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从一炮走红到被“请假检讨”

2015-05-30 10:48
新传奇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中联部杨成武康生

王、关、戚不知道,这一天是他们政治生命的结束之日。他们走进会场时,仍然是往常那种趾高气扬的样子。直到周恩来宣布毛泽东决定后,王、关、戚脸色大变,江青、康生的脸色也大变,他们都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王力,原籍江苏,“文革”前任中联部部长,“文革”中为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他曾经是“文革”中红极一时的人物,但他又在“文革”开始后不久栽了大跟头,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人生浮沉。

一篇文章一炮走红

青年时期的王力能在共产党内崭露头角,离不开康生。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在康生的提拔和推荐下,王力不仅跃升为中共高级官员,而且成为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重要官员。当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都知道王力,对他很赏识。王力也经常给中央写一些重要文稿。这些文稿,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都看到过,这就使王力在中共高层领导人那儿挂上了号。

王力人生重要的一步,是担任中联部的副部长。这是一个重要岗位,它实际上是既做重大的外交工作,又研究国际问题的部门,是中共中央的枢要机构。一般来说,中联部的部长、副部长,都是中央信得过、又比较出类拔萃的干部。这也预示着王力今后会有更辉煌的前途。果然,王力担任中联部副部长后不久的1964年,他就以中联部副部长的身份受命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了。

王力被调到中联部后,特别是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之后,受命参加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的谈判。他曾经十次去莫斯科,受到中央高层领导人的重视。王力不光在做实际工作方面有一套,而且笔杆子比较硬,曾经参与一些大文章的写作。中苏两党辩论时我党发表的“十评”中,许多文章是王力参与起草的。

1965年9月,中央决定以林彪的名义发表《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一文,并且让康生当这篇文章的组织者和审稿人。康生在选执笔人时,自然选择了王力。1965年9月3日,署着林彪名字的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这篇出自王力之手的文章,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论断,即:毛泽东思想具有国际的普遍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看到这篇文章后,对文章中提到的一些新理论观点,赞赏有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深刻,文笔也很活泼,是一篇好文章。毛泽东赞赏这篇文章的话,很快就在中共高层中传开了,中共的高级领导干部更赏识年轻的中联部副部长王力了。可以说,王力通过写这篇文章,一炮走红。

进入中央“文革”小组

1966年,毛泽东下决心发动“文革”。在选择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时,已经多年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王力是毛泽东看好的人选,林彪也同意王力进入中央“文革”小组,康生更是同意,周恩来和陈伯达等人也没有表示反对,这样,王力就顺利地进入了中央“文革”小组,不仅是中央“文革”小组成员,还担任办公室主任(后来由宋琼接替)。

王力进入中央“文革”小组后,很快就与江青熟悉了。江青早就知道王力,也欣赏他。1967年1月,陶铸被打倒。1月8日,毛泽东决定成立中央宣传组(相当于中央宣传部),由江青提名,经毛泽东同意,王力担任了组长。

1967年上海发生“一月夺权”事件之后,全国的局势处在更加动荡之中。1967年上半年,毛泽东决定派一些重要干部到南方去了解“文革”的情况,王力是人员之一。他主要是和谢富治一起,去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了解“文革”的情况。但是,王力的眼睛却始终盯着武汉。所以,他出北京南下后,就一直向中央要求,要到武汉去看一看。

王力到武汉后,支持一派打压另一派,直接点燃了“七二〇事件”之火。回到北京后,他多次接见红卫兵和各地造反组织,介绍“七二〇事件”,把责任都推到了陈再道的身上,激起了不明真相的北京红卫兵和各地造反组织对陈再道的义愤。王力在此后的各种讲话中,还把“七二〇事件”说成是“陈再道搞兵变”,是“反革命暴乱”,并指使红卫兵到各地去串联、贴传单。后来,陈再道、钟汉华被撤销了职务。

8月上旬,王力按照江青、康生的旨意,把制造动乱的手伸向了外交部,要揪斗陈毅。在王力的煽动下,外交部的造反派冲击并砸了外交部,宣布夺了外交部党委的大权。8月22日,外事口的造反派和北京的一些红卫兵冲击并焚烧了英国驻华代办处,引起了英国的抗议,造成了极坏的国际影响。

