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青花釉里红鲤鱼纹砂底盘品鉴

2015-05-30 10:48冯健郁
收藏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釉里红冰糖葫芦水草

冯健郁

青花釉里红鲤鱼纹盘,旧时百姓常用的一种“砂底”(盘底露胎无釉)盘,民间俗称“鱼盘”。盘面肥美而鲜红的鲤鱼,让人联想到“鲤鱼跃龙门”、“年年有余(鱼)”的吉祥寓意,历来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在江苏的苏中地区,尤其是我们南通,或许是南通人的祖辈们特别钟爱这种鱼盘的缘故,其存世量要比其他地区多得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绘制较好的清代鱼盘南通只卖十多元一只,而在其过去的产地景德镇反而要卖两百元,以至于有许多外地收藏界的朋友时常委托笔者购买。这种鱼盘似乎成了南通的“古玩特色藏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画得好的鱼盘鲤鱼张开鳍、弓着身,作跃出状,具有很强的动感;鱼盘的边沿饰以水草作为映衬,使整个构图显得自然、丰满而不单调。用盘架支起,非常美观,极具装饰性,并且适合各种不同的装饰风格,就连西方人也喜欢用来做室内装饰。

古玩收藏总是“物以稀为贵”。可能是青花釉里红鲤鱼纹砂底盘在晚清民国时期大量出产、民间较为多见等原因,人们对其研究反而很少,有些陶瓷专家判定其为晚清民国时期民窑粗俗品,有的在瓷器纹饰专著中论述鱼纹章节却对这种鱼盘只字不提。其实,这是对青花釉里红鲤鱼纹砂底盘以偏概全的见解。

笔者在30年的收藏生涯中,一直对青花釉里红鲤鱼纹砂底盘情有独钟,是对这种鱼盘收藏探索的有心人,30年来,收集到大量的藏品标本,认真进行了比对研究,颇有心得:

第一,青花釉里红鲤鱼纹砂底盘自清康熙中后期出现,之后历代都沿袭这种纹样生产制作,直至民国从未间断。

第二,鲤鱼纹饰上,清早期追求自然灵动,中期显得饱满美观,清末民国笨拙瘦弱,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也相应由高走向低。

第三,鱼盘背面以青花芦苇做装饰,画法由繁到简,成了鉴定鱼盘年份的重要依据。需要说明的是,清代早、中期其他砂底盘背面多用竹纹装饰,竹竿和竹叶比芦苇画得粗、大。鱼盘偶有画竹。

第四,藏品存世量随年代推移逐步变大,即清早期少见,清中期适中,清末民国多见。

下面笔者以多个标本为例,从各个不同时期对青花釉里红鲤鱼纹砂底盘稍加论述,希望能与广大同好相互交流学习。

我国著名陶瓷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浦生先生在所著《青花瓷器鉴定》(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第124页)一书中说:“康熙时多见青花釉里红鲤鱼纹,鲤鱼用青花勾边,鱼鳞用釉里红绘成网格状。”

康熙鱼盘胎质细白,釉面光亮。青花发色纯正,浓勾淡染,色阶反差较大,特别是鱼头部利用留白,给人以明显的浓淡深浅多层次感觉,具有康熙青花瓷的典型特征。绘画精细并讲究神韵,如鱼鳍及鱼鳞都画得较细腻;注意点睛之笔,眼珠点得有神;鱼身的弯曲处非常自然优美;水草画法讲求逼真、富有变化,且用浮萍穿插其间,画面中的鲤鱼给人以水藻中自在游弋跃动之感(图1-1)。盘背面用青花饰以芦苇,笔法潇洒、流畅(图1-2)。

雍正鱼盘画法上虽与康熙鱼盘一致,但青花浓淡反差缩小,特别是较少采用康熙青花色彩五个层次中的“影淡”,体现了雍正青花瓷的一些演变(图2-1)。盘背面青花芦苇的勾画认真而纤细(图2-2)。

乾隆鱼盘青花总体上延续雍正鱼盘青花不十分注重浓淡层次,但在画法上,特别是水草装饰上开始有所创新,并且对后代影响很大。从嘉庆直至民国,鱼盘无不沿袭乾隆的某种图案风格进行绘制。嘉庆、道光时期鱼盘传承乾隆最为成功,盘正面鲤鱼也画得肥美可爱,因此乾嘉道鱼盘几乎难以辨别,只能从鱼盘背面芦苇装饰逐步简化上加以鉴别。道光末期至咸丰时期(为了论述方便,下面笼统归为咸丰时期)盘面鲤鱼只见肥硕却失去神气可爱的份儿,鱼盘背面装饰图案也从此完全没了芦苇的影子。光绪、民国时期,出现了商品社会化发展的早期所常见的现象,即为了降低成本,使得对于需求量大、实用性强的商品,只注意产品的数量,不大讲究美观。

