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匠人营国与中国礼制文化在平遥古城中的体现

2015-05-30 10:48:04邢锦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等级制度

邢锦

摘 要:《考工记》中记载建筑的文章成为周人等级观念和礼乐制度的载体。其中“匠人营国”重点不在讲解营造技巧,而在于营造等级制度。这种严格的建筑方法处处体现着古代王朝井然有序的礼制文化,并且被汉代至清代大部分王朝的都城所沿用。对古代都城建筑的营造与中国古代礼制文化进行研究,选取平遥古城为案例,从方向、位置来确定城市构图,研究井然有序的棋盘形道路和“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布局是如何将礼制、政治、生活融为一体的。

关键词:城市布局 等级制度 礼制文化 平遥古城

“匠人营国”记载了中国的礼制文化在建筑方面的表现。经调查,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代都城遗址中,很多在平面布局上都表现出共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也就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规划体系。匠人营国的城市格局,虽然是对周朝的建筑描述,但这种严格的规定和营造技巧在周朝之后的历代王朝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原地区的古代都城不仅数量巨多、具有代表性而且历史线条比较紧密,不免看出,许多古城建筑都以都城布局规划体系的理论为指导并应用于建设实践当中的。

“礼制”伦理思想起源于表现权利的拥有和集成的祭祀活动,“礼制”的功能表明了与国家权利的渊源关系。而这正为儒家思想能够在百家争鸣中成为伦理思想的主流注入了历史伏笔,“礼制”的形成在其渊源上就是和权利的宣扬联系在一起的。由此研究之后的古代都城,可以看出历代王朝的国家权力和宣扬都是在都城的建设上和形态上体现出来的。如果说“礼制”是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保障了权利宣扬和合法集成的核心价值实现,那么“匠人营国”则是在物质基础的层面上指导了“礼制”在都城营建上的实现。

平遥古城距今已有两年多年历史,它是根据中国传统的“礼制”文化建设起来的,具有布局严谨的特色,平遥古城非常完整的保存了当时的城墙、城门、学堂、民居、庙宇、商铺等等古建筑,生动且真实的反映了中原地区经纬分明、中心对称、中规中矩、正派端庄的城市构图,充分的表现了中国的礼制文化,表现如下:

一是古城的规模。古城“方三里”。在《匠人营国》中记载“国度方九里,侯郡方五至七里,县城方圆三里”,而平遥古城属于县级城市,遵循等级及规模。在中国古代城市的规模构建中,因为国家的礼制文化有严格的规模和标准,是不能逾越的,国家规定县城的规模一般方圆三里,平遥古城正合乎这一“礼”序等级。

二是古城的整体规划。古城在整体规划上体现了“左祖右社”、“辩方正位”的思想。所谓“左祖右社”是指宫殿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禝,左右对称。所谓“辩方正位”是都城规划、建设、管理的布局有正位的要求。在平遥古城的规划上,无论是整个古城区,还是民居、商铺、宫殿、四合院等,尽在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且将天、地、人、建筑和谐的规划在一起。具体来看平遥古城突出中心线、追求左右对称、强化中轴、有着面朝南方之礼。平遥古城中处处可见左以文庙为首、右以武庙为首的建筑风格,这种“左文右武”的文系建筑和武系建筑正是恪守“礼制文化”的表现。

三是古城的空间布局。平遥以南大街为中轴,市楼为中心点,形成了四条大街、八条小街、七十二条蜿蜒巷子为网络的道路布局,从整体上看与城墙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图形,四通八达、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布局上井然有序。城市为水平式空间,天际线起伏沉稳而富于变化,街巷路窄而墙高,店铺建筑立面造型华丽、丰富而统一和谐。外观古城是一个封闭的城堡,只有青灰色的城门和高高耸立的城墙,但是走进古城,色彩绚丽的庙宇建筑四处可见,五彩斑斓的文物古迹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平遥古城空间布局如此严谨完整又不失巧妙,是中国礼制文化真实生动的表现。

四是古城的传统民居。平遥古城的民居建筑是众多建筑中集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为一体的民居建筑。这里的建筑不仅与“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并且具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古城中的民居多为四合院,其院中有院,一般一座民居可以含有两到三个小四合院,每个院子普遍是由大门、屏风、影壁、正房、偏房组成,每一个院落都是一进院比一进院高,按风水观念有“步步高升”之意。其中正房坐北朝南,不仅有面南之礼,并且可以保证房屋充分晒到阳光极具实用价值。这里的房间一般南北较长,东西较短,成长方形态。由于院落的层层加高,在外观上形成封闭的格局,有助于抵御北方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的影响,集艺术价值、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风水观念为一体。闭合式的建筑有“聚财”之意,在四合院中处处可见石制元宝雕塑也正是财富的象征,老百姓称这样的院落为“喜合”。

平遥古城的城市布局在空中看像只乌龟,市楼的中心线就是乌龟的脊背,这正是人们所讲求的风水的习俗,所以平遥人有句俗话:“走走龟背背,享福一辈辈”,意思是讲走在平遥古城的道路上会得到幸福美满的祈福。

纵观以上全文,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无论是城市的官方建筑,还是民间住宅,或者商铺庙宇等建筑,都是严格的按照种种礼制文化来建造的,这其中有属于封建礼教的,也有属于易学风水的。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典范和代表,是对礼制文化的明显体现。

参考文献:

[1] 孙丽娟.考工记·营国制度与中原地区古代都城布局规划的演

变[J].中原文物,2008(06)

[2] 焦泽阳.周“礼制”与《考工记·匠人营国》对早起都城形态

的影响[J].城市规划学刊,2012(01)?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等级制度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出台 打破技术工人成长“天花板”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3:38
浅谈魏晋南北朝服饰中色彩体现的等级制度
戏剧之家(2018年7期)2018-06-13 10:07:56
荀子礼法等级秩序思想与现实主义比较探析
北方文学(2018年8期)2018-04-22 13:53:52
浅析“三言”“二拍”中的义仆形象
探究“鸡豚狗彘之畜”背后的深意
明清时期门饰文化中的等级制度体现
清朝嫔妃等级头饰色彩研究
艺苑(2017年3期)2017-07-14 09:47:42
论拉斐尔前派的绘画风格及技巧
青年文学家(2017年8期)2017-03-31 09:41:28
从国君称呼看春秋战国时的“礼崩乐坏”
【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