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永不褪色的时代印记

2015-05-30 10:48
新传奇 2015年18期
关键词:知识型劳模创新型

对先进劳模的表彰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們对他们的记忆也从黑白换成了彩色。

淘粪工人时传祥、石油“铁人”王进喜、售货“一抓准”的张秉贵……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劳模绝大多数是以工人、农民为主的体力劳动者,评选与劳动竞赛和计划生产相伴,符合当时生产的需要。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都透着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局面,新成立的人民共和国由此奠下基业。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社会开始发生急剧变化,劳模的范围突破了单纯生产范畴,劳模结构拓展到了交通运输、财贸、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等行业。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重要论断下,专职技术人员、“知识型工人”和优秀企业家也进入了劳模行列,科技界涌现的陈景润、蒋筑英、罗健夫、彭加木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进入21世纪后,劳模所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兴起带来了劳模结构的变化,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人才愈来愈多,多样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与经济发展的特征越来越契合。

2005年的全国劳模评选中,30多名私营企业家和23名农民工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名单中,当时,流动务工人口已超过我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达到1.4亿,农民工劳模的出现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农民工这个新兴社会群体的重视。

同时,知识型、创新型人才,新型技工的比例在每年劳模评选中都在提高。2015年的劳模中,从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结构看,专科及以上占比达到75.8%。

劳模的评选与表彰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也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虽然劳模结构在变化,但从一线来、从基层来这一特征始终没有改变。每年的评选中,都绝对保证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农民工等普通劳动者的数量。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新行业、新业态不断萌生,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人才出现,相信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会逐渐涌现出劳模,讲述每个时代不同的精彩故事。

猜你喜欢
知识型劳模创新型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对策建议
知识型新移民城市生态融合机制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体系研究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