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说》中大而化小的“说”的艺术

2015-05-30 21:20李雪锋��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千里马统治者伯乐

李雪锋��

[摘要]分析《马说》中韩愈如何将“为什么杰出的人才总是遭受压抑和摧残,是社会真的缺少人才还是用人者不会用人才”这样的大问题大而化小,从而体会文章简洁精练,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看似写马,实则写自己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韩愈大而化小说理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42

《马说》本来要处理的最基本的命题是:为什么杰出的人才总是遭受压抑和摧残,是社会真的缺少人才还是用人者不会用人才?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从古至今就被很多文人墨客所提及,那么韩愈是如何将这样的大问题大而化小的,又是如何通过短短的二百多字,在众多的文章中脱颖而出的?

一、寓言式的说理

寓言式的说理是一种高级的比喻说理形式,它使抽象的思想有了较为形象的思维的拐杖,并且使说理更具有艺术表现力,使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论说文有了鲜明的形象性,增强了说理的雄辩性,也使文章更加精练简洁。

从《马说》全文来看,整体上韩愈是采用直接借用千里马故事的方式来对故事本身进行正反面分析,即从千里马的识别方式、喂养手段入手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一个寓言故事它本身所包含的道理,正是作者要阐述的道理。但是,韩愈的创新就在于他对故事的分析并不是停留在现成的寓意上,而是充分发掘了故事的新意。寓言的原意是千里马难以从外表来识别,要识别一匹马是否千里马必须要给予它能够发挥天赋的一系列条件,“以貌取马”只会让千里马埋没在普通马匹的行列中。就此,韩愈将其引申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这样,整个千里马的故事就不再只停留在识别千里马不能光从外表去发现。也进一步揭露了一个现实,明明是人们不懂得如何去创造条件发挥千里马的才能,却反过来责怪天下无千里马,之所以称之为寓言,也是韩愈试图通过这个千里马的故事来反映杰出人才受压制、受摧残的现状。

更具体而言,韩愈也通过这一现状来试图阐释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进行了抨击。他希望统治者能够重用人才,发挥每匹千里马自身的天赋和才能。从韩愈自身角度来看,不难发现,这也暗含了他对统治者的寄托。韩愈十九岁就开始参加进士考试,一连失败三次,连续三次吏选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却都没有得到回复……逆境中的韩愈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自己不能得到重用,为什么人才总是被埋没,于是写出了这样一篇《马说》,在揭示人才被埋没的原因的同时,也表达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与控诉。

二、先声夺人的逻辑

韩愈在开篇就讲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种先声夺人式的手法在古典散文中也被称作“先立地步”,就是将自己的大前提以一种毋庸置疑的语气加以强调,这样就能够避免在逻辑上产生的一些尴尬而干扰了对文章主题的阐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从字面意思很容易了解为“先有伯乐才有千里马”,但事实是不管是否有伯乐,千里马早已经存在。那么到底怎样去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这对于全篇的解读都很关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理解这两句话的逻辑关系,关键在于“有”字在两句话中的含义。“然后有千里马”的“有”强调的是“发现”,“而伯乐不常有”的“有”则更多的是“存在”的意思,即伯乐的作用在于发现千里马,千里马是时常存在的,但是能够发现千里马的人却少之又少。在此之外,韩愈又紧接一句“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句又从反面去说理,强调千里马不仅不被发现、重用,反倒被压制,处处遭受苦难,默默死去。

这样在读者看到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还在思考是否合乎逻辑之时,韩愈就已经用接下来的话将读者带进了他的思路里,让读者有一种“确有其事”之感,这其中透露的作者的智慧与写作技巧是韩愈文学成就的表现之一。再回归文本,其实这中间不乏韩愈对千里马的惋惜之情,也是他对自己处境的惋惜。

三、层层深入的情感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在此句中,韩愈的情感已经在细节之处表露无遗了。一个“辱”字,可见韩愈对千里马在奴隶手中的一种叹息和愤怒,觉得这样的遭遇对于千里马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字里行间也透露出“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无奈和苍凉之感,他对千里马的惋惜之情表露无遗。紧接着一个“骈”字,表明了千里马不仅不被人们所认识、发现,而且竟然“成批”死去,这也是韩愈对自身观点的再次强调,世上不缺千里马,少的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而且就算千里马死去,也死的极为讽刺,“骈死于槽枥之间”。而“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是对养马者的一种控诉,养马者不能满足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条件而以对待普通马的方式去对待千里马,最终使它不能将才美现于外,日行千里的能力也完全不能施展,最终连普通的马匹都不如了。

韩愈的《马说》简洁精练,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看似写马,实则写自己,短短两百多字,体现的不仅是古人的说理技巧之高超,也体现出古人精湛的智慧。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千里马统治者伯乐
WILD RIDE TO XANADU
千里马无须伯乐证明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伯乐之子按图索骥
伯乐传道
爱跳的“千里马”
汉朝统治者的哲学观对汉代服饰的影响
追踪迈锡尼文明:拉科尼亚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