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宁波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底,宁波共有各类养老服务站点1919个,覆盖率达到了65%以上。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从紧急救援、医疗服务到区域服务平台,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形式在宁波相继出现。借鉴国内相关经验,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立足市场需求,以完善制度为基础,以厘清职责为突破口,以人才建设为抓手的原则;其次建立数据电子化、网络化与社区养老运行智能化,服务流程再造与系统协同化,社区养老服务系统运行的智慧化三个步骤;再次形成涵盖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居室和环境卫生服务、安全保护服务、医疗/康复护理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内容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服务内容。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宁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1]。近年来,宁波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创新养老服务形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计划95%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或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据统计,全国所需老年照护人才岗位为1000多万个,而现有的照护人才(加上医院专业护士、家政保姆等)才30万,合格的照护人才只有10万[2]。
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居家或是在社区照料中心接受的社会化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助餐服务、保健康复、健身娱乐、精神慰籍等服务)急需发展与养老服务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凸显,在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急需提升的情况下,显得尤为迫切。据调研统计,宁波社区养老服务存在三个突出问题:①社区养老服务仅基本满足了老年人需求,处于“温饱”水平;②社区养老服务总体质量低于老年人预期,存在“错位”;③社区养老服务具体服务上存在不“平衡”问题[3]。现阶段社区养老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特别是在医疗服务、生活照料和服务收费方面还需要改进,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将可以通过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实施监控、精准化生活服务、减少人工成本等满足老年人需求。
1 宁波市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现状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截至2011年5月,全国一级城市100%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详细规划[4]。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早,为智慧养老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基础。现阶段智慧养老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基本限定为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5]。
宁波社区养老服务为提升服务水平,以及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展开了智慧化的相关尝试,具体如下:
(1)日常办公智慧化
宁波社区养老服务办公在网络、计算机和移动终端设备使用上实现了全覆盖,迈出了服务智慧化的第一步。例如2013年底投入使用的宁波镇海庄市街道悠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行政办公室、保健咨询室、书报室、电子阅览室和医务室都有智能设备,服务于日常办公。
(2)紧急呼救智慧化
接受社区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居住和活动范围相对松散,不能集中统一监管。宁波海曙区社区养老服务依托“81890”居民服务平台,通过“一键通”电话机,实现了社区养老服务紧急呼救智慧化。即老年人突发意外,通过“一键通”向81890服务中心发出警报,中心接警后才去紧急措施。“一键通”电话机紧急呼救模式在宁波海曙已相对比较成熟,现阶段开始尝试手机的紧急呼叫,即通过手机“SOS”键帮助在外活动的老年人实现紧急呼救。
(3)健康检查智慧化
2013年宁波因慢性病死亡人数为30142人,占居民总死亡的82%,慢性病已成为宁波居民的最主要死因。老年人作为慢性病的主群体,据统计浙江省86%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6]。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检测必不可少,但是社区老年人居中分散,身体状况变化时效性强,现有服务能力难以实现1:1的护理人员跟踪服务。宁波鄞州区嘉和爱照护服务中心退出了智能化信息系统,在照护中心可对日托老人血压、血糖、呼吸、心跳等医疗基本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实现了日常健康检查智慧化。
(4)服务平台智慧化
据统计,全国合格的照护人才只有10万[7]。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缺口更大,并且接受社区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分散居住,个性化需求多,如果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从服务管理到服务操作,社区养老服务都需要投入巨大人工成本,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效率。宁波江东区怡康院在家院互融基础上,依托家院互融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助老服务站、街道社区福利院,在区政府支持下,将分散在74个社区接受社区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纳入到智慧养老平台进行管理,实现了养老的床位入家庭,统一协调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效率,取得了一定成效。
2 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经验
为尽快实现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国家政府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民政部将投入数千亿元来支持养老服务市场,且将养老服务信息化作为养老业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卫生部决定,将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构建“电子医疗”体系,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还可以对血液进行自动识别和跟踪治理,对医疗废物进行电子监管,对问题药品实现快速跟踪和定位等。《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都有相应的条款提到使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2013年8月《全国智慧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规范》,力争5年内在全国建设100家“智慧化养老实验基地”。截止2013年底,我国已批准筹建的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有15家,全国老龄智慧科技产业园1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国内各省市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实践逐步展开。
2.1 国内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经验
2.1.1 老年公寓社区养老服务系统智慧化
北京“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采用NEC的平板电脑、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实现移动生活护理和医护保健。
2.1.2 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智慧化
杭州桐庐“智慧医疗”,通过两个数据仪器、一个手腕式监护仪、一张SIM卡,为老百姓提供免费的身体数据监测、远程会诊、健康远程检查、急救定位等服务。
2.1.3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化
山东济南“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居家老人提供可靠及时全面的健康测评,并据此为居家老人制定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动态管理。
2.1.4 社区养老服务慢性病监测智慧化
南京市秦淮社区“居家养老慢性病远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南京市鼓楼区“智慧养老试点”,有慢性病且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始使用智慧养老系统。厦门思明区“中华社区街道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开发了慢性病远程管理系统,并搭建“健康小屋”采集数据。
2.1.5 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智慧化
天津联通河北分公司整合网络、技术资源等综合优势,和有关部门合作共同为居家老人提供了定制终端、远程服务、紧急求救等一揽子信息化服务,实现了与老年人需求的有效对接。
2.2 发达国家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经验
在养老服务智慧化方面除了国内以上探索和实践,国外在这方面发展的比较成熟。