周恩来和毛泽东看透了他

“文革”前,周恩来对王力并无恶感。毛泽东赏识王力,江青、康生也在周恩来面前说王力的好话。在他们的影响下,周恩来也认为王力年轻,头脑灵活,有能力,会写。因此,当时周恩来对王力也曾经抱有很大期望。“文革”之初,周恩来仍没有认识到王力是坏人。当王力从武汉回京后,鼓动造反派冲击外交部、鼓动红卫兵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周恩来由此看透了王力,认定他和关锋、戚本禹是坏人,认为“他们这些坏人利用‘文革的机会,来操纵群众运动,分裂群众运动,破坏我们的对外关系”。周恩来还把王力8月7日的讲话记录稿交给杨成武,要他送给毛泽东看。

本来,在康生、江青的一再推荐下,毛泽东对王力在“文革”初期的表现也是很有好感的。然而,发生“七二〇事件”后,王力等人向毛泽东和党中央汇报时,都说是陈再道要搞兵变,要发动反革命暴乱。毛泽东经过两天的独立思考,认定陈再道不是搞兵变,而王力回到北京的行为也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毛泽东认识到,王力这样闹,其动机是有问题的。

8月25日,周恩来同杨成武谈话之后的当天上午,杨成武即飞赴上海,向毛泽东报告了周恩来的意见,并把王力8月7日的讲话记录稿交给毛泽东看。8月26日上午,毛泽东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杨成武找来,对他说:“你马上准备飞机回北京,准备好了再来。”杨成武安排好飞机后,回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喝了一口茶,说:“我考虑好了,我说你记。”杨成武准备好笔和纸后,毛泽东说:“王(力)、关(锋)、戚(本禹)是破坏‘文化大革命的,不是好人,你只向总理一人报告,把他们抓起来,要总理负责处理。”毛泽东说完,把杨成武的记录拿过来过目后,说:“就这样,你回去请总理马上办。”当杨成武走出客厅后,毛泽东又把他叫回去,说:“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戚暂时不动,要他作检讨,争取一个。”这就是毛泽东亲自做出的对王、关、戚“抓两个、看一个”的重大决策。

在钓鱼台被“请假检讨”

8月26日中午,杨成武即乘飞机飞往北京。当天到北京后,他立即赶赴钓鱼台,单独向周恩来汇报了毛泽东的决定。周恩来听后表示:事不宜迟,马上开会。26日晚上,中央小型碰头会准时在钓鱼台召开,周恩来主持会议。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力、关锋、戚本禹等都来参加会议了。王、关、戚不知道,这一天是他们政治生命的结束之日。他们走进会场时,仍然是往常那種趾高气扬的样子。会议开始时,周恩来说:今天的会议,是传达毛主席的一个重要决定。接着,周恩来照杨成武记录的毛泽东的指示,逐字逐句地宣读。随后,周恩来宣布:把王力、关锋隔离起来,让他们“请假检讨”,戚本禹停职写检查。“请假检讨”,是周恩来经过考虑之后发明的一个词。周恩来考虑了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王、关、戚的特殊身份,用这个词来代替“隔离审查”或者“关押”,比较合适。周恩来宣布之后,王、关、戚脸色大变,江青、康生的脸色也大变,他们都好半天说不出话来。但是,由于周恩来宣布的是毛泽东的指示,他们谁也不敢反对。此时,在会场外的中央警卫局的警卫走进屋子,把王力、关锋带到他们“请假检讨”的地方去了。

王力被“请假检讨”后,先是被关在钓鱼台2号楼软禁,没有劳动任务,只有“写检讨”的任务。1967年10月16日,王力被押到北京西山一座别墅里继续软禁,由北京卫戍区看管。1968年1月26日,正值春节前夕,按照中央的决定,王力被关进秦城监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在决定对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案重新进行审理时,对王力也进行了审理。1982年1月28日,他被放了出来。1996年10月21日,病逝。

王力生前写过一首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知时须勇退,无意久淹留。建国宏图远,人应老病休。待到凯旋日,击节泛中流。”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王力回想自己一生时的复杂心情。

(水云间荐自《名人传记》2015年第6期)

猜你喜欢
中联部杨成武康生
杨成武与聂荣臻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封情书定人生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封情书定人生
作为“文物大盗”的康生
胡耀邦提议建立中联部新闻发言人制度
长征先锋杨成武
中联部:引40网友深入腹地
纪念党的对外工作90年暨中联部建部60年大会及文艺演出活动掠影
活法
康生临终前 为何打“直线电话”告密