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树华
【摘 要】本文以深情的笔触追忆了杨伟光同志对作者的业务培育和教诲,生动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杨伟光同志的缅怀之情。
【关键词】杨伟光 当代中国新闻界 领军人物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E
2014年9月20日,当代中国新闻界领军人物、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惊闻恩师仙逝之噩耗,椎心泣血,悲恸至极。白天,我沉浸在哀思之中;入夜,辗转难眠。43年的师生情缘,其君子之风,他对我的教诲呵护历历在目。
杨伟光同志1935年11月出生在广东省梅县一个农民家庭。1954年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专业,1958年高校院系调整时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1年9月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编辑、记者、副主任、副台长。1985年7月调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1991年12月任中央电视台台长。1994年5月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中央电视台台长。1999年2月离任中央电视台台长岗位。
杨伟光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
一、教我采写广播音响专稿
与年长我10岁的杨伟光相识是在我26岁那年。那时,我大学毕业后经过一年多的五七干校劳动锻炼,被分配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才几个月。当时,杨伟光同志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商部任副主任。该部主办《对工人广播》节目,同时也为《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1995年更名为《全国新闻联播》沿用至今)《新闻和报纸摘要》两个重点新闻节目编辑新闻稿件。1971年12月初,工商部准备新年专稿,编辑徐雅珍给我所在的天津电台工业组(主办《工人节目》)打电话,希望为中央电台采写一篇带音响的专稿,组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给中央电台采写带音响的专稿,又是无命题的,对我这个刚入新闻业的工科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道大难题。那时什么叫“带音响的专稿”我毫无所知,私下向老同志求问后,才知就是录音报道、录音通讯、录音新闻等品种的广播稿件。可怎么采写呢?一位老编辑告诉我,形式就像科技电影纪录片,稿件中要配现场录制的音响、人物讲话录音、音乐等。经过反复琢磨,我决定到天津新港码头去采访,主题就写码头工人战严寒创高产。我在塘沽新港采访了两天,了解到毛主席曾到此视察的背景材料,找到曾目睹毛主席视察、与主席握过手的老工人,把他的回忆用录音机记录下来,并把这段珍贵的故事写进稿件。之后,我又模仿科技电影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撰写了录音报道《红日照新港》,稿件中有轮船汽笛声、火车鸣笛声及吊车作业音响,再加上港务局领导、装卸工人、技术人员的现场同期声讲话,整个稿件音响丰富,开头和结尾还加上了配乐,是名符其实的“带响的”广播稿件。
几天后,我带着文稿和录音素材来到中央电台工商部编辑室,编辑徐雅珍大姐对稿件表示认可,并带我来到副主任杨伟光的办公室。初次见面,我便求知心切地向他请教广播音响稿件的采写知识。他见我诚恳好学,便也毫不保留地介绍了广播音响稿件的种类、体裁及采写要点。我一边记录、一边询问不太明白的细节,办公室变成了学生请教老师的临时小课堂。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为了帮助我尽快学习掌握广播音响稿件的采写技巧,临别时杨伟光主任还送给我一本十几万字的《广播稿选》,这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59年编辑出版的,内容选自中央电台、各省及地市级广播电台的带响广播稿件。经杨伟光同志的指教和点拨,我了解了广播稿件的采写技巧。回天津后,我不但熟读了这本稿选,还一种一种体裁地学习写作,不到一年就掌握了录音报道、录音通讯、录音新闻、录音访问记等十几种体裁的广播音响稿件的采写、制作技巧,成为全台采写有广播特点稿件最多的记者。
在杨伟光和工商部其他编辑的指导下,1972年至1980年9年间,天津电台供中央电台播出的稿件大多数都是由我完成的。如:1974年我采制的反映天津铁路分局与开滦矿务局合作,增加装车量抢运煤碳支援工业生产的录音通讯《路矿新风》;1975年秋,我采写的天津第二炼钢厂增加钢产量的录音报道;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后,我采制的反映天津新港干部职工沉痛悼念毛主席的录音通讯《永远的怀念》等。可以说,是杨伟光和中央电台的其他编辑帮助我学会了采写有广播特色的各类稿件,并且让我学到了站在地方看全国的宏观思想与理念。
二、撰文点评我采写的动态消息
