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爱生 武发扬
摘 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着就业歧视、社会保护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也影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文章引入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公平就业”概念,从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指标及中间变量的公平就业模型,依据模型对若干外因潜在变量进行分析,解释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非农产业人员就业的社会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公平就业 就业保障 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84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2-014-04
我国城镇化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2.6%。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加快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对我国城镇的经济、就业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而就业始终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之一,是每个劳动者经济福利的最重要来源。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我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城镇规模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如果无法解决这部分人群的顺利就业、充分就业与公平就业问题,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并最终影响到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劳动者就业权利不平等,尤其是对农民就业的制度性歧视和社会性排斥仍然存在。劳资双方的权利严重失衡,许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其中的劳资双方的权利失衡是公平就业缺乏的重要表现。在此,公平就业是指国际劳工组织2008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拓展了“体面劳动”的基本内涵,强调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间的公平关系,而这种公平关系正是劳动者良好的就业和工作环境的重要保证。也只有通过公平就业,才能确保劳动者获得充足的经济保障、社会地位、个人发展并树立自尊。
从近年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过程来看,他们一直面临着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排斥(白南生,2012),也面临进城后定居难,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问题(吴晓燕,赵普兵,2013)。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最重要根源都在于公平就业的缺失。那么在今后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回答这一问题需要首先从理论上解决何为公平就业?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基于此,本文从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公平就业理论”出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平就业社会决定因素理论框架,分析模型构成、变量选择依据与测量方法,并结合城镇化这一重要的背景,论述这一模型所具有的政策价值,为进一步实证分析公平就业的情况奠定理论基础。
一、理论设计
(一)文献回顾
为建立适合的理论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平就业问题,需要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确保建立的模型具有牢固的理论先验性。在学者的研究中,李强通过对农民工和社会分层的研究,认为在城镇化的就业过程中,农民工面临着绝对剥夺的现象,在经济收入、福利保障方面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程名望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认为农民工面临着收入不公平问题,并且在户口、子女入学、就业机会等方面受到歧视。Kevin Hong lin Zhang etal的研究证明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但也存在一系列就业问题。保罗·诺克斯认为在城镇化过程中,“非正式部门”工作的人,由于受到严格的劳动分工,面临着住房拥挤、城市服务匮乏、贫困等问题。蒲文彬认为转入非农产业的农民工存在收入偏低、缺乏社会保障、不能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等问题。另外,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就业问题的产生做了相关研究,蔡昉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存在户籍制度的阻碍,这是就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乔明睿、钱雪亚、姚先国则认为要彻底消除户口对城乡劳动者就业差异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取消“农业户口”就可以实现的,就业问题的产生还存在其他多方面的原因。辜胜阻、杨威通过对相关就业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强化创业技能培训,建立创业专项扶持基金,减免创业税费等措施,扶持农民工创业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综上,相关文献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公平就业问题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的层面上,在当前农村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公平就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在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非农产业就业时,公平就业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化;社会因素影响公平就业水平的路径关系如何进行衡量;各个社会因素对公平就业水平的影响程度如何,怎样进行量化和测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引入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并且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模型分析。
(二)理论设计