2.2.1 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智慧化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有4.9万家门诊都安装了“远程医疗”网络用于改善服务,其中75%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根据政府机构的统计,弗吉尼亚州家庭慢性病患者的监护费用每年为1900美元,而家庭护理费用则高达77000美元。远程医疗既为这些患者节约了护理费用,又提供了生命安全保障。
2.2.2 社区养老生活服务智慧化
英国从2012年起,在社区医院和家庭普及使用机器人护士。这种机器人与网络连接,其头部安装有多台激光和热成像摄像机,在声音识别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完成日常护理的功能。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计划构建一种全智能化老年公寓。公寓将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地板和家电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
2.2.3 社区养老辅助设备智慧化
日本筑波大学研制的专为肌肉萎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设计的“机器外套”已成功在日本推广,使老年人的行动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
3 宁波市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策略
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这项工作需要立足宁波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明确建设原则,把握建设步骤,全面规划建设涵盖内容。
3.1 建设原则
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应立足市场需求,以完善制度为基础,以厘清职责为突破口,以人才建设为抓手,提高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总体水平,促进宁波社区养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3.1.1 立足市场市场需求
美国“远程医疗”网络建设遵循市场原则,通过节约医疗成本促使个人和机构共同趋向养老服务智慧化。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市场的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促使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提升,避免违背价值规律。
3.1.2 完善制度为基础
完善制度是保证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手段。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涉及到个人医疗信、家庭等隐私信息,也关系到社区安全监管,关系到卫生医疗、民政、居委会等部门,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建设过程确保老年人信息绝对安全。
3.1.3 厘清职责为突破口
为保障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智慧化,南京、厦门都地区都有政府职和医疗机构的参与。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协同其他部门,共同建设的方法,越来越重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工作。民政部门扮有牵头、服务、协作、监督的角色,其他机构协同参与。
3.1.4 人才建设为抓手
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是一项专业性工作,离不开专业力量的支撑。国内外都十分重视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信息化知识技术。宁波应通过政策驱动,引导科技人才投入社区养老服务技术、产品的智慧化研发工作。
3.2 建设步骤
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最终要实现老年人、设备和服务协同自主化运作,这项系统工程与智慧城市建设同理,需要分三步走。
3.2.1 建立数据电子化、网络化与社区养老运行智能化
社区养老服务针对的老年人分布在各自家庭或是社区照料中心,要实现智慧化首先是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养老服务设计的所有事物进行智能化,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对传统工具进行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智能化的硬件基础。
3.2.2 服务流程再造与系统协同化
促使社区养老服务的人与智能化的物互补互促、互存互动,即使用智能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最终让社区养老服务达成信息资源、智力资源与传统资源的深度融合;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构建人机结合的智能网络,不断推进部门内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各个部门、行业子系统内部的协同水平。充分运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按照系统优化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系统内和跨系统业务的整合协同。
3.2.3 社区养老服务系统运行的智慧化
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涉及到医疗、社区安全监管、交通、民政、居委会等方方面面的资源,推动其智慧化多行业应用、跨部门资源共享建设,通过打造多行业、跨区域、云平台、跨部门、全覆盖的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运行体系。
3.3 建设内容
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应以老年人需求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根据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其建设应包含以下七种智慧化服务内容。因老年人身体、财力、喜好等方便的不同,服务项目需求会各有侧重,但是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规划应该尽量做到全面,以期满足服务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3.3.1 生活照料服务
生活照料服务是智慧化指向老人个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照护的过程实现智能化。通过研发智能机器人等设备,以及护理人员智慧,逐步实现生活照料服务的智慧化。
3.3.2 膳食服务
老年人膳食均衡是保持健康的关键,膳食服务智慧化指运用医疗健康设备,对老年人饮食提出要求,并根据营养学知识和老年人需要合理搭配食谱。在这个过程中以智能设备的测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智能运算系统,完成服务。
3.3.3 居室和环境卫生服务
老年人住所的电器设备实现智慧化运转,环境卫生有智能设备自主清洁,老年人不需要从事超负荷的体力劳动。
3.3.4 安全保护服务
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安全隐患增多,从日常行走,到居家生活,多有交通、水电、燃气等安全隐患,因此智慧化求救装置,水电安全报警器,燃气监控等智能化设备必不可少,也是安全保护服务智慧化的基础。
3.3.5 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主题人群,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智慧化指通过智慧化设备为老人提供基本的、连续的、综合的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护理等卫生照料的过程。
3.3.6 心理/精神支持服务
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心态和精神的消沉,同时心态和精神的变化又反作用于身体健康,因此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不可以忽视心理/精神支持服务这项内容,即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使老人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增强适应性,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的过程。例如使用可视电话、网络电话、移动设备等帮助老年人与亲属、朋友等沟通交流,丰富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
3.3.7 文化娱乐服务
老有所乐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文化娱乐服务智慧化指运用智能设备手段向老人开展各种类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娱乐的活动。例如为老年人提供电子报刊,数字化家庭影院等。
4 结语
国内养老服务事业刚刚起步,发展以及服务模式还都处于探索阶段。宁波社区养老服智慧化也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发展模式和建设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摸索。伴随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智慧化养老服务设施设备的应用推广,以及宁波政府对社区养老事业的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智慧化将进一步发展,相关研究也会逐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OL].http://jnjd.mca.gov.cn/article/zyjd/zcwj/201310/20131000534003.shtml.
[2][7]蒋秀娟.我们老了,谁来照顾?[N].科技日报,2013-10-1(4).
[3]刘效壮.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及智慧化调研[Z].2014,10.
[4]陈博,高光耀.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核心和推进策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1).
[5]胡小武.老龄化时代城市老年智能照护体系的嵌入机制[J].上海城市管理,2013(4).
[6]牛虹懿,倪荣,王悦.浙江省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4).
[责任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