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菊平
参加今年的岗位培训时,福州十八中周华卿老师一堂“效果、效率、效益——也谈有效性教学”的专题讲座引起了我的思考: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如何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有所收获?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些看法。追求课堂的有效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实效性:课前的有效准备、课堂的有效组织、课后的有效作业。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课前的有效备课是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课前的有效备课体现在以下三点: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作用,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有效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但有些老师不能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出有效的目标,而是照搬、照抄参考书,这样往往会出现教学目标过高或过多的情况,会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解读教材的前提下还要根据学情来备课,从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明确、具体、科学的有效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难点,优化教法,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2、教学内容的有效
教学内容的有效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适量、适度上,还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质量上。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学密度太大,学生就像囫囵吞枣,嚼不烂,不能消化;如果教学密度小了,学生又吃不饱,感觉意未尽。所以不能“贪多勿效”,也不能“求少图便”。如果教学中用于低层学习任务的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时间过少,或是教师上课离题或用语罗嗦,都会导致教学内容质量低下,那么就无法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因此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根据教材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尽量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
3、教法的有效
教法的设计要灵活、恰当。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的效果是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只有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有效,课堂教学才会有效果有效率。如:在教学《变色龙》时,要深切理解警官的丑恶嘴脸,我就采用朗读表演法,让学生在人物的语言的变化中体会人物的形象,结果这一堂课学生表现的相当出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课堂的有效组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要做到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是保证课堂有效组织的前提条件。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更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两者的统一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勇于把课堂“让位”给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创设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进而体验课堂的真情真味,领略“无限”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其次要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这是课堂有效组织的基础。教学各部分时间的分配应在备课时就做好预计。但上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许多生成性东西是不可预见的,有时可能不是因为讲重点的内容而多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师应该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掌控时间,有时可能还需要对备课时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如果不能在教学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像脚踩西瓜皮,踩到哪就算哪,这样学生就不能系统地接受知识,使所学的知识中断,不能有效的链接,还有可能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教学质量就越高。因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再次教师本身也要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这是课堂有效组织的保障。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曾提出一个著名的“火把理论”,既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将会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效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来一位教师的好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当然也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课后的有效作业
课后有效的作业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延伸。布置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外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督促学生及时的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作业的布置也要讲求有效性。
首先,作业量要适度。练习不在多,而贵在于精。现在许多老师为了应试教育,大搞题海战术,使学生在题海中晕了头,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也会使学生对该学科失去兴趣,结果适得其反。
其次,练习要有层次性。作业布置不搞“一刀切”,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布置必须要体现出坡度和层次性,给学生选择的范围。由浅入深的练习有两个好处:第一,使程度较好的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第二,使层次较低的学生有选择性完成作业。这样既保证了优生在课后可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同时避免后进生不能完成作业的情况。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再次,练习要多样性。有单一的书面作业、情感体验类的作业、阅读欣赏类的作业、实践活动类的作业等,也可以布置由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等作业形式。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多层次、多层面的。它是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教学手段、教和学的主体等多方面最有效优化的结果体现。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平日教学,不断思考、总结、学习、不断反思,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