公平就业是理论模型建立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需要先对这一概念的内容与表征进行界定。公平就业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和雇员之间公平的关系。这一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在2008年提出,是对体面劳动概念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而“体面劳动”的概念,是由国际劳工局局长胡安·索马维亚在1999年国际劳工大会上所作的名为《体面的劳动》的报告提出的。后来国际劳工组织对概念进行了完善,其基本含义是,“体面劳动是指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 其核心是工作中的权利、就业平等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公平就业包涵了体面劳动的概念并对体面劳动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意味着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体面的、不受歧视的工作机会,和国家社会对其劳动关系的充分保障等。
“公平就业”是体面劳动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它适应了全球化过程中雇佣关系的变化,为劳动者提供更周全的保护。能否实现公平就业,关系着一个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健康与否,并意味着劳动者在工作中能否受到足够的保障。公平就业的缺失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并最终影响到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因此有必要对公平就业的概念进行分析,并依照概念衡量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就业水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建议。总的来说,公平就业概念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自由而不受强迫的劳动。雇员应该拥有自由的工作权利,应该摒弃所有形式的强迫劳动,比如抵制性劳动、奴隶劳动、童工、雇员权利失衡而不能或者不敢维护他们的权利等。这一内涵是对“体面劳动”概念中自由劳动的补充,它增加了雇员权利失衡的解释,认为雇员无法维护自身利益的情况也属于非自由劳动的范畴。因此要实现公平就业,劳动者就应该是自由而不受强迫的。
第二,合同条款中的工作保障和安全的雇佣条件。雇主和雇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在劳动合同中要保障劳动者工作的权利,也就是说在公平的劳动合同框架下,雇主不能随意开除员工,不能任意克扣和拖欠雇员工资;安全的雇佣条件意味着劳动场所必须是安全而有保障的,对于那些高危职业,需要有严格的生产安全保障,使雇员在工作时健康状况不受到威胁。
第三,收入公平。劳动者在工作的同时应当获得一定的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可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开支,这包括劳动者及其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平的收入还意味着必要的社会支持,例如国家为保障劳动者权益而设立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救助失业者和困难家庭而举办的各种福利政策等。
第四,社会保障。这包括国家的各项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政策。这包括为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的失业保险、为保障劳动者退休收入的养老保险、为保障女性劳动者而设立的生育保险、以及为保障劳动者健康而设立的医疗保险等。另外社会保障还包括国家举办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例如为劳动者提供的失业救助金、为退休职工提供的福利津贴等。
第五,工作中的尊严和尊重。雇员不会因性别、种族、肤色而受到歧视。当劳动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出身的不同和地域的差异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不会因为来自农村和来自城市的差别而受到歧视。每个人在劳动中都有人格尊严,并且这种尊严应受到良好的保护。劳动者男女平等,女性职工在就业过程中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从广义上来说,这种有尊严的工作不仅需要体制上的维护,更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支持,劳动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在本职工作内受到足够的尊重,在社会声誉中也不应该受到歧视和排挤。
第六,工作参与。雇员应参加工会,使雇员有自己的代表可以在监管框架范围内对他们的雇佣和工作条件进行协商谈判。
第七,富足和远离异化,工作不仅是一种生存的手段;相反,工作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扼杀人们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公平就业”以上七个方面的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不仅包含了体面劳动的概念,更增加了社会保障、工作参与和保障劳动者创造力等内容。公平就业理念的基本内容可以细分为诸多维度和指标,通过这些维度和指标的模型建构,就可以测量一个国家或群体的公平就业状况。
二、模型建构
(一)模型选择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简称SEM)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所以也称协方差结构分析(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一个完整的SEM包含了测量模式以及一个完全的结构模式。依此定义,SEM涵盖了一组变量体系,并在此体系里依据理论建立潜在因素之间的回归关系,同时建构潜在因素与观察变项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包括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其数学模型可用以下三个矩阵方程式来表示:
x=Λxξ+δ
y=Λyη+ε
η=Bη+Γξ+ζ
其中x、y分别是外因潜在变量和内因潜在变量的观察指标,而η是内因潜在变量,ξ是外因潜在变量,ζ是干扰项(潜在误差),B是内因潜在变量间的系数矩阵,Γ是外因潜在变量间的系数矩阵,ε是y的测量误差,δ是x的测量误差,Λx是联接x至ξ的系数,Λy是联接y至η的系数。
本文选取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公平就业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的考量:首先,公平就业作为一个完善的理论概念,包涵了众多的维度,因此传统的统计方法很难对它进行直接的测量,而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将公平就业作为潜变量,通过观察变量对其进行间接测量;其次,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处理多个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间的关系,从而科学的识别影响公平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后,结构方程模型引入了测量误差的变量,可以在研究公平就业的社会影响因素时,对测量误差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可以分为模型构建、模型运算、模型修正以及模型解释四个步骤。鉴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依据公平就业理论和SEM进行相关模型构建。通过文献理论分析的方法,构建关于公平就业的社会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而关于模型修正等相关步骤,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深入。本文旨在通过SEM路径分析,解释影响公平就业水平的社会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模型构建的思路与理论假设
在SEM中,根据变量的能否直接观测,分为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潜在变量虽然无法被直接观察,但能够通过观测变量的数据进行间接测量。公平就业概念由于存在多个维度,因此很难进行直接观测,属于潜变量的范畴。
