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冬梅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12-01
水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主要粮食作物,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故为迎合日渐增长的粮食需求量,积极落实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逐步提高水量产量,意义重大。文章以安徽颍上县为例,对其水稻生产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几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作为全球一个主要的粮食作物,有122个国家都有种植水稻,且超过全球超过50%人口都是以大米作为日常主食的,而就我国而言,水稻更是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尤其是南方地区。从本质上来将,水稻属于一种高产且稳定的粮食品种,有着较强的抗逆性与适应性,且栽培范围也比较广。如今伴随我国人口的逐步增多,有专家预测,到了2030年,需要生产超过1995年水稻产量的60%,方可满足那时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可见,充分挖掘出水稻增长潜力,研发新型水稻品种,推广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迫在眉睫。
1 颍上县水稻生产情况
安徽颍上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同时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县、我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我国生态农业生产示范县与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业标准化生产先进县。在该县,共有约151万人口与160多万亩的耕地面积,特别是水稻每年种植面积均在3.6万公顷左右,且产量可达27万吨。同时,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该县沿淮生态农业经济区的关屯、半岗与八里河、垂岗等乡镇,培育品种主要有协优332、协优9019与协优033、协优769、香籼等,且优质稻谷栽种面积也已经超过了90%。如农丰一号(协优9019)就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出来的一种既高产、优质又耐旱、耐高温的一种优质杂交新组合,于2003年就通过了安徽省的审定,后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的审定,并经安徽省区试与生产试验证实,该水稻品种有着较强的抗逆性,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较强,且经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检测,该品种水稻12项指标中有11项均满足了二级优质米的标准。此外,该品种还有着适应性广且稳定性好的优点;又以协优033与协优769为例,也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并于2011年通过了审定,同样具有较好的抗病性与品质表现,适合于全身培育栽种。如今,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人口的增长,现代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粮食需求与生产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故为满足人们对水稻粮食生产的要求,积极寻求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很有必要。
2 协优水稻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1 严抓壮苗培育
具体结合颍上县情况,选择适宜的协优水稻品种,如协优332、协优9019与协优033、协优769等,以此来确保水稻栽培的高产。同时,播种前需对秧田进行精整处理,施足基肥。一般情况下,大田用种量需控制在1kg/亩内,且秧田要适当稀播,而在移栽大田的时候,则需合理密植,把握“起身肥准、接力肥巧、断奶肥旱”原则。此外,对于湿润培育的一些秧苗,1叶1心到2叶期,需再次施断奶肥,大约30~45kg;而3叶到4叶时期,若出现叶色褪淡明显缺肥的时候,则需施接力肥,且施肥量控制在45~60kg间,直至秧苗叶色恢复正常后停止施肥;在栽种协优水稻前的3~5d,就可施起身肥了,且所施尿素量在75~90kg间,并以实现矮壮秧为准。
2.2 规范大田管理
水稻秧苗,自插秧至成熟期,均需展开标准化的大田管理。首先,大田前期管理,其管理工作多集中在秧苗营养生长环境管理方面,故该时期秧苗营养特点主要以氮素代谢为主,要想实现高产栽培,就需做到“促蘖促根生长,防止坐蔸”。如对于插秧时受损根苗,需让其深水返青,并在返青后采取薄露灌溉形式;另外,该时期在确保基肥充足的基础上,必须及时追肥,从而为水稻的后期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其次,大田中期管理,即拔节孕穗期管理,其营养特点主要表现为从由氮代谢为主发展到以碳代谢为主,为实现高产栽培,就可从“晒田控氮,促根保蘖,巧施胎肥,壮杆争粒,防止徒长”着手;最后,大田后期管理。该时期营养特点表现为以碳代谢为主,而高产栽培,则是为提升稻穗粒重,并逐步提升稻穗结实率等,以此来提升水稻产量,故该时期需确保秧苗的正常茁壮成长,最大限度减少秧苗早衰、贪青等问题的出现,以此来迎合高产水稻的栽培生产需求。
2.3 加大病虫害的防治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中,需严格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做到“统一播种期,统一病虫防控”,以此来实现水稻高产。首先,在育秧时期,需用强氯精400倍液做浸种消毒处理,减少稻瘟病与白叶枯病的出现。如条件允许,也可借助防虫网来育秧,避免秧苗受到稻飞虱的侵害,避免南方水稻普遍存在的黑条矮缩病的出现,若没有防虫网,也可在1叶1心期后做好强化预防措施,大约间隔5~6d就喷施1次药剂;其次,适当提升喷雾质量,把握防控时机。具体针对不同病虫害可能出现的地位与时间,选用对应的药剂,且在施药中也确保药液水量充足。同时,必须全面把握各种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适时、适度用药,在病虫害初浸染或还未蔓延时期就做好防治工作,尤其是在蘖盛期、破口初期与齐穗期做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并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施药时机與次数。
3 结束语
众所周知,水稻品种生产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自身品种遗传性,还同其所处地区光热等资源分布与配套的栽培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明确各地区的水稻生产发育条件与群体特征,制定出本土化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充分挖掘地区水稻产量潜力,提高水稻单产,逐步实现水稻品种的高产栽培,是今后水稻生产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洪文金,董绍斌,卓志斌,等.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协优152选育与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08):185-186.
[2]王欢,周强,梅凯华,等.水稻品种广两优1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4):56.
[3]王宝和,戴正元,周长海,刘晓斌,朱兆兵,吴诗清.杂交水稻协优336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2007,01:98-99.
[4]董道平.协优7954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04:119+113.
[5]吴健强,杨占烈,甘雨,黄宗洪,向关伦,潘建慧,郭慧.杂交水稻新品种协优385高产制种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12,0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