塑水景观水文化体系,再塑“八百里秦川”辉煌,有力带动“水润陕西、水兴陕西、水美陕西”步伐。以“感知、互联、智能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决策是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在进行关中水系规划的同时,把握好现实可行性与发展前瞻性的关系,同期进行智慧化管理的规划工作。

二、管理目标

规划遵循“统一规划、各负其责;需求牵引、应用主导;平台公用、资源共享;急用先建、务求实效;安全优先、适度前瞻”的原则,以统一的技术标准、运行环境、安全保障、数据中心和内外门户为指导,构建服务于人水和谐的关中水系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与保障体系、水生态系统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测体系,全面提升关中水系行政管理水平和自身发展能力,实现“水系管理数字化”与“决策支持智能化”。

三、总体架构

规划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加强水利信息采集设施建设,形成连接省、市、县各级的关中水系信息通信網络,切实提高工情、水情、雨情、旱情、灾情、地下水、水质、渔业、水保生态、水利工程、移民管理、水利政务管理等基础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满足水利业务应用需要。

加快数据交换云平台建设,建设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关中水系数据中心,构建科学、合理、先进、开放的关中水系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统一的业务应用服务平台,进一步开展和完善防汛抗旱调度决策体系、数字渭河工程、水资源管理信息体系、会商体系、水系政务管理体系等应用系统建设。

建立可靠的智慧化管理保障体系,包括建设符合要求的实体运行环境、建立可靠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及安全体系、加强组织建设和运行管理、确立与水利行政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管理法律法规或办法、建设管理人才队伍等。关中水系智慧化管理体系总体架构见图1。

四、建设内容

4.1基础架构建设

1)采集监控体系。通过对关中水系需要采集及监控的水情、旱情、水质、地下水、水保、视频等监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已建、在建重点水利工程运行及监控信息的完善与整合,形成实时、准确、高效的信息采集监控体系。

2)信息通信网络。通过新建通信链路及与已建水利通信链路融合,形成连接省、市、县各级的关中水系信息通信网络,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交换、视频信息传输和语音通信等服务。

3)数据资源中心。完善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实现传统数据中心向智慧水利数据中心转变,构建关中水系私有云平台。数据资源中心由省数据中心、渭河流域沿线各市数据分中心的相关基础信息库、模型组件库等数据库共同构成,在关中水系信息汇集、存储、备份、处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数据中心及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满足业务应用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

4)应用服务平台。建设统一的应用服务平台,连接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以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技术为核心,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和业务应用的互连互通,为业务应用的功能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多种服务及运行环境,是实现业务应用之间、业务应用与其他平台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传输、共享的核心。

4.2业务应用建设

4.2.1关中水系综合决策服务平台

1.防汛抗旱调度决策体系。以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和工作方式,实现对关中水系防汛减灾从降雨预报、洪水预报、工程调度、洪水演进、抢险救灾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化、标准化、智慧化管理,充分考虑与引汉济渭、东庄水库等省重点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与陕西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统一规划建设。2.数字渭河工程。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数字模拟等手段,建成覆盖渭河流域防洪地区的三维可视化数字防洪风险分析和错峰调度系统,建立渭河洪水预报、洪水演进、模拟仿真、灾害评估模型,实现水雨情动态监视、洪水淹没虚拟再现、洪水演进模拟仿真、工程险情动态分析、洪水灾害评估决策、防洪预案科学选比、防汛调度科学管理,进一步增强防汛决策、调度指挥的支持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3.水资源管理信息体系。建设以关中水系水情实时监测、取水用水耗水实时监测、水质监测、地下水监测、水保生态监测、水资源调度、水资源综合管理等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信息体系。充分整合已建设的水资源监测工程数据和重点水利工程数据,结合防汛抗旱要求,对关中水系进行水资源优化调度管理。

4.2.2综合业务应用

1.电子政务管理体系。电子政务管理系统是通过对综合办公、水系规划计划、财务、人事人才和科技外事等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相应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使水利行政各部门之间办公信息交换更为快捷、高效,可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机构办公透明度,增强公众服务能力。2.会商体系。通过建设关中水系流域的省市两地视频会商系统,实现对重大事件和突发状况的视频会商,并满足召开视频会议的要求。3.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是针对公众关心的关中水系各种数据进行信息查询服务、移动信息上报服务、重要信息提醒服务。

4.3保障环境建设

保障环境由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建设及运行管理、政策法规、实体运行环境、运行维护资金和人才队伍等要素共同构成。需要建设符合要求的实体运行环境,建立可靠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完善相关管理法律、法规或办法,建设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管理业务水平及对水利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水平,为关中水系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五、分期规划

5.1 2020年前

1)建设完成统一的业务应用服务平台,进一步开展和完善防汛抗旱调度决策体系、数字渭河工程、水资源管理信息体系、会商体系、水系政务管理体系等应用系统建设;2)建设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关中水系数据资源中心,构建科学、合理、先进、开放的关中水系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促进信息资源共享;3)按照近期管理需要,建设符合现阶段技术水平的水情、旱情、水质、地下水、水保、視频等监控基础设施,对已建、在建重点水利工程运行及监控信息进行完善与整合,形成实时、准确、高效的信息采集监控体系;4)根据近期数据交换、视频信息传输和语音通信等服务的实际需求,建设通信链路并与已建水利通信链路融合,形成连接省、市、县各级的关中水系信息通信网络;5)建立可靠的信息化管理保障体系,包括建设符合要求的实体运行环境、建立可靠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及安全体系、加强组织建设和运行管理、确立与水利行政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管理法律法规或办法、建设管理人才队伍等。

5.2 2021-2030年

1)根据水利信息管理水平的发展,更新、维护业务应用服务平台,在原有应用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维护、模块的增加、新业务应用的建设等;2)针对每年逐步增加的海量数据及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定期对关中水系数据中心进行设备添置与更新、原有数据库维护、新数据库建设;3)随着水利科技水平的提高及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发展,增加或更新水情、旱情、水质、地下水、水保、视频等监控基础设施;4)根据数据交换、视频信息传输、语音通信及新增业务的需求,建设各级通信链路并与原信息通信网络充分融合;5)对原有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相关管理法律、法规或办法等进行完善;按照最新的水利信息化管理要求对实体运行环境进行建设;继续壮大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加强组织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管理业务水平及对水利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蔡阳.加强政务信息化的统筹规划.《水利信息化》.2013(3)

[2]杨轩,黄思平,桂文军.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简述.《人民长江》.2009(4)

[3]曾焱,王爱莉,黄藏青.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水利信息化》.2015(1)

猜你喜欢
智慧化规划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分析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经济转型升级阶段我国流通企业商业模式探索
智慧学习服务内涵、特征及体系框架研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