所以,本研究在依据公平就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找出可以间接测量公平就业水平的观测变量,并结合若干社会影响因素,构建SEM,即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公平就业水平的社会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在SEM的诸多变量中,其中公平就业的相关维度是内生潜在变量,社会影响因素是外生潜在变量。假设社会因素对公平就业水平的高低有影响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分析出社会因素影响公平就业的路径,并通过对相关路径的验证和分析,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和政策建议。
(三)内因潜在变量的选择依据与设定
本文依据公平就业相关理论,将公平就业的概念分为自由的劳动、有尊严的劳动、工作安全与保障、收入公平、社会保障、工作参与和远离异化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是公平就业的六个不同维度。由于公平就业水平作为潜变量无法直接测量,因此需要找出可以间接测量其水平的观测变量。而以上六个方面可以通过观测指标进行测量,这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多变量分析路径,因此可以将这六个维度设定为SEM的内因潜在变量。在SEM模型中,包含了以上六个内因潜在变量和若干外因潜在变量,外因潜在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内因潜在变量,而内因潜在变量的量化指标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公平就业水平的高低。
依据公平就业相关理论,将公平就业的概念分为自由的劳动、有尊严的劳动、工作安全与保障、收入公平、社会保障、工作参与和远离异化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是公平就业的六个不同维度。由于公平就业水平作为潜变量无法直接测量,因此需要找出可以间接测量其水平的观测变量。而以上六个方面可以通过观测指标进行测量,这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多变量分析路径,因此可以将这六个维度设定为SEM的内因潜在变量。
在模型的测量指标选择方面,对于自由的劳动的潜变量的测量,根据其概念,选取强制性加班和每天工作时间两个指标。有尊严的劳动,意味着劳动者在工作中免于遭受各方面的歧视,因此,对该潜在变量的测量,选取性别歧视和户口歧视两个重要维度。工作安全与保障,根据该潜变量的概念,选取职业病发病率、工作安保措施、和工伤赔付三个维度。收入公平意味着劳动者能够得到足够的收入,因此对于收入公平的测量,选取月收入,工资拖欠,和对收入的满意度三个维度。在对社会保障潜变量的测量中,选取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密切相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三个方面。测量指标的变量分别为参加与未参加。工作参与,对于该潜变量的测量,分别选取工会与诉求表达渠道两个维度。
(四)外因潜在变量的选择依据与设定
在外因潜在变量的选择与假设方面,为了使假设更具有科学性,因此必须对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加以回顾,找出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国的公平就业水平。纵观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我国劳动力转移及其存在的问题方面,而这些问题中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发展失范的结果。总的来说,我国公平就业水平的高低,在社会影响因素方面,主要受到制度阻碍、社会支持、和社会排斥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从制度阻碍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与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有很大的关系(方运战,2012)。政府主导的渐进性体制转轨过程形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形成体制内就业市场和体制外就业市场的共存,而这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就业(彭文慧,2010)。而且制度上的阻碍不仅来自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更来自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拥有城镇户口的劳动者不仅几乎垄断了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而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也处于有利地位(乔明睿,钱雪亚,姚先国,2009)。另外户籍制度也对外来工造成了社会歧视,使劳动力市场存在社会公正缺失的问题(周大鸣,刘朝晖,2006)。这种以户籍制度为主的阻碍,严重影响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的生存状况,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时面临着各种问题。
从社会排斥方面来看,虽然我国《劳动法》第12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然而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社会排斥现象。这种社会排斥在这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均有所体现,并突出地表现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歧视上。它包括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城乡歧视等等(孙晓燕,2010)。歧视性的社会排斥现象使农民进城不易,增加了农民进城的就业风险,还会减缓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而这种社会排斥也使得农民工无缘于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加大了农民工就业和在城镇生活的难度,造成了公平就业失范的现象,这其中集中表现在住房、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李禄胜,2010)。因此来说,社会排斥现象一方面使农村转移劳动力无法实现就业市场上的公平就业,只能从事那些相对繁重和危险的职业,而另一方面又将他们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而没有针对流动人口的专门的社会保险实行措施,这也加剧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种就业问题的存在,不仅有悖于公平就业的初衷,对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和社会排斥相对的,是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社会支持因素。这种社会支持包括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针对特定群体的社会资本的提升、政府举办的公益性的就业培训和公会对灵活就业群体的支持等。社会支持对公平就业水平的高低有显著影响,例如在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下,劳动力信息机制运作的状况如何,对劳动者尤其是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和转移影响显著(朱秀茹,郑玉刚,2008)。另一方面,就业培训作为社会支持的重要方面,能够显著影响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例如接受一般培训的农民工比未接受培训的农民工收入高出11.49%,有技术职称的农民工比没有技术职称的农民工收入高出7.60%(赵亮,2011)。另外除了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培训之外,社会资本对公平就业水平的影响也相当显著。例如青年农民工的就业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偏低,且受其原有关系网络和新建关系网络以及组织化程度的显著影响(彭国胜,陈成文,2009)。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不难看出,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公平就业水平,主要受到制度阻碍、社会排斥和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这社会因素包含了多种变量指标并且能够被观测,通过指标的变化,可以对内因潜在变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平就业的水平。这种变量间的关系符合SEM建构的原则,并且对其影响路径也可以进行进一步检验。因此,可以将SEM的外因潜在变量定义为制度阻碍、社会排斥和社会支持三个方面。
