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合作制造模式的改进效果分析

2015-05-30 12:46张晓瑞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成套设备弊端优化

张晓瑞

摘 要:传统的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合作制作模式在我国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劣势和弊端也愈加明显。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合作制作模式的发展,列举了其优势和弊端,然后就如何对传统合作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合作制作;弊端;优化

中图分类号:TG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5-0109-01

为了提高我国冶金设备质量水平,推进我国冶金产业的发展,我国钢铁企业在近些年加大了对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和先进冶金技术的引进力度,并研究出一套“联合设计-合作制造”的合作制作模式。这种传统的合作制作模式在投入初期收到了不错的监制效果,在保证设备质量、减少中外双方沟通障碍中都发挥了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然而这种传统合作制作模式发展到今天,工期和成本难以控制、专利外泄、管理程序繁琐、缺少有效的制约体系等弊端逐渐凸显出来,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并积极寻求改进和优化措施,建立一套新型的合作制作模式。

1 传统合作制作模式的发展

我国冶金产业最早引进大型现代化冶金设备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当时有很多项目引进了炼钢连铸、热轧、冷轧和钢轨生产线。通过“全套引进”的模式,将先进的冶金技术和冶金设备引入国内,大大提高了我国钢铁生产水平。虽然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保证设备制造的技术、质量、交货期等,但需要付出极高的引进费用,使这种引进模式的性能投资比大打折扣。

21世纪初期,我国冶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钢铁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冶金技术和大型设备。为了解决全套引进成本过高的问题,我国钢铁企业只从外商引进主要的生产线技术,部分设备由国内制造供货,其他设备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制造。我国钢铁企业渐渐用“部分引进”的方式取代了“全套引进”。这种“联合设计、合作制作”的引进方式既减少了设备的引进成本,又依靠外方监制保证了设备质量,得到了国内各大钢铁企业的认可和采纳,并一直沿用至今。

2 传统合作制作模式的优势

2.1 保证冶金设备的设计和质量

传统的合作制作模式虽然采取的是“部分引进”方式,但包括设备设计、生产工艺和关键设备等重要的生产线技术都是从外商处进口的,然后再在国内进行制作、装配和供货。因此,设备的加工制造基本都是在外方专家的监制下进行的,设计和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2.2 减少中外双方的沟通障碍

在设备生产制作过程中,外贸公司质量部门会派遣监制专家进行监督。监制专家一般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准,在语言沟通中也不会存在障碍,所以能够成为设计者和制造者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一旦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出现设计、质量上的问题,监制专家可以及时与制作者和设计者进行协调,解决图纸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设备制造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3 外方监制可以提高监制效果

为了提高设备生产制作的效率,充分发挥外方监制的作用,外方监制专家一般被赋予了很高的权限。外方监制在监工时会对制作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会轻易放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质量问题。而制作人员在外方监制的监督下也会提高对外方图纸的重视,不敢敷衍了事。

3 传统合作制作模式的弊端

从传统合作制作模式十余年的实践效果来看,外方监制费用过高,成本工期难以协调,整体效果不断下滑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而且随着近些年来中外业务和产品数量的增加,制作人员们对外国图纸的态度有了不同程度的松懈,外方监制的监制效果大不如前。

3.1 产品质量受制造厂家影响大

传统合作制作模式在得到设计图后会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制造厂家。所以,制造厂家制造水平的高低会对设备质量的好坏造成直接影响,即便对同一设备而言,各配件制造过程的精细与否也会影响到最终质量。制造厂家有时会因为追求工期等原因而难以保证质量,这些问题如果被外方监制忽略很容易对设备的投入使用造成影响。而且由于制造过程较为繁琐,管理环节较多,一旦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很容易出现专利外泄的情况。

3.2 难以形成有效的制约体系

对于钢铁企业外包给其他制造厂家的业务,一般都在合同中规定不得免除国内合作制造厂家对设备质量应付的责任。如此一来,虽然外方监制拥有很大的权限,但并不是必须承担很大的质量责任,对外方监制难以形成有效的制约,对其考核工作也更难以进行。另外,对于国内的合作制造厂家而言,对一些质量上的小问题有时会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但对于外方监制而言,一些产品质量中的细节问题也会勒令制造厂家进行调整,不允许产品出厂,双方往往因此产生摩擦,难以协调。

3.3 监制工期和成本难以控制

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在制造、安装、调试和试生产等各个阶段都需要外方专家进行监督和指导。而外方专家与中方工厂签订的合同多是按日进行工资结算,并且很少明确对工作天数进行规定。所以外方专家往往会拖慢制作进度,存在磨工的心理,造成监制费用超出预期,增加了监制成本。另外,如果外方专家专业素质较差,不仅会造成监制成本的增加,还会在监制过程中经常出现漏判和错判的现象而影响制造进度。

4 如何对传统合作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

4.1 做好分包计划,保证设备质量

提高制造厂家的制造水平是提高冶金设备水平的基本保障。为此,制造厂家要加强日常管理,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和工作热情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制造队伍,并通过完善监督和审核制度对制造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掌握。对于要外包的设备,首先要对设备制造计划进行全盘规划和统筹,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划分出需要分包的计划;然后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制造厂家,并保证招标过程的公开和透明;最后,对外包的厂家要做好信誉评价,对制造厂家的企业信誉、硬件水平、制造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外包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4.2 加强外方制约,保证工期成本

为了改变对外方监制制约力较差的情况,钢铁企业要注重与外方的合同谈判,争取能够将外方监制人月数包死,避免外方监制因为个人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监制成本的浪费。如果难以谈妥,可以按照整机交货的方式进行采购。这种方式能够将人民币费用和外汇绑定在一起,国内制造厂家和外商联合投标,使供方由传统合作制造模式的双供方变成外商单供方。这样一来,外方必须对设备的设计、制造、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盘考虑,实现对工期的合理分配。也有效的避免了外方监制将小问题放大化、拖延工期的情况,保证了制造工期。

4.3 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制造成本

通过引进合同采取国际招标,使不断压低报价成为外商竞争的主要手段,以此改变传统合作制造模式中制造成本较高,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外商们由于以较低价拿到了订单,只能通过减少浪费,加强控制实现对成本的限制。所以在制造设计过程中,外方专家必须更多的考察和使用中国的材料。这样不仅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还减少了图纸转化带来的困难。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外方企业也必须通过加强对职工数目的控制,提高职工工作效率等方式控制成本,避免和遏制了外方工作人员消极怠工的情况。最终,买主业主可以从中受益,在降低了制造成本的同时,还保证了设备质量和制造工期。

参考文献:

[1] 万险峰,刘启龙,罗厚斌,等.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合作制作模式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方案[J].湖南有色金属,2012,(4).

[2] 谢启川,袁秉文,安振国.冶金设备国产化存在的问题[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

[3] 陈克.引进大型冶金设备的技术成套方式与投资控制[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0,(1).

猜你喜欢
成套设备弊端优化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跟踪导练(四)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