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
“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014年12月12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闸门开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终于盼来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全国近1亿人间接受惠。
浩大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丹江口水库调水,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流到天津、北京,线路全长1423公里,总投资2013亿元人民币。这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总体概况。
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将向北京、天津等华北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整个项目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年均配额为37.7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
“进入南水北调第一站河南省的7条供水线路,包括郑州市、平顶山市、许昌市、南阳市在内多个区域的水厂已经源源不断地接收到来自丹江口水库的优良水源。截至2014年最后一日,7条线路供水2186万吨,相当于输送了一座中型水库的水量。”
“汉江水经过长途跋涉,流入津滨水厂。作为天津市第一家接水水厂,津滨水厂已经顺利完成了接水任务,东丽区、滨海新区和津南部分地区市民也首先用上了汉江水。”
“南水进入北京月余,北京城区的大部分市民都喝上了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水,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通水顺畅,水厂运行平稳,出厂水水质合格,一切正常。”
……
一条条捷报,印证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14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干渠出库水量14400万立方米,北京接受水量2747万立方米,天津接受水量1153万立方米,河南接受水量5429万立方米,河北接受水量71万立方米,总输水量9400万立方米。这其中,仅北京受水量就相当于8个昆明湖的水量。
1952年10月,毛泽东视察黄河,在听取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关于从长江引水接济黄河设想汇报后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
时光荏苒,62年前提出的“南水北调”宏大战略构想,如今变成现实。
南水北调就像一场“及时雨”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像防止战争一样减少跨流域调水。”意思是,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跨流域调水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
全长上千公里,横跨半个中国的调水工程,其意义何在?
打开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而黄淮海流域,虽然人口、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35%,水资源量却仅占7.2%。
“我国水资源的鲜明特点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王浩说,“北方六个一级流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内陆河,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5%,可是水资源只有全国的19%,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其中少之又少的黄淮海流域,就是南水北调的受水区所在。”
“北方许多地方主要靠地下水维持。”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介绍,京津冀地区年均供水量为27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占到70%。
以首都北京为例,近年水资源不足的北京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维持着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巨大用水缺口只能靠地下水来弥补。这导致与1998年相比,北京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了12.8米,地下水储量超采达65亿立方米,每年地下水下降近一米。严重超采极可能为北京带来高昂的生态代价。
“因为严重缺水,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已面临很大的危机,必须靠外援来支撑,而调水是唯一的选择,也是许多国家解决人口密集地区缺水需求的有效措施。”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如是说。
据统计,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北方地下水超采量可从每年80亿立方米减少到36亿立方米;入海水量可从每年30亿立方米增加到53亿立方米;而咸淡交界的湿地面积也能因此从6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150平方公里。
对于北方受水区来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无疑就像一场及时雨,意义重大。
利在千秋再难也要上
南水北调从设想变成现实的过程极其艰难,仅规划论证就用了整整50年!原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局局长张国良回忆。从哪调水?调多少水?走什么路线?27位院士、6000人次专家,开了100多次研讨会,对50多种方案进行比选。终于在2002年,中央审议通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南水北调这个凝结了20余万建设大军艰苦奋战,约40余万移民舍家为国、无私奉献,被习近平主席称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的浩大工程,自2003年底开建起,可谓历尽艰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到达郑州以西时,便会与黄河相遇。为了使南水顺利“穿越”黄河,多番论证下,专家决定让江水从黄河底部穿越。这“穿黄工程”,被称为中线“咽喉”,其施工难度世界罕见——通过两条长4250米的穿黄隧洞,采用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盾构技术进行挖掘施工。在此之前,国内并无类似工程,也没有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参数可以借鉴。而且,由于改道和多年冲刷,黄河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中涌水、涌沙、塌方等危急情况时有发生。施工人员冒着极大风险坚持推进,经过700天夜以继日的奋战,终于在2014年9月,使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工程如期充水试验成功。
南阳段等渠线上,工程遇到了世界公认的“工程癌症”——膨胀土,中线有300多公里输水渠道需要解决膨胀土渠坡稳定的难题,处理技术国内外无可借鉴。工程建设者通过在渠线上选择两段1.5公里到2公里长的试验段,对所有可能的处理方案进行原型试验。经过反复的研究,工程专家最终取得了原创性突破:将膨胀土按最佳比例掺入水泥,形成改性土后回填,并大胆改进施工机械,膨胀土渠道边坡滑坡的难题引刃而解。
长期运行的北京自来水管网沉积了一些铁钙为主的矿物质,新引入的江水会打破管网中管垢的酸碱平衡状态,导致内层疏松的铁锈溶入水中,自来水容易出现发黄、变浑。于是,丹江口旁一座“浓缩水厂”随之建立,北京市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材质的供水管网被分别截取下来,运到“浓缩水厂”,在现场进行浸泡试验,寻找“对症下药”的水工艺处理方案。经过研究,专家们最后决定:为使供水管网适应江水,北京市提前对没有防腐涂层的老旧管网进行更换除锈喷涂作业。
“移民工作刚刚开展好,水质又出了问题。”2013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通报,南水北调中线多处水质不达标,治污工程仅完成10%。为了让北方居民喝上“放心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又打起了保护水质的攻坚战:中线水源地各县和重点乡镇全部建成污水和垃圾处理厂; 1000多家污染企业被相继关停;水库周边1至3公里范围植树造林、生态隔离带建设被提上日程;全线60个控制闸、95个分水闸、54个退水闸加紧建设,一旦发生突发污染情况,可以分段关闭闸门,通过退水闸将渠道内的污水排出,避免“问题水”北上。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共取得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63项成果,申请国内专利110项,创造了数个世界之最:距离最长的调水工程、规模最大的水利移民、工程最大的U型输水渡槽——南水北调充分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决心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