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若溪
我的身体底子打小就不好,曾经有过每月至少进一次医院的记录,爸爸也因此为我操了不少心。
10岁那年,我从学校回来,刚进门就被爸爸扯了过去,他盯着我的脸问:“你跟人打架了?”“没有。”“那你脸咋肿了?”“不光肿了,脖子还有点疼。”听我这么一说,爸爸立马伸手摸了摸我的脸颊和脖子,然后一脸凝重地说:“你可能得了抱耳风(腮腺炎)。”其实前两天我就感觉到脖子不舒服了,仔细一摸,还能摸到皮下有几个突起的小硬块,吃饭喝水都觉得吞咽困难,但我不敢跟爸爸说,怕他说我多事,三天两头就要生病。
可这次,爸爸并没有多说什么。晚饭前,他带我去了乡里的诊所,然后开了点药回来。不知道是那药效果不好,还是我抗药性太强,右半边脸一点消肿的迹象都没有。爸爸急了,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寻得了一个偏方,找邻居要了几大块仙人掌,说是捣烂了敷在脸上会消肿。
“我来弄,你去睡会儿吧。”妈妈心疼爸爸凌晨三点就要起来去市场进货,伸过手要拿那块浑身硬刺的仙人掌。
“别拿,这刺扎手哩,我弄就可以了。”爸爸支走了妈妈,然后侧着身子坐在桌子边,他左手戴着一只线手套,再套一个塑料袋,右手拿着把小刀,像是外科医生一样小心翼翼地划开仙人掌坚硬的外皮,然后用刀一点点地剥。塑料袋很快就被扎出了几个洞,爸爸的嘴角时不时地一咧,发出轻轻的“嘶”的吸气声。
温暖而晕黄的灯光下,爸爸弓着身子低着头,无比认真而小心地处理那些仙人掌,从背后看,这姿态像极了一尊“思想者”的雕像,只不过这尊雕像会时不时地倏地抖动一下……
临睡前,爸爸把我叫到身边,拿出一只盛着青绿色膏状物的白瓷碗,用手将那捣烂的仙人掌泥涂抹到我脖子上。我仰着脖子,只感觉有一片清凉在脖子那里散发开来,伴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多日以来的疼痛竟然有一丝丝缓解。
“连着敷三天就好了。”爸爸一边说一边用医用纱布盖好那片仙人掌泥,动作小心翼翼,眼神温柔无比。
为了配合外敷,第二天,爸爸还给我做了次“食疗”,不知他从哪儿弄来了两条红色鲤鱼,清蒸了给我吃,虽然味道清淡得让人提不起食欲,鲤鱼的口感也不是很好,但是我仍饱含着感激吃得很欢畅。
在这之后没几天,我的脸就消肿了,也不疼了。这事就像日记一样翻篇了,许久都没有被我忆起,直到我看了一篇叫《爱的偏方》的文章,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回忆。爸爸虽没有作者父亲以身试药那般伟大,但在我心中,父爱,就是我战胜未来一切苦痛的最好的偏方。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
这是一篇语言质朴的文章,但读后却让人眼里浮现着父亲小心翼翼处理仙人掌毛刺外皮和一点点捣烂仙人掌泥的情景,并为之打动。文字虽然质朴,但细节却感人至深。“别拿,这刺扎手哩,我弄就可以了。”——不让别人动手,宁愿自己受伤,一句简单的话,看出了父亲对家人的爱护;“爸爸的嘴角时不时地一咧,发出轻轻的‘嘶的吸气声。”——父亲被尖利的毛刺扎到了,却极力忍住,怕家人担心……文章中无论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非常细致用心,只因为她在父亲整个“制药”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了那不曾言说的父爱,她只是把这个过程用情感和文字记录下来而已。
父亲用偏方治好了女儿的病,而这制药过程中呈现出的父爱,会成为女儿未来道路上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吧——因为这是爱的力量。
【适用文题】爱的力量;心灵深处的画面;爱的偏方……(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