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地震监测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2015-05-30 20:03:40张长青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28期
关键词:前兆西宁市西宁

摘 要:认识背景场变化规律是提取、识别地震前兆的基础,应用前兆观测进行地震预测预报的关键是从时间序列上提取、识别与地震孕育过程有关的前兆异常。地电阻率观测是研究地球介质电学性质的时空变化,是探测与地震孕育过程有关的地震前兆手段之一,因而对地震预报和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西宁市地震监测工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促进其地震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地震监测;发展状况;观测质量;提升措施

引言

地震监测是地震预报、防震减灾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大力发展地震监测事业,持续推进地震科技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体现。奋力建设美丽和谐小康西宁,是西宁市全市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进一步健全西宁辖区地震监测工作体系,切实提高西宁辖区地震监测服务于地震预报、防震减灾、社会进步和公众需求的能力。

1 西宁市地震监测的发展状况

1.1 西宁地震监测的建设

西宁市地震监测事业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经过几代地震工作者的艰苦努力,西宁市地震监测事业已初步建成并具有一定规模,其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测方法较为齐全,例如专业与群测,测震、前兆、宏观观测等等,与此同时,西宁市地震监测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并为西宁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末,西宁市地震监测工作在群测群防工作发展起来,但是其监测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底子薄、监测设备较为陈旧、监测技术水平低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切实提高地震监测工作水平,监测工作人员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投入资金技术以加强台网的正规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多手段构成的我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西宁市测震地震台网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自1998年后,西宁市先后完成了南山形变台、城北区廿里铺台站、西宁湟中佐署水化台站和湟中拦隆口地震背景场台站的建设。建成了21个地震监测台站(点),其中测震台网中心1个、强震单台3个、前兆台站4个、宏观观测点13个,初步形成了集测震、前兆、宏观为一体的地震监测网络。建立了以中国地震局“十五”科技成果为基础的测震分析、前兆分析、数据共享的工作平台,持续做好地震速报、震情分析、数据交流等工作,目前我市现有的测震台网(站、点)可监测西宁辖区及周边200km范围内发生的所有有感地震,15分钟内可以完成地震速报,为政府应急响应决策提供服务。

1.2 西宁地震监测的发展

2013年由市地震局建设的拦隆口地电阻率背景场,是经相关专家反复考察选址后新建的一座前兆综合观测台站,不仅是国家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也是我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台站的建设与运行进一步优化了我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布局。拦隆口地电场的建成使用要强化科技支撑建设好台站,结合台站地质地貌和环境特点,充分利用中国地震局“十五”、“十一五”科研成果,争取多学科、多手段的落实监测项目,进一步强化前兆监测工作;站在服务的角度上建设好台站,不仅为地震监测做好服务,还将依托有利条件将台站建设为县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为乡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做好服务,要与省地震局及各相关部门做好衔接,在监测项目的落实、科普基地的规划、观测队伍的建设上筹谋好、落实好,在建设与发展中把拦隆口地震台站建设成技术过硬、宣传兼备的现代化监测台站,湟中拦隆口地震台站新增设地电阻率、地电场检测仪器为西宁辖区20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提高观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准确的地震预报,离不开地震前兆的观测资料,要想提高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就必须要提高观测技术水平。由于地震的发生时间、发生空间具有随机性,地震监测工作具有长期连续性,这就对观测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对观测工作环节提出了一定要求,观测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持续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拦隆口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是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要求建设的,也是国家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青海的组成部分。目前,拦隆口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采用的ZD8M地电祖率仪和ZD9A地电场仪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制的新型地震预测设备,具有完成地电场数据的采集、模数转换、物理量转换、缓存处理等工作特点。ZD8M地电仪配合供电电源能自动定时进行三个测道的地电阻率的测量,具有准确度高、动态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长期稳定性好的特点,而ZD9A-2B地电场仪基本观测方法主要采用向地下供直流电建立稳定人工电场的方法来测量地球介质电性参数和地电场随时间在地应力作用下岩石层的电阻率发生变化及地电场异常,按照EW:1600m、SN:1200m的电极级距布设ZD9A-2B观测装置,通过对每个测向同步测道观测数据的相关分析判定观测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获得观测方向的地电场强度变化。台站的建成及运行对合理规划西宁(市、县)台站和地震监测台网,深化地震监测台网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使西宁辖区地震监测台网的数据共享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2 加强地震趋势的分析研判

强化地震前兆监测,完善地震观测系统。在综合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注重对观测资料的深入分析应用,创新和改进年度地震趋势分析研究方法,大量的无震背景变化是识别、认证与地震孕震过程有关的前兆信息以及地震三要素预测预报的背景场干扰,需要不断研究、总结和提炼地震前兆信息的时间、空间、强度规律和特征,做好地震趋势和危险区跟踪分析、重点震情研判。

3 加强台站建设的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提出的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建设西宁辖区200km地震监测体系,切实提高我市的地震监测能力,为实现保持我市在地震预报领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提供科技支撑。

3.1 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

在现有台网基础上,发展地震观测,注重发挥地震监测台网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震情和灾情的报送速度,全面提高震后早期地震趋势的快速判断能力,满足地震预报、科学研究和防震减灾需求。

3.2 强化地震监测工作的科学管理

加强对地震台站、台网选址、建设、运行等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建立与地震监测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满足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建设、日常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地震监测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地震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和地震信息网络建设,提升我市地震监测技术系统的科技含量;加强和拓展与省地震局在联合开展地震监测方面的合作,逐步提高我市的地震监测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震监测工作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斷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结合西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来提高我市的地震监测水平,促进地震监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前掌握相关预警信息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此来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尹继尧,徐平,吴培稚,等.GPS数据用于地震短临预测的数据处理初步探索[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5):72-73.

[2]范士杰,刘焱雄,乔方利,等.沿海GPS业务观测在海底地震监测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进展,2014(1):88-89.

[3]吴云,孙建中,乔学军,等.GPS在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监测中的初步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1):113-114.

[4]张拴宏,纪占胜.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在地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41-42.

作者简介:张长青(1964-),男,河南省伊川县,毕业于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西宁市地震局办公室工作。

猜你喜欢
前兆西宁市西宁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7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7月
Dynamical signatures of the one-dimensional deconfined quantum critical point
哪些现象是地震前兆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金桥(2018年7期)2018-09-25 02:28:28
青海西宁兰州格尔木往来更畅通
石油沥青(2018年5期)2018-03-23 04:49:19
右肝区不适或疼痛是肝癌表现的前兆吗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6
腾冲地电场震前的前兆异常分析
地震研究(2014年3期)2014-02-27 09: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