乾隆鱼盘对后代影响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鱼盘青花发色淡雅,鱼儿形态优美;水草画法有所变化,水草被放大,形成被拉开的“v”字形,不用浮萍点缀(图3-1);鱼盘背面青花芦苇画得拘谨抽象,极具图案化(图3-2)。

图6-1嘉庆鱼盘正面沿袭乾隆这种“v”字形水草装饰特点,背面采用图4-2乾隆鱼盘背面芦苇的装饰方法,然芦苇却画得更简约(图6-1)。嘉庆鱼盘背面芦苇画法上与乾隆比显得不够细致,这是鉴定乾隆、嘉庆鱼盘的重要方法。

图8-1道光鱼盘正面也沿袭这种“v”字形水草,且多画了一组,盘背面芦苇简画成只剩一些长短线条(图8-2)。道光鱼盘背面芦苇装饰比嘉庆还要简括模糊,这是识别道光鱼盘的重要依据。

另一种乾隆鱼盘青花发色浓艳,鱼画得非常粗犷、霸气;水草也被夸张放大,画成“八”字形或倒“山”字形,有浮萍点缀(图4-1);盘背面青花芦苇的勾画与康、雍朝比,有的接近,有的显得松散、不注意形似(图4-2)。

图7-1嘉庆鱼盘正面沿袭乾隆鱼盘肥鱼加“八”字形和倒“山”字形水草的纹饰;背面采用图5-2乾隆鱼盘背面只画芦苇头稍部分的装饰方法,芦苇头稍画得要简约些(图7-2)。

图9-1道光鱼盘水草也采用“八”字形或倒“山”字形,盘背面装饰图案简化为三根放射状粗线(图9-2)。

图11-1咸丰时期(含道光末期)鱼盘只采用“八”字形水草,且只画三组,不再有浮萍点缀。盘背面装饰简化为一笔头(图11-2)。

还有一种乾隆鱼盘鱼画得呆板,水草被画成冰糖葫芦的形状(图5-1),盘背面芦苇只画头稍部分(图5-2)。熊寥等编著的《中国历代瓷器装饰大典——鱼纹》(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216页)中也有介绍。这种冰糖葫芦形状的水草,特别对咸丰以后的鱼盘水草装饰影响大。

图10-1道光鱼盘沿袭图9-1乾隆鱼盘绘画特点,但对冰糖葫芦形状的水草画法做了修正,显得比较逼真;盘背面的芦苇或用几根交叉的线条表示(图10-2)。

图12-1咸丰时期鱼盘模仿乾隆冰糖葫芦形状水草,但冰糖葫芦画得更为夸张,大多有浮萍点缀;盘背面装饰用两笔横线中间加一两个小点(图12-2)。

同治时期鱼盘唯独沿袭前代冰糖葫芦形状水草配饰鲤鱼的纹样,并且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民国),青花从此以后也不再有层次感。画面更不如前代美观:鱼身有所收窄,弯曲处很不自然,有折断之感;冰糖葫芦形状水草画得比咸丰小些,但比后来的光绪、民国要大得多,图案化到已没有水草意味,不再有浮萍点缀(图13-1),盘背面装饰图案也是一笔头(图13-2)。

光绪鱼盘鲤鱼不再有肥腴的身影,且画得简括瘦小,像个老鼠,画面中央留下的多处空白用拉长的线条来填补,使整个画面变得非常杂乱;冰糖葫芦形的水草也画得更为粗略细小(图14-1);盘背面装饰保留一笔头(图14-2)。

民国鱼盘相比光绪画得更为草率,草率到鱼体仿佛只剩下骨架,鱼鳞也被画成大方格,简直是信手涂鸦,只图有个鱼盘可用而已;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青花采用艳俗的“洋蓝”,色泽漂浮(图15-1);盘背面装饰连“一笔头”也省去了(图15-2)。我国1991年10月发行的《景德镇瓷器》邮票一套六枚,该套邮票精选宋、元、明、清以及民国和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为图案,其中6-5正是民国鱼盘(图16)。笔者认为,民国鱼盘只能是当时景德镇生产的民间用瓷的代表,而不是青花釉里红鲤鱼纹盘的上佳之作。

(责编:雨岚)

猜你喜欢
釉里红冰糖葫芦水草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叶建新与釉里红
刘 威作品精选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冰糖葫芦
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
鲜艳的冰糖葫芦
水草冒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