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杨
2014年是深改元年,是一个分水岭,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趋势性变化。与此同时,经济增速下行至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水平,也引发了一些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关注和担忧,西方媒体出现“崩溃论”“刺激论”等论调。
这一年对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而言,也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那就是向海外受众报道与经济新常态有关的重要财经新闻,并做好各种解释,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变化。经济报道具有相对较强的专业性,读者群也相对较狭窄。而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要确保既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又让读者能看懂本已不易,更何况要在新常态之下向海外读者解释好新常态、报道好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展,确实颇具挑战。
过去一年里,笔者参与报道了“两会”、经济新常态各种重要进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年终经济盘点等新闻,并围绕新常态、深化改革、海外各种论调等议题,组织策划了一批对外报道稿件,主要以英文报道为主。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借此抛砖引玉。
一、抓重要动态、抓热点新闻
既然是对外报道,所谓“重要动态”和“热点新闻”,应该是海外市场、舆论和海外读者关心的中国财经动态和热点。抓动态、抓消息,可以让我们通过最新发展、最新数字的比较,向海外受众呈现中国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这要求编辑记者既要有国内财经热点的视野,还要有通盘考虑国际经济热点的大局观,也即“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就曾提出“做对外报道,一定要关注国际市场、国际舆论、国际关切。他们关心什么、有什么动作,然后反过来指导我们的报道,调整报道思路。”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放缓程度、政府稳增长对策、改革措施、移动互联网及相关技术设备、互联网金融、低迷楼市、地方债务、高铁出海、一带一路、股市上涨、中国加强监管反垄断等,都是海外关注的热点动态和新闻。因此在日常报道中,我们密切关注采写这些方面的新闻。
二、中國故事、国际表达
对外报道面对的是海外读者,因此要分析海外受众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运用国际通行的话语表达方式进行报道,这就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要贴近海外读者,始终把一个事实放在心上,即普通海外读者对中国经济知之甚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一些经济名词、政策和现象毫无了解,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更是一头雾水。按照新华社外国改稿专家的看法,海外普通读者对中国的认知能力相当于12岁的孩子。因此,要把海外读者当成“小学生”,在做对外报道时多提供丰富的新闻背景,要把中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海外读者听,让他们能看得懂。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对外报道时需要解释的问题包括:新常态和老常态分别是什么、新常态的概念起源于哪里、新常态的说法如何开始在中国兴起、为什么经济老常态无法持续从而步入新常态,等等。从2014年5月以来,我们在大量有关“新常态”的稿件中,不断向海外读者解释这些问题,并提供各种背景。比如,10月3日的稿件Xinhua Insight: Discovering Chinas new, normal growth(《新华视点:发现中国新常态增长》),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老常态”无法持续的原因、什么叫“潜在增长率”、什么是人口“刘易斯拐点”等;11月16日的稿件Xinhua Insight: World needs to understand Chinas new normal growth(《新华视点:世界需要理解中国“新常态”增长》),援引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关于新常态特征的阐述,新常态和老常态的差异等,稿件被路透社等外媒外电采用。
三、兼顾时效性、专业性
一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海外市场对中国的一举一动十分敏感。这要求经济对外报道时,要确保重大财经消息的时效。比如,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意外宣布降息,因为盯得紧,我们于18:39:12发出了FLASH: CHINAS CENTRAL BANK CUTS INTEREST RATES(《特急讯:中国央行降息》),时效第一。随后,美联社、彭博社、路透社、CNN等媒体也抢发急讯。因为新华社是中国的,抢在第一时间发出快讯是应有之义,相反,如果时效落后,就会造成工作的被动。另一方面,经济报道充满各种数据和分析,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我们在用英文向海外报道中国的财经新闻时,要十分注意使用专业的说法和既定的用词,否则让人费解,更可能闹笑话。经过数年积累,新华社对外部经济室已与多数海内外知名投行建立了工作联系,能在第一时间拿到各个投行的经济分析评论和报告,比如汇丰、美银美林、瑞银证券、德意志银行、中金、摩根大通等等,这些评论和报告既有中文版,也有英文版,对我们提升经济对外报道的内容、专业水准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央行降息后,我们从降低融资成本、楼市、利率改革、不利银行业绩等多个角度进行系列解读,这些解读稿得到投行报告内容的有效支撑。
四、见人见事,多讲故事
美国作者布隆代尔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说,我们经常忽视一个读者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事实上,《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西方财经媒体,除了向市场和投资者提供深刻的宏观政策和经济数据分析外,经常向普通读者还原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展现许多有意思的经济人物。而经济人物,可以是“小人物”,可以是“热点人物”,也可以是政府官员。人物无论大小,总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也总是生动的,能让海外读者产生共鸣。经济故事可以是“好的”(所谓正面),也可以是“坏的”(所谓负面),但故事一定是充满戏剧性的、有趣的,包含着冲突甚至争议。西方新闻价值观认为:冲突产生新闻。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不管是人物还是故事,对外报道时,我们始终强调两点:一是要把看似地方的人物和故事,与中国的宏观经济结合起来,与经济新常态结合起来,以小见大,虽然写的是地方,但实际写的是整体中国经济。二是人物和故事要尽可能有一些生动的引语或细节,以此增加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比如,我们在2014年12月29日播发的新常态年终稿Yearender-Xinhua Insight: A bet, a joke and Chinas economic new normal《新华视点:一个赌局、一个自嘲和中国经济“新常态”》)就以小见大,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中国经济新常态。雷军和董明珠的10亿赌局、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冯仑有关“小三”互联网经济取代“正室”房地产的自嘲,展现了互联网经济崛起、传统工业产能过剩和楼市低迷之下的经济“新常态”,有冲突有故事,比较有趣,可读性较好。
五、善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媒体融合
面对社交媒体兴起、传媒格局剧变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传统媒体的对外报道亟需变革,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有观点认为,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传统媒体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可以扩大覆盖面、提升传播力,可以建立与用户的互动沟通渠道,更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重塑传统媒体的报道。由此,我们重新定义新闻产品的制造流程,包括策划、采写、落地等,以便及时、专业、更好地对外报道中国的财经新闻。这方面,我们仍然在不断探索、尝试,也有了一些心得。以标题的写作为例,标题是文章的“文眼”,在信息过载、碎片化的年代,很多人习惯“浅阅读”,标题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读者是否有兴趣继续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确定一个吸引人的、简洁明了的标题,至关重要。比如,2014年9月20日播发的稿件Xinhua Insight: Chinas green, green energy of home(《英文新华视点:绿色能源革命占领中国屋顶》),标题简洁,用词生动,较吸引人,被英国BBC网站、《上海日报》等采用。
六、围绕海外论调,加强策划,积极回应
2014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楼市低迷、地方债务高企、产能过剩三大问题困扰着中国经济。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各项数据创下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差状况,海外出现了中国经济“崩溃论”、类四万亿“刺激论”等论调。为此,我们积极策划,分批次采写了一系列稿件进行回应。比如,2014年4月7日播发的英文评论China Voice: China economy needs no stimulus(《中国声音:中国经济无需所谓“刺激计划”》),积极回应了西方关于中国是否会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重大关切。路透社专门就英文评论播发稿件,一半以上篇幅引用新华社的这条评论,六处为直接引语。这些稿件帮助稳定海外舆论对中国经济和宏观政策的合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