1981年初,我从天津电台调入中央电台天津记者站。由于长期在地方新闻单位工作,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总是围绕当地党政部门的要求和需要去观察考虑问题,眼界比较狭隘。调到中央电台当记者后,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尽快把业务指导思想从面向地方转到面向全国大局上来。在我转换角色、努力适应新变化的时刻,中央电台许多老同志给予我极大的帮助,时任工商部副主任的杨伟光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1981年,天津市工业系统全面完成了生产任务。为了第一时间把这条消息传播出去,1982年元旦晚上我来到天津市统计局采访。临近午夜,当得知1981年天津取得全年工业总产值206.2亿元的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同期增长6.4%后,我当即给中央电台编辑部传回了260字的短消息《天津市全面完成去年工业生产任务》。可第二天中央电台的重点节目并没采用,原因就是稿子写得太平淡,缺少宏观意识。于是,1月2日上午,我经过反复提炼主题,重新改写了稿件,突出了导语,增加了具体例子,改变了第一稿的空洞无物。随后,第二稿在《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先后播发。
这件平常的小事引起杨伟光同志的重视,他撰写了稿评《这条消息重发得好》,刊登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播业务》上。他点评道:相比第一稿的内容单薄,第二稿用事实说话、文字简练、特点突出,能给人留下较为鲜明的印象。“我们并不提倡大家都来重发稿件,而是说记者对自己的稿件要认真负责,深入采访,反复推敲,精心写作,努力提高稿件质量。”
杨伟光同志的鼓励,让我获益匪浅,也从中悟出了精益求精的新闻职业精神。此后,我养成了将播发稿与原稿比对、发稿后再思索的良好习惯,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三、让央广驻地方记者为央视供稿
1985年7月,杨伟光同志从中央电台副台长岗位,调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1991年12月出任中央电视台台长。他担任中央主流新闻媒体一把手后,工作更加繁忙,责任更加重大。但他与中央电台驻地方记者的关系并没有疏远,而是越加密切,联系双方的纽带仍然是新闻稿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在国内各地没有记者站和驻地方记者,《新闻联播》节目的口播文字消息靠中央电台驻地方记者提供,电视新闻片依靠地方电视台供稿。那一段时间,中央电台驻地方记者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大量文字消息,每天都有几条稿件。后来,《新闻联播》节目取消了文字消息栏目,中央电台驻地方记者不再为其供稿。但杨伟光台长每天都认真收听中央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从中捕捉新闻线索,发现好的地方新闻稿件,就让央视新闻中心索要文稿,再让地方电视台配上视频影像,在《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为此,上世纪90年代,时不时就有天津电视台的负责同志向我转达杨伟光台长的要求,把我的稿件配图像后传给《新闻联播》节目组。1995年2月17号,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了我采写的消息《天津开发区不搞跑马占地》,报道了天津开发区珍惜土地资源,十年滚动开发利用土地16.8平方千米,吸纳外资30亿美元,取得了国际一流的土地开发利用效益和效率。稿件播出不久,杨伟光就让天津电视台来要稿子、配图像,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恩师身居台长高位,还为一个具体节目收集选题组织稿件操心,他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兄弟媒体一线记者的关注,着实让我十分感动。于是,我和天津电视台领导商量,今后我采写的重点新闻稿件,在传发中央电台的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一份文字稿,他们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让记者前去采访,给中央电视台供稿。此后,一些以我提供文字稿的电视新闻稿件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虽然字幕上没有我的名字,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这样可以让恩师省点心,也算学生对恩师的报答吧!
而今,恩师已经溘然长逝,作为当代中国新闻界媒体改革发展的领军人物,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他为人至诚至善,工作兢兢业业,于宏观管理之中求微观操作的亲历亲为,种种改革新意流淌于媒体创新发展理论的字里行间。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心胸开阔,光明磊落。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干部。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刘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