其中X是后续问卷中的测量指标,是对每个外因潜在变量若干维度的赋值。本文假设每个外因潜在变量中包含五个测量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测量社会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用X1-X15表示。通过对测量指标取值的大小进行线性分析,就可以对社会因素影响公平就业水平的路径进行验证,并分析出其中的强弱关系,因此可以得到社会影响因素测量模型(图2)。
对于社会支持潜变量的测量,根据对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选取就业培训、就业服务网络、获取工作的渠道、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等四个维度进行测量。对于社会排斥的潜变量的测量,根据社会排斥的相关概念,分别选取政策歧视、社会歧视、公司不公正待遇等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对于制度阻碍的潜变量的测量,侧重选取争议颇多的户籍制度与就业制度,目的是探究户籍制度在现实情况下,对农民工的就业影响究竟有多大。
(五)模型相关路径的假设
结构模型是用来描述潜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解释与不可解释的变异等,主要通过路径分析以验证模型是否合适,分析潜在变量之间的协变性(共变性)、时间序列和因果关系强度等。因此在确定了潜变量之后,可以对模型的相关路径关系进行假设(图3):第一,假设制度阻碍对公平就业水平有影响作用,体现在影响自由劳动方面、有尊严的工作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第二,假设社会排斥对公平就业水平有影响作用,体现在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获得有尊严的工作、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享受待遇、影响收入公平等三个方面。第三,假设社会排斥对公平就业水平有影响作用,体现在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获得有尊严的工作、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享受待遇影响收入公平等三个方面。通过以上假设,可以确定各潜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SEM潜变量结构路径图(图3)。
三、模型价值
(一)模型的理论价值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引入了“公平就业”理论,并对该理论的发展脉络与理论价值做了初步探讨,在切合理论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引入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公平就业水平的测量指标,并对影响公平就业的相关因素做了初步探讨,形成了新的理论模型。文章在对公平就业指标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构建,对影响公平就业水平的各个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构建的公平就业模型也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本文构建了拥有完整测量指标和变量选择的理论模型,可以满足以后对公平就业水平的测量需要,并且可以测量公平就业水平的社会影响因素,为后续的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二)模型的实用价值
在实践层面上,本文主要关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公平就业问题,通过相关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可以找出影响公平就业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其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改善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状况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从而切实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其就业保障水平,改善其面临的公平就业环境。
总之,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大规模释放而进入城镇,这部分人群的面临着诸多就业问题,公平就业状况令人担忧。通过构建公平就业理论模型,并且从对模型的解释和分析中不难看出,这其中既有制度方面的阻碍,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排斥,同时社会支持的不完善也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实现公平就业是解决其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既需要农村转移劳动力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家在制度层面上政策的倾斜,更需要整个社会服务网络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平就业。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1162004)]
参考文献:
[1] 苏振华,蔡旭昶.劳动者的选择空间与劳动者地位[J].社会科学战线,2011(3)
[2] CDSH.Closing the gap in a generation: health equity through action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Final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
[3] 黄国稳,周莹,唐剑岚.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案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6)
[4] Joan Benach,Carles Muntaner,Vilma Santana (Chairs). Employment Conditions and Health Inequalities[R].Employment Conditions Knowledge Network (EMCONET). Final Report,20 September 2007
[5] ILO.Decent work in Asia:ILO activities in the region[R].Report of the Director-General in Thireenth Asian Regional Meeting,bangkok,2001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266000;作者简介:耿爱生,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武发扬,中国海洋大学2012级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保障。)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