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姚刚 张超 梁晓丽
[摘 要]为了适应现代医学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提升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遵义医学院麻醉学系重视实践教学改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积极探讨麻醉学综合性实验,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设置更为合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麻醉学 综合性实验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07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高校实践育人作为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尤其是医学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医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不断提升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
麻醉学是一门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和其他学科密切结合的学科,它来自于临床医学,同时又对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麻醉学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既存在显著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一、麻醉学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合理设置,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学适用型人才的需要
随着外科手术及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已远远超出单纯解决手术止痛的目的,而是涉及麻醉前后整个围手术期对病人生理功能的准备与治疗,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为病人安全地度过手术期提供可靠保障。此外,麻醉工作范围已不局限于手术室,还承担危重病人复苏急救、疼痛治疗等功能,涉及整个医院和其他场所。由此可见,麻醉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及技能。因此,麻醉学课程的设置应符合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广泛的临床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的麻醉专业人才的要求,以适应麻醉学科的飞速发展。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教育质量,推进课程改革,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每个高校必须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特点,各专业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特色,自主加强课程建设,改革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麻醉学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具有扎实基础与相关专业知识、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麻醉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在公共基础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教学基础上,重视麻醉专业基础及麻醉学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麻醉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现状
目前,全国多数麻醉学专业的实验课都是在基础实验室或机能实验室完成,实验课程的内容多数仅仅为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属简单验证性的重复实验,只是对医学基础知识和麻醉专业基础理论的验证和融合,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到简单枯燥,特别是进入临床实习后感到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2],影响实习质量,这种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法律法规的健全,医疗行为规范,人们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标准的要求日益增加,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的合法性受到置疑,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操作机会逐年减少[3];临床见习和实习能提供的医疗教学资源已满足不了对医学生的培养;尤其是麻醉学专业的特殊性,需要急救复苏的病人病情危重,不容许学生在病人身上进行实践。这就要求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在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这使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医疗环境。针对这个问题,许多医学院校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完成理论课后进入临床实践前,借助多种医学模拟设备对医学生进行严格的模拟临床培训,但由于高级仿真医学模拟设备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许多学校资金投入不足,所以模拟设备大多数仅限于局部功能的训练,远远满足不了医学生进入临床后处理“临床事件”的需要。怎样来弥补医学教学资源和资金投入的不足,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的结构和内容,重视综合性实验课的建设以适应现代医学体系的创新和发展,这是现代医学教育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探讨麻醉学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医疗教学资源缺乏、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医学生单一地依靠理论讲授、见习观摩已无法真正获得相关的各项临床操作技能,为了改变当前医学教育的现状,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4],必须对实践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进行积极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一种从学生的主动性出发,开发其潜能,发挥其特长,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临床技能培训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实验课程,以帮助医学生尽快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从一个医学生到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师的转变。
麻醉学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同时还应具备综合分析及临床应急能力。遵义医学院的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全国其他医学院校的一样,存在医学资源的不足;怎样克服困难,使学生在实习前就接受临床麻醉相关的综合分析病例和实际操作的模拟培训,尽快适应临床实践,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遵义医学院麻醉学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根据麻醉学专业培养目标及临床实习的特点,积极组织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展开讨论,设计了麻醉学综合性实验课程。即在完成普通生理、药理等实验教学基础上,将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救治及疼痛诊疗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结合临床麻醉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及实际病例中常见的并发症,模拟临床设计相应的综合性实验,通过动物实验来模拟临床病例。例如:麻醉过程中循环的稳定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的关键,容量监测及循环管理是每一个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它包含了休克时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及容量治疗的药物和方法的正确应用和静脉穿刺的方法等;根据以上内容设计了实验“容量监测及循环管理”,该实验是通过建立犬的可逆性休克模型来模拟临床上休克病人的诊断和处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麻醉中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促使学生把枯燥的麻醉理论知识与鲜活的直观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开设麻醉学综合性实验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学校的支持下,遵义医学院麻醉系整合原麻醉学实验室的资源,加大资金投入购买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首先建立了麻醉学综合实验室;同时根据临床麻醉的特点,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设计出了“机械通气及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及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容量监测及循环管理”“药物镇痛效果观察”“围术期急性肺水肿的处理”共六个综合性实验;完成了《麻醉学综合性实验指导》的编写,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在2008级麻醉学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了“麻醉学综合性实验课”。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探索实验方法的可行性,确保实验课程能够顺利开展,每个实验均进行了动物预实验。课前组织教师对实验的内容、实践操作及教学方式进行试讲和集体备课,对实验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讨论,以达到开设“麻醉学综合性实验”的目的。为了了解麻醉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课后发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麻醉学综合性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满意度以及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学生人数76人,教师人数50人。调查结果显示:100%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开设此课程,90%以上的学生对此课程有兴趣,认为其对即将进入的实习有帮助;认为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认为可以了解临床实际工作。98%的教师认为进入临床实习后,学生能够更快地熟悉实际操作,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分析认为:综合性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教学效果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操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弥补了高级模拟教学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
目前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综合化。[5]麻醉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是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培养毕业后能从事麻醉、急救和复苏、重症监测与救治以及疼痛诊疗与教学工作的高素质高级麻醉学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使我校麻醉学专业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和本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 注 释 ]
[1] 黄蓉生,孙楚杭.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3):36-38.
[2] 贺丰杰,朱丽红,高麦仓.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68-70.
[3] 涂发平,李军祥,胡建华,等.麻醉学本科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29-30.
[4] 王迎伟,朱学江,郭军,等.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10(8):1103-1105.
[5] 张美云.高校课程设置中的痼疾与改革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3-34.
[责任编辑:覃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