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琼华
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集体负责任的态度。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及其将来事业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幼儿阶段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屡教不改”的宝贝
洋洋5岁了,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最喜欢玩玩具,家里的玩具数不胜数。每次从幼儿园回来,洋洋总喜欢在沙发上或地上摆弄自己的玩具。洋洋玩得不亦乐乎,可妈妈着急了,玩具到处都是,收拾起来又费一番工夫。妈妈想让洋洋自己收拾玩具。可洋洋哪记得这些,每次玩累了、玩腻了,也不收拾就跑去看动画片或干其他事情了。
有责任心的孩子会对自己的事情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能自己管理自己。案例中的洋洋只顾玩玩具,却不知道整理收拾玩具,是责任心缺乏的表现。
随着幼儿自我意识和移情的发展,1岁半左右的孩子自主性开始出现,依赖性逐渐减少,独立性逐步增强,孩子们的责任心便在此时萌芽。随着孩子逐步成长,他们的责任心会出现不同的阶段性表现。
责任心的发展阶段
阶段1 出生到18个月,培育信任感,为发展孩子 的责任心打下基础。
“长大了的小雯雯”
雯雯已经1岁了,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她已经会自己玩耍一些简单的玩具了。渐渐地,小雯雯不像以前那样总是要妈妈抱着或陪着。现在的她,即使妈妈离开一会儿,也能自己玩得很开心,因为她相信,妈妈一会儿就会回来陪自己。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特别是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需经历分层次、分阶段而又彼此承接互联的开放性、渐进性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矛盾冲突。矛盾解决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是婴儿期,雯雯正处于这一时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的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在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照料者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的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在这个阶段,父母亲切的面孔、微笑的眼神、温柔的拥抱都会给婴儿平静安全的感觉,都有助于信任感的建立。信任感是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品质之一,唯有对父母和周围环境感到信任,幼儿才会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并在探索中发展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进而为培育责任心打下基础。
阶段2 18个月到3~4岁,自主性发展的敏感期, 是发展幼儿责任心的重要时期。
“喂还是不喂”
乐乐已经长出好多颗牙了,妈妈也试着给小家伙喂饭菜,以前小家伙原本都“老老实实”地让妈妈喂,现在却越来越不“安分”了,非要自己拿着勺子吃,可是又拿不稳,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觉得还是自己喂省事。
很多家长在生活中经常面临这样的选择,究竟是喂还是不喂呢?采用“喂”的方式意味着剥夺孩子自我成
长的机会,孩子事事依赖父母,何来责任心?采用“不喂”的方式,幼儿的尝试可能会“漏洞百出”。其实,“漏洞百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父母不可对孩子要求过高。“不喂”至少为孩子提供了独立自主的机会,会减少他对父母的依赖,责任心也会在这样的尝试中逐步发展起来。
从18个月到3~4岁是童年早期。到了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自主感,逐渐学会自我控制。此时,父母要鼓励孩子的自主和独立,对孩子的态度要掌握分寸,容忍孩子的错误尝试,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这会有助于儿童独立自主人格特征的建立,而独立自主人格是发展幼儿责任心的重要基础。
阶段3 4至5岁,培养主动性,是发展孩子责任心的关键时期。
“帮还是不帮”
在妈妈眼里,轩轩一直都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这天,轩轩在玩新买来的积木,玩得很开心。吃晚饭时间到了,妈妈对轩轩说:“轩轩,把积木收起来吧,我们要吃晚饭了。”轩轩听了,二话不说,赶紧把积木放进玩具盒里。可是积木有点多,轩轩整理得有点慢,妈妈想帮轩轩一起整理,让轩轩早点吃饭。可刚一伸手,轩轩立马喊着:“妈妈,不用你帮助,我能行,我可以做好。”妈妈笑着对轩轩说:“轩轩真棒,真是妈妈的好宝贝”。
4到5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这时候,如果成人对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那么,孩子的主动性会得到激发,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这种积极性和进取心会激励儿童更为主动地探索和应对周围的环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管理、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发展成为一种责任心。这种责任心的培育对于幼儿来说,终身受益。
责任心的意义和作用
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心这一优良品质了解甚少,往往觉得孩子还小,培养责任心还早。有的家长一味地宠爱自己的孩子,替他们包办一切,使孩子在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都依赖父母,缺乏动手能力,没有责任意识,错过了责任心培育的关键期。
研究和实践表明,责任意识较强的孩子,能更好地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自律意识;会更主动地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也会更多地表现出帮助、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不仅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还会积极地对集体负责,乐意为集体服务。因此,一个富有责任心的孩子,能够管理自己、约束自己,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得到集体的认可,这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1.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发展,爸爸妈妈要逐步教会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且在做之前提出相应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但是不能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独立完成事情。多创造这样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
3.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
父母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积极采纳。这样能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不仅要靠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还需要自己的参与,进而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同时,鼓励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到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明白,逃避认错是于事无补的,而勇于承担责任,才是好孩子。事后,家长可带孩子购买与损坏物类似的物品,去朋友家赔礼道歉。
2.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幼儿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但随意性也很强,做事往往虎头蛇尾,不能专心地将一件事情完成。因此,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督促并鼓励孩子有始有终,以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4.努力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励幼儿加强责任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父母的榜样,更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培养幼儿良好的责任意识,父母应做有责任心的父母,对自己负责,对孩子负责,对家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父母言行的熏陶,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意识的人。
行动起来
责任心培养——听小故事
目的:通过阅读经典故事,让孩子加深对责任心的认识和理解,萌发幼儿的责任心。
试试这样做:向孩子讲述《洗厕所出身的邮政大臣》、《远涉重洋的一封来函》、《35个紧急电话》等经典故事,和孩子一起分析故事的情节,突出故事主人公的责任意识,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
责任心培养——角色扮演
目的:通过角色游戏,认识并理解游戏中每个角色特定的职责和义务。
试试这样做:在“娃娃家”里,提醒孩子在哄完“宝宝”睡觉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要照顾好“宝宝”,也要做好“家务”。在“百货商店”的游戏过程中,提醒孩子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不然“商店”里的东西有可能丢失。总之,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应提醒孩子有始有终,富有责任意识。
责任心培养——生活场景
目的:引导幼儿在生活场景中,关注负责任的行为,践行负责任的行为,在生活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责任心。
试试这样做:鼓励幼儿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物品。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买生活用品、做家务等。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