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救援彰显“大国风范”

2015-05-30 10:48
新传奇 2015年18期
关键词:风范救援队尼泊尔

所谓“大国风范”,除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外,还需具备其应有的气质和风范,主要表现在对国与国之间事务处理的负责任的态度和全面兼顾的方针。如今,中国在国际救援中所展示的“中国速度”和“中國力量”,日益形成强大的“国家品牌”,赢得了国际社会和本国国民的信赖。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灾难已无国界。今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这是近80年来尼泊尔发生的最强地震。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相关机构、慈善团体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迅速启动应急程序投入救援。从近年来一系列的国际性突发事件来看,中国的处置水准都可圈可点,既有快速反应的速度,也包含对国民的深情。

效率与信誉

如今,中国在近几年重大国际救援中所表现的“风范”已存入历史档案。

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第一支国家级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地震救援事业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2003年12月26日,伊朗克尔曼省发生6.3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位于震中附近的巴姆市损失惨重。由43名救援人员组成的中国救援队28日抵达巴姆,是第一支到达伊朗地震灾区的亚洲救援队。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海发生里氏8.7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中国国际救援队分两批派遣总计70人赴印尼受灾比较严重的班达亚齐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援救,历时近30天,共医治伤员1万余名。

2010年海地和智利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中国均第一时间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倾情参与救援。尤其是在日本地震中,中国国际救援队作为首支抵达和最后撤出这一灾区的外国救援队伍,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受国际动荡局势的影响,如何快速“撤侨”、保障本国公民人身安全也成为考评“大国风范”的重要标杆。

2011年利比亚骚乱,造成数百人遇难。中国启动了194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这也是一场集中了海陆空和军队四大力量的大营救。12天,35860人,中国效率和中国信誉,再次使世界瞩目。

今年3月25日,中国也门撤侨被誉为“一次‘满分的国家行动”。本次撤侨行动安全、有序、迅速,在以往各国的撤离行动中都比较罕见。

其实,尼泊尔和也门的中国公民撤离只是近年类似行动中的小儿科,4年前9000公里外利比亚大撤离,才是足以让任何好莱坞大片逊色的救难实录。10天之内,中国政府协调近20个相关国家政府,调动海军、空军和民航力量,甚至大量租用外国航空客机、客轮、渔船和大巴,将滞留在利比亚的35860名中国人一人未损地安全撤出。

深情与专业

在此次尼泊尔发生地震之初,中国蓝天救援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蓝豹救援队”等民间组织便赴尼开展救援,这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救援组织首次大规模海外救援,引起外国媒体的关注。

蓝天救援队总队长张勇表示:“中国‘民间队在国际救援时既要有热情,又要很专业”。这次尼泊尔强震发生后,中国蓝天救援队考虑到加德满都的建筑物受损严重,就在40人的队伍中要求至少要有一名建筑结构方面的专家。张勇还表示:“由于位于博卡拉的登山营地被困人员较多,而救援行动需要直升机,所以救援队专门安排了包括我本人在内的4名有直升机运行资质的队员。此外,强震对当地道路的破坏很严重,所以我们还专门挑了2名擅长开越野车的队员。”此外,救援队此次赴尼泊尔携带了生命探测仪、建筑破拆器、液压千斤顶、高山救助服等有针对性的仪器和设备。另一名蓝天救援队的成员曹春雨介绍,中国民间志愿者接受的专业救灾训练越来越多。去年7月,蓝天救援队派两个小组分赴日本静冈和名古屋接受日本消防救灾机构16天的专业训练,来弥补本身的不足。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属“蓝豹救援队”的一名队员说:“协同配合是近年来中国民间救灾志愿组织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领域。只有拧成一股绳,我们的力量才会变得强大且有序。”

民间志愿者组织许多时候还是国家软实力外交的具体表现。在中国蓝天救援队专家组成员王珂看来,“资源不充分是中国蓝天救援队面临的另一个大困难”。因为与民航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所以当地震发生后,中国志愿者组织没能赶上最早往尼泊尔运送物资的飞机。资金压力对中国民间志愿者组织来说也是一道坎。张勇说:“资金来源的难度在于我们只能靠国家部门购买我们的部分服务,或者确实认同我们理念的企业与个人资助。为保证机构运行,救援队成员的工资还是要开的,可在国内这样的支出会引起许多质疑。因此,我们获取资助需要靠长期做实事、攒人品。”

据一些志愿者表示,他们做公益,有时还面临着来自家庭的压力。因此,有些队员做着做着就无奈地退出了,而继续坚持的队员往往干脆将家人拉进来。

“如果把国家比喻成动脉,那么民间志愿者组织就是毛细血管!”王珂形象地描述民间公益组织的定位。王珂说:“官方支援和民间帮助给外国的感受不同。”他希望中国的民间组织可以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对外交往的大项目中“先行一步”,既可以建立与当地民众的感情,也能掌握当地的情况,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出预警。

责任与风范

所谓“大国风范”,除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外,还需具备其应有的气质和风范,主要表现在对国与国之间事务处理的负责任的态度和全面兼顾的方针。

“这就是大国责任的体现。2013年3月在非洲,习近平主席提倡了一种国际关系中的中国式‘义利观。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一直主张和平发展,主张在国际事务中做贡献,这就体现在危机事务中你是否及时作出了应对。”国家行政学院国际事务与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于君表示。

如今,中国在国际救援中所展示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日益形成强大的“国家品牌”,赢得了国际社会和本国国民的信赖。

随着中国国力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公民走出国门,中国的海外利益规模高速扩大,维护海外权益及国民安全的挑战变得空前严峻,已成为中国整体外交的重要任务。

其一是执政理念的变化,国家对国民安全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去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今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新年首次会议又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又明确要求维护国家安全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中央在外交和安全方面的思路,无疑是为做好维护海外公民安全,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指导。

其二是应急反应机制的有效运行。外交部牵头成立“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保护国人海外安全成为政府重要工作。譬如,此次尼泊尔地震发生后,4月26日上午,外长王毅召集“尼泊尔强烈地震涉外工作部际紧急协调会”,国资委、旅游局、地震局等部门参加,分工合作,形成了保护海外公民安全的合力。

其三,行动能力的提高确保了行动的高效有序。国内外不同部门通力配合,第一时间掌握了在尼泊尔中国游客、中资企业、运动员的信息,快速组织专机将中国公民接运回国。这种反应速度,有赖于日常的储备、演练,也得益于国力强大提供的物质基础。从而共同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救援救助体系,为中国公民提供了一张可靠的保障网。

于君指出,对外援助也是中国国际战略的一种实现方式。他表示,在全球化过程中,无论是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依赖,还是中国对外部世界的依赖,都已经变得越来越紧密和重要。中国历来奉行不结盟、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因此也需要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讲到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中国的大国责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要让别人信服你的理念和原则,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做到实处、做到别人的心里去。”于君说。

猜你喜欢
风范救援队尼泊尔
领袖风范
名家风范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师者风范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尼泊尔系列
尼泊尔的忧伤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坦荡胸怀 将才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