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15-05-30 06:51马艳清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马艳清

[摘 要] 根据对近几年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发生状况调查,结合腾冲的实际情况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064-0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2010年开始我县开始发生,是我县水稻生产中新发生的一种对水稻危害较严重的病害,它是由白背飞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该病具有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为害损失大的特点,水稻染该病损失率在30%以上。

1 病源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Fijivirus eoviridae)一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

2 症状特点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以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传毒为主,该病毒可侵入白背飞虱体腔和唾液腺,并在其中大量复制,白背飞虱一旦获毒即保有终身传毒能力;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亦能传毒,但传毒效率较低。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都可能发生,发病越早,危害越大,最终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秧田期感病,秧苗叶片僵硬直立,叶色墨绿,根系短而少,生长发育停滞;水稻分蘖期感病,植株明显矮缩,部分植株早枯死亡;水稻拔节时期感病,植株严重矮缩,高位分蘖、茎节倒生有不定根,茎秆基部表面有纵向瘤状乳白色凸起;抽穗期感病,植株严重矮缩,不抽穗或抽包颈穗,穗小颗粒少,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3 腾冲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和规律

3.1 不同年份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

该病自2010年在我县发生以来,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至2012年发生面积最大达384hm2,近几年通过加强科技宣传培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该病发生面积逐年下降,2014年发生面积240 hm2。

3.2 种植区海拔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关系

通过对我县海拔930-1700m水稻种植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表1:不同海拔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调查表

对其相关性做测定:水稻种植区海拔和病田率相关系数r为-0.95,水稻种植区海拔和病株率相关系数r为-0.88,说明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种植区海拔呈明显负相关,病害的发`生程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海拔1500m以下区域发生程度重。

3.3 不同水稻品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

对我县荷花主要栽培的四个水稻品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不同品种之间病田率和病株率无显著差异,一般管理水平差、氮肥施用量大、叶色浓绿的田块病田率高,发病程度重,反之则发病轻。

3.4 稻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关系

对荷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监测点不同发病田块稻飞虱百丛虫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对其相关性做测定:水稻稻飞虱百丛虫量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株率相关系数r为0.94,说明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稻飞虱百丛虫量呈明显正相关,即水稻田稻飞虱百丛虫量高,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株率亦高,其中有94%具有相关性,有6%是其它原因引起的。

4 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危害损失大的特点,防治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虱防矮为重点、应急补救为补充”的综合防治策略。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防治关键时期,在传毒媒介白背飞虱传毒之前将其消灭,控制病毒传播,并辅以其他措施,达到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目的。

4.1 秧田期防治措施

4.1.1清除杂草。用除草剂或人工清除的办法对秧田周边的杂草进行清除,减少稻飞虱的寄主植物和毒源。

4.1.2选用良种。避免种植本地区上年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品种,选用优良品种。

4.1.3推广防虫网覆盖育秧。即播种后用40目聚乙烯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到秧苗上传毒为害,保证健壮秧苗移栽。

4.1.4苗期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严控秧苗过嫩过绿;移栽时病区要适当提高栽插密度,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1.5适当加大播种量,合理密植或预留备用苗。

4.2 大田期防治措施

4.2.1以平衡施肥为主的保健栽培。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避免重施偏施氮肥,规范化移栽,苗够及时排水晒田,创造不利于白背飞虱发生的生态环境,减轻病虫为害。

4.2.2物理防治措施。稻飞虱发生较重的田块每hm2放置蓝板150-200块,降低虫源基数,控制病害的发生。

4.2.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本着治早、速效与持效的原则。移栽时实行带药移栽,施“送嫁药”或移栽时浸秧;大田防治在拔节期前,选用(10%吡虫啉粉剂40-50g,或25%吡蚜酮粉剂30-40g)+(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20-30g或0.5%氨基寡糖素水剂200-300ml或7.5%辛菌.吗啉呱20ml),兑水40-50kg喷雾防治。

4.2.4加强田间检查,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对发病田及时剔除病株,集中埋入泥中,移栽时适当增加基本苗,并适当增施磷、钾肥和锌肥,每亩用抗病毒剂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20-30g或7.5%辛菌.吗啉胍20ml兑水50kg进行喷雾防治,促进稻苗早生快发,增强抗病毒能力,使稻苗恢复群体生长。对大田发病率2%-20%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然后从健丛中掰蘖补苗,并将病丛就地踩入泥中深埋,降低病害流行风險。

5 结论

5.1 种植区海拔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呈明显负相关,病害的发生程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海拔1500m以下水稻种植区域应加强该病的防治工作。

5.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稻飞虱百丛虫量呈明显正相关,防治该病重点抓好秧田和本田分蘖期之前白背飞虱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为提高控病效果,应实行联防联治,确保大区域内有效控